無花果的功效作用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寒。入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功效特點】本品甘酸寒,能清能補,上下通行,上能清咽喉,下能療痔瘡,干者能補脾益腸、調(diào)理泄瀉,鮮者能潤腸通便、治療便秘,方便可取,其根、葉、果皆能入藥。
【功效作用】 1.清熱消腫:①用于咽喉腫痛,以本品與金銀花同用。②用于痔瘡出血,用本品12個水煎服,或用根、葉水煎熏洗。 2.健胃厚腸:①用于濕熱泄瀉,癥見腸鳴腹痛,便下黃糜熱臭,肛門灼熱或下痢赤白,常與黃芩、薏苡仁等同用。②用于便秘屬于熱結(jié)者,可用本品鮮者一天3~5個食用。 3.通乳:用于氣血虛弱乳汁不行者,配王不留行用豬蹄湯燉服。 【鑒別應用】無花果干品具有健胃止瀉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弱、久瀉不止;鮮品具有清熱潤腸之效,可用于腸燥便秘證。 【配伍應用】 1.配金銀花:金銀花為散熱解毒之佳品,且兼能補虛、養(yǎng)血止渴;無花果健胃厚腸、清熱消腫。二藥伍用,相須相助,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增強,適用于癰腫瘡毒、赤白痢疾等證。 2.配山豆:根山豆根清泄肺胃之火,長于解毒、利咽消腫,無花果有清熱潤肺利咽之功,二藥相伍,相使為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適用于熱毒熾盛之咽喉腫痛。 3.配石榴皮:石榴皮固澀澀腸,具有澀腸止瀉、殺蟲之效,無花果健胃厚腸,二藥相伍,酸甘化陰,寒溫相制,健胃厚腸、澀腸止瀉作用增強,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久瀉久痢之證。 4.配火麻仁:火麻仁潤腸通便,無花果鮮品亦具潤腸通便之效,二藥伍用,相輔相成,功效益彰,通用于老人體虛腸燥便秘及產(chǎn)后血虛津枯腸燥便秘。 5.配王不留行:王不留行通利血脈,為活血通經(jīng)、化瘀散腫、通脈下乳之品;無花果具有清熱益肺、通乳之效。二藥伍用,相使相助,辛甘發(fā)散、行血通乳作川增強,適用于產(chǎn)后乳汁不行。 【應用注意事項】虛寒性腹瀉慎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30~60克入煎劑,或生食1~2枚。外用,煎水洗,研末調(diào)敷,或吹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