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蓮的功效作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入心、肺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化濕止痢。 【功效特點(diǎn)】本品功效同黃連,具有較強(qiáng)的清熱解毒、抗感染的作用,廣泛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及皮膚化膿等多種感染性疾病。本品作用稍弱,又能涼血消腫,可用于瘡癰癤腫、濕互痄腮、毒蛇咬傷等。 【功效作用】 1.清熱解毒:用于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氣管炎.肺炎等,可與金銀花、黃芩配用。 2.清化濕熱:用于濕熱泄瀉、濕熱黃疸、熱淋帶下。濕熱泄瀉,癥見急性腸炎、腹痛、瀉下急迫、勢(shì)如水注、黃褐而臭、肛門灼熱,可與黃連、滑石、白扁豆等同用;濕熱黃疸,癥見目睛皮膚俱黃、小便黃赤、脘腹脹滿、上腹脹痛、惡心嘔吐,可與黃連、梔子、茵陳、赤芍等同用;濕熱下注、熱淋、小便澀痛,可與黃連、滑石等同用;濕熱帶下,癥見帶下黃白黏稠或黃水樣、陰部燒灼、瘙癢,常與芡實(shí)、金櫻子、黃柏、苦參同用。 3.涼血消腫:用于肺癰,癥見咳嗽,胸痛,吐膿血痰,可與魚腥草、薏苡仁、蘆根同用。 4.解蛇毒:用于毒蛇咬傷,本品內(nèi)服外用皆可。 【鑒別應(yīng)用】穿心蓮與黃連,皆可苦寒燥濕、清熱解毒,然黃連作用強(qiáng),偏人心經(jīng),善治心火亢盛、高熱神昏、心煩不眠;穿心連作用弱,又涼血消腫,長(zhǎng)于瘡癰癤腫、濕毒痄腮、毒蛇咬傷。 【配伍應(yīng)用】
1.配薄荷薄荷善散上焦風(fēng)熱,穿心蓮清熱解毒,得薄荷辛散之助,外疏風(fēng)溫之邪,內(nèi)清肺經(jīng)之火,治療風(fēng)溫犯肺之證。 2.配桔梗:桔梗善于升提肺氣、去痰排膿,二藥配伍,桔梗借穿心蓮苦寒清熱之力,穿心蓮得桔梗去痰之助,共治痰熱咳喘、肺癰膿腫,相須為用。 3.配石膏:生石膏外解肌表之熱,內(nèi)清肺胃之火,穿心連清熱解毒,二藥合用,共清氣分實(shí)熱,用于高熱、汗出、煩躁口渴、脈洪大之癥。 4.配生地:生地滋陰涼血,與穿心蓮合用,清熱、涼血、滋陰,既治熱入營(yíng)血、神昏煩渴,又治熱邪迫血妄行之各種血證。 5.配茯苓:茯苓甘淡補(bǔ)脾利濕,且性味平和,與穿心蓮配伍,一清熱,一利濕,濕去則熱除,熱清則濕去,相須為用,用于濕熱之證。 6.配茵陳:茵陳清熱燥濕,且滲濕利尿,二藥性味功效相近,共有清利濕熱功用,治療黃疸,療效更好。 7.配石韋:石韋上清肺熱,下利膀胱,與穿心蓮相伍,既可治肺熱咳喘,又能療膀胱熱淋,且清熱涼血、止血,可治血熱吐衄及下血等證。 【應(yīng)用注意事項(xiàng)】脾腎陽虛者忌用。 【用法用量】?jī)?nèi)服:9~15克,入煎劑,或研粉吞服。外用:適量,研末甘油調(diào)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