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shù)字心態(tài)
也可以稱之為零度心態(tài)。也就是說,面對金錢本身,既不能有情感的介入,也不能在思考中有其他因素的干擾。否則,你可能獲得的金錢會大大減少,因為它要為情感和雜念付出很多——對于禮儀之邦的中國人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2.勤奮細致
金錢不純粹是智力的結(jié)晶,它需要通過辛苦的勞作去獲取。金錢的數(shù)額是以“1”為單位累積起來的。所以,億萬富翁也不可小覷“1”這個數(shù)字。對“1”的態(tài)度最能體現(xiàn)一個企圖致富者的賺錢意識,并強烈地預(yù)示了他的前景。賺錢的事業(yè)最忌諱的是妄想和奢侈。
3.吃小虧占大便宜
這是一個交換規(guī)則。它意指以小部分的付出,換取更大的利潤。這沒有什么不對。試想,如果一個人做生意付出和獲得對等,誰還去賺錢,誰還能賺到錢呢?但在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想賺錢,你首先必須付出——如果一個人只想賺錢,不想付出,賺錢對他只能是一場夢。強烈的欲望在這里不是貪得無厭的意思,而是指追求的強度。沒有賺錢欲望的人,對金錢沒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追求的人,怎么可能賺到錢呢?
4.懂得錢如流水的道理
有句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還有句話說:錢如流水。這些俗諺還真的說對了,金錢確實流動如水。它永遠在不停地運動周轉(zhuǎn)流通,在這些過程中,財富就產(chǎn)生了。像過去那些土財主一樣,把銀子裝在壇子里埋在房基下面,過一萬年還是只有這么多銀子,絲毫也沒有增值。
5.共同發(fā)財?shù)男貞?nbsp;
一個只想自己賺錢,絲毫不顧及別人,甚至嫉妒別人富有的人,很難獲得金錢。因為他在未獲得金錢之前,已經(jīng)喪失了人格。連“人”都不是了,怎么還能談到金錢?
6.不能把金錢作為衡量人的唯一標準
不論是過去、今天,還是未來,一個人擁有金錢的數(shù)量,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個人成功的程度,但它不是做人唯一的標準。因為,盡管人的生活需要金錢,誰都得想辦法賺錢。
但是,每個人生活的重心畢竟不同,即使他本來就是一個以賺錢為業(yè)的人,雖然他擁有的金錢數(shù)量并不太大,但是他也許還有另外一些更優(yōu)秀的方面。
所以,如果把金錢作為衡量人的唯一標準,其結(jié)果第一是容易傷害人,第二是自己會誤入歧途,最終走向一條悲慘而無助的道路。要懂得精神與知識的重要性,不懂得這一點的人,在商場上絕對只會曇花一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