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點醒 母親帶兒進城求學 田超從小生長在白埠石壩村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里,為了生計,父母離開家鄉(xiāng)遠到上海做生意,家里只剩下田超和年邁的曾祖母。那時,田超才上三年級,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yè),在班里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漸漸地,老師發(fā)現(xiàn)田超接受知識的速度遠高于其他的孩子,就建議他的父母把他帶到更好的學校進行培養(yǎng)。 田超的媽媽 馮紅:每年來家一次的時候他小學的老師就講這孩子智商怎么怎么高,教不了了,是賺錢重要還是小孩前程重要。 老師的話點醒了田超的父母,為了田超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媽媽第一次把他帶到了運河中學初中部。當時有4000多名學生想要進運河中學,可是學校只能招收300名學生,但是最終田超沒讓媽媽失望,順利考入了運河中學。從那時起,媽媽也不再出門打工,留在家里照顧兒子。 田超的媽媽 馮紅:當時去帶他的時候,農(nóng)村一些老人說咸說淡的都有,有的就講,農(nóng)村小孩靠出力掙錢吃飯就可以了,但是我感覺小孩既然有這種天分,不如把他送到好的學校選擇好的老師了。 參觀北大 定下高考目標 在三年后的中考中,田超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以全市第30名的成績進入了運和中學的高中部,并且跟隨老師去北京參觀了我國的最高學府。也就是在那個暑假,田超與北京大學結(jié)下了緣。 田超:首先是建筑美,景色美,其次就是里面的人都比較有實力,特別向往。 從北大回來后,田超心中有了奮斗的目標,而更加努力地學習,在高二的時候,一個學期的八次數(shù)學考試全部取得了滿分,并且在江蘇省數(shù)學奧賽中拿到一等獎,在江蘇省化學競賽中拿到二等獎。眼前的這一疊數(shù)學資料記錄了他的點滴成長和進步。 田超:選其中重點難點做。像這些重點難點我一般都會用紅筆圈出來,像這種題都是做錯的,記下來以后不會再錯了。像這種題我認為比較簡單就直接過了,不做。 ![]() 努力沖刺 圓夢北大
功夫不負有心人,田超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試中入圍,獲得了高考降20分的錄取資格。 田超:但是覺得加20分考上難度還是很大,因為我語文英語特別差,語文英語很差有時候沒有信心。 運河中學高三(1)班 班主任 馮遵光:他的數(shù)學這科特別強,但是他的文科相對弱一些,就是語文跟外語,學校包括級組就采取措施,就是單獨找時間,利用周末或其他時間進行輔導。 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之后,田超走進了高考的考場,最讓他得心應手的仍然是數(shù)學科目。 田超:剛發(fā)試卷有5分鐘看書卷的時間,看到19題和20題感覺有點怕,但是做完填空題感覺試卷比較簡單,做到20題最后一問沒有把握,其它很有把握應該會全對。 正如田超預測的,除了附加題其余題目都沒有失分,語文和外語也發(fā)揮的很好,最終以404分的總成績順利通過考試,被北大數(shù)學專業(yè)錄取。 田超的媽媽 馮紅:激動地又想哭又想笑,好像是做夢似的那種感覺。 田超的爸爸 田青永:左鄰右舍夸的人太多了,從我小時候記事到現(xiàn)在,總共有三個考上北大的,肯定激動了。 田超:激動,但也有點忐忑,畢竟里面的人都是一些特別厲害的人,怕到里面壓力會更大,但是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還是可以做得比較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