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爐作為一款方便的小家電,在尋常家庭中越來越常見。然而,對于這類家電的輻射是否超標,對人體是否有危害的爭議一直持續(xù)不斷。 日前央視的一則報道讓電磁爐再次陷入爭議,該報道指出,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電磁污染會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甚至致癌。并稱吃火鍋用的電磁爐在開至最大,距離正面10厘米時,輻射值增至102.1%。于是,“電磁爐輻射可能致癌”的提醒信息瞬間在網(wǎng)上風傳。 電磁爐真的危險嗎?它是我們日常都會用到的電器,如果真如媒體所說的那么危險,那我們豈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電磁爐輻射”又可稱為 “電磁爐外泄輻射”。電磁爐存在一定量的輻射,因為一般電磁爐產(chǎn)生的磁場由于不可能100%被鍋具吸收,部分磁場從鍋具周圍向 外泄漏,就形成電磁輻射。電磁爐的輻射頻率雖然大約相當于手機信號頻率的六十分之一,但是真正決定輻射大小的功率卻要比手機信號大得多,這個輻射功率主要 取決于電磁爐的電磁波的泄漏值,泄漏越大對使用者的傷害就越大。 電磁爐輻射的來源 所有的家電產(chǎn)品都有輻射,但目前國家推行的3C強制認證,主要集中在產(chǎn)品性能及安全使用,如是否漏電等方面,而并沒有強制執(zhí)行電磁兼容的項目。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是將50HZ的低頻交流電源,轉變?yōu)?0KHZ - 40KHZ的高頻交流電源,直接加到電磁爐的線圈盤中產(chǎn)生大功率的電磁場,再利用 電磁場使鍋體產(chǎn)生渦流而進行加熱。通常,電磁爐爐面的熱絕緣板下方裝有銅制線圈,電能轉換裝置在線圈中生成交流磁場。頻率一般由20kHz至40kHz, 屬于極低頻電磁場范疇。交流磁場通過爐面的鐵磁性金屬器皿時產(chǎn)生渦電流和磁滯損耗效應,使電能轉化成熱能。
普通的電磁爐在工作時線圈盤產(chǎn)生的電磁輻射除了給爐面上的鍋體加熱外,還有一部分電磁輻射會從電磁爐體內和鍋體向往泄放,而產(chǎn)生人們所說的外泄電磁輻 射。外泄輻射源的強度大小與電磁爐功率和電磁爐的質量有關。電磁波的輻射位置和方向越集中向上越理想,如果向外邊緣就會產(chǎn)生較大的泄漏。 我們周圍遍布磁場 日益增長的用電需要,快速發(fā)展的新技術和社交方式的改變造就了越來越多的人造電磁場來源,環(huán)境中人造電磁場下的暴露量不斷增加。從電力的產(chǎn)生和傳輸,家用電器,工業(yè)設備到電信和廣播,無論家居還是工作,每個人都暴露在以復雜的方式混合的微弱的電場和微弱的磁場之中。
磁場是由電流流過時產(chǎn)生的:電流越大,磁場越大。在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中,電磁場無處不在,但是我們的眼睛看不到。在雷雨天氣時,空氣中局部電荷的積累可以產(chǎn)生電場。而地球的地磁場可以讓指南針指向南北方向,鳥類和魚類就是用地磁場來判斷方向的。 除了自然來源以外,電磁波譜也包括了很多人造來源產(chǎn)生的電磁場:X射線可以用來檢查運動時意外骨折的四肢;每一個電源插座的電力與極低頻電磁場有密切的聯(lián)系;擁有更高頻率的無線電波可以用來傳遞信息,無論是通過電視天線,廣播電臺還是手機基站。 電磁輻射的危害 對于超過一定強度的電磁場可以導致生物效應沒有爭議。對健康志愿者的實驗顯示,短期暴露在環(huán)境中或者家中正常強度下的電磁場不會造成任何明顯的有害效 應。在可能造成傷害的更高強度的電磁場中的暴露是被國家和國際安全準則嚴格限制的。目前爭議主要集中在長期的低強度暴露是否會引起生物效應和影響人類。
人們平常接觸到的射頻電磁場的強度比可以產(chǎn)生明顯加熱效果的強度低得多。射頻電磁波的加熱效應是目前安全準則制定的主要依據(jù)??茖W家也在研究長期暴露在 可以加熱人體的臨界值以下產(chǎn)生效應的可能性。到目前為止,低強度長時間暴露在射頻和工頻的電磁場下的負面健康影響并沒有得到確證。 電磁輻射與癌癥 2002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極低頻電磁輻射列為可疑致癌物,并以流行病學研究中 的合并分析方法為基礎,證明了一種一貫模式:兒童平均接觸超過0.3-0.4μT的住宅工頻磁場,會使患白血病的概率增加兩倍。這一結論被國內的媒體廣泛 引用,一時造成了人們對家電安全的恐慌。 但是,WHO在2007年的審查結論中,對電磁輻射的健康影響做出了明確解釋,認為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結論由于方法不當、缺乏有效的生物物理機制,不能表明電磁輻射與兒童白血病之間的因果關系; 同時,國際非電力輻射防護協(xié)會(ICNIRP)支持了WHO的審查結論,認為沒有充分證據(jù)證明低頻電磁輻射的致病性,慢性接觸低強度的低頻電磁輻射也不 會致病。但它也說明了高電場強度的低頻電磁輻射會造成接觸者身體不適(并非致病性),所以規(guī)定了人體暴露于電磁場的限值。
ICNIRP表示,低頻電磁場暴露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一些已被確認的急性影響:對神經(jīng)和肌肉組織的直接刺激以及引發(fā)視網(wǎng)膜光幻視。也有間接科學證據(jù)顯示,諸如 視覺過程和運動協(xié)調性等腦功能可能受感應電場短暫地影響。所有這些影響都有閾值,低于閾值就不會發(fā)生,只要符合體內感應電場的基本限值,這些影響就可以被 避免。 總結 電磁爐的電能轉換裝置產(chǎn)生的交流磁場,頻率一般由20kHz至40kHz,屬于極低頻電磁場范疇。所以說,“電磁污染會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甚至致癌”的觀點并不適用于電磁爐等低頻家用電器的。
目前,沒有科學證據(jù)證明低頻電磁場會給人類帶來疾病。因此,“電磁爐輻射可能致癌”的說法,及以此推出的“孕婦和兒童應盡量避免使用電磁爐”及 “電磁爐 使用不宜時間過長”的結論都并無事實根據(jù)。只要是正規(guī)廠商,通過電磁強度測試的電磁爐,在使用中完全不用顧慮電磁輻射的問題。 所以我們 要在購買之初杜絕輻射隱患。在購買電磁爐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知名品牌,一般來說越是正規(guī)的電磁爐,其生產(chǎn)越嚴格,相對的電磁輻射越小。另外選擇鍋時,以鐵 和剛制品為主,因為這一類鐵磁性材料會使加熱過程中加熱負載(鍋體及爐具)與感應渦流相匹配,能量轉換率高,相對來說磁場外泄較少。 此外在購買電磁爐時,要向銷售商索要電磁感應強度測試報告,一般的電磁爐都會有這個東西的,通過這個報告來對比來選擇電磁輻射相對低的電磁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