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的功效作用
【性味歸經(jīng)】甘,寒。入胃、膀胱經(jīng)。 【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熱。 【功效作用】 1.清熱通淋:①用于熱淋(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可與萹蓄、瞿麥、黃柏、木通等同用。②用于輸尿管結石或膀胱及尿道結石、尿有砂淋疼痛,可與海金沙、金錢草等同用。 2.清熱解暑:①用于暑濕初期,癥見惡寒頭痛,發(fā)熱不揚,身重疼痛,口舌黏膩,與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樸、通草、竹葉、甘草同用,如三仁湯。②用于暑熱挾濕,癥見身熱、心煩口渴,小便不利,或嘔吐泄瀉,與甘草同服,如六一散。 3.祛濕斂瘡:用于濕疹、濕瘡、痱子等,因風濕熱邪客于肌膚所致者,可單用,也可與枯礬、黃柏等研粉外用。 【鑒別應用】滑石與石膏,均能清熱止渴,但滑石止渴在于利竅滲濕,使脾胃中和而渴自止,故適用于暑熱有濕而小便短赤不暢煩渴者,若燥熱煩渴不宜應用;石膏止煩渴,在于清陽明大熱,使熱去而津液存留,故陽明熱盛煩渴用之合宜。二者外用均可祛濕收斂,但滑石偏用于濕疹、痱毒流水而奇癢者,煅石膏偏用于瘡瘍久不收口者,兩者內(nèi)服、外用有所不同。 【配伍應用】 1.配甘草:滑石性滑利竅,上能清水源,下可通水道,蕩滌六腑之邪熱,從小便而出;甘草瀉火解毒,緩和藥性,以甘草之甘緩,制滑石之寒滑,又以滑石之寒滑,制甘草之甘滯。二藥相伍,治傷暑身熱、口渴心煩、小便不利。 2.配石韋:滑石利竅通淋,石韋利水通淋,二藥相伍,則可增強利水通淋之功。 3.配車前子:車前子甘寒滑利,利水并能清熱,分清濁而能止瀉;滑石亦甘寒滑利,能清膀胱熱結,通利水道,還能解暑熱而治瀉。二藥功效相似,配伍為用,共奏利小便、祛濕熱之效。
4.配山藥滑石甘寒滑利,祛暑散熱、利水祛濕;山藥甘平,補脾胃,益肺腎,有陰陽兼顧、補而不滯之特點。二藥相配,一清濕熱之余,一補諸虛之不足,有清而不傷陽、利而不損陰、補而不礙濕之妙義。臨床可用于素體虛而又復感暑濕,癥見低熱自汗,小便不利,瀉利不止等證。 5.配山梔滑石性寒滑利,寒能清熱,滑能利竅,入膀脯經(jīng),善瀉膀胱之熱而通利小便;山梔苦寒,入三焦經(jīng),可清泄三焦火熱,并能涼血止血。二藥相伍,有較強的泄膀胱濕熱、利水通淋之功,善治膀胱熱淋、血淋之證。
【功效特點】本品能清熱利竅,功能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為炎夏常用藥,內(nèi)服外用均可。 【應用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熱病傷津者忌用。孕婦慎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6~l8克,入煎劑,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滲,或調(diào)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