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化思維是婆媳相處之大忌
車老師:
我和老公在大學(xué)里相識相戀,2009年領(lǐng)證結(jié)婚?;榍盎楹笥泻芏嘧兓屛译y于理解和接受,我也曾把我的困惑告訴身邊朋友,尋求解決的辦法,但不得要領(lǐng),從新浪博客看到您的文章,感覺您分析的言辭委婉又一針見血,能揪出痛處、看出要害、找到癥結(jié),特向您求助。
首先,我想不通的是婆婆
第一次去婆家時,她對我很好,臉上帶著笑容,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后來,每次去,她都問:“你想吃什么就跟我說,我做給你吃啊?!?/strong>真到了餐桌上卻什么菜都沒有。其實,她家菜園里子里就有菜,不知道她是虛偽還是根本就不重視我。
結(jié)婚那天,公婆當眾給了我2000塊錢磕頭錢。當晚,老公就跟我商量,說他們家三兄弟當初講好供誰讀書出去,誰的婚事就自己負責(zé)。何況,那2000元錢是借來的,問我能否還給他父母?我爽快地同意了,婆婆二話沒說就接了,還問我:“那喝茶錢呢?”我沒明白過來,老公搶著說:“媽,那是她辛辛苦苦倒茶給客人才接到的錢,才700多,就讓她留著吧。”公婆聽了,神色一下子變得冷冷的,我真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樣。
結(jié)婚第三天,我們要返城工作了,出發(fā)前突然來了三個背著行囊的孩子,說要跟我們一道去城里打工,我問怎么沒人告訴我,老公說怕我不同意。我真的很生氣,質(zhì)疑道:“把三個初中都沒畢業(yè)的小孩帶到外面很可能找不到工作,如果孩子出了事怎么辦,吃住又怎么解決?”婆婆在隔壁房陰森森地來了句:“帶出去又不放在你那里,而是放在老二(老公的二哥)家?!睆哪菚r開始,我感覺這個婆婆有些不對勁兒,但搞不懂問題出在哪里。
因為還年輕又沒買房,我跟老公商量等經(jīng)濟條件好一點再要孩子。2012年回家過年,公婆表面對我客氣有禮,背著我卻問老公我是不是有病,要不要帶我上醫(yī)院檢查?我聽了心里好難受。因為之前公婆知道我們推遲要孩子的理由,現(xiàn)在卻懷疑我是不是有病,我感到人格和自尊、以及身體受到了深深的的傷害。
2014年我懷孕了,老公驚喜的告訴婆婆。沒想到婆婆就問了三句話:“就差你這一個了,懷孕多久了?什么時候生?”之后就和她兒子聊得熱火朝天,把我晾在一邊兒。當小姑子懷孕的消息傳來時,婆婆別提有多高興了,千叮嚀萬囑咐的,還提醒她孩子要緊,懷胎四個月之后最好在家休息。同樣是懷孕,婆婆對女兒和我這個兒媳態(tài)度反差如此之大,讓我覺得婆婆這個人真不怎么樣。尤其是我的孩子意外流產(chǎn)后,婆婆連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讓我對她更加失望了。
婆婆對我這樣,倒不是我對她冷淡。剛結(jié)婚那會兒,我把婆婆當成親媽一般孝順,隔三差五打電話問候,逢年過節(jié)不是寄錢就是寄衣服,深怕虧待了婆婆。2012年婆婆腿不好,我主動接她過來并承擔(dān)看病的錢、天天給她按摩腿、帶她出去曬太陽,看風(fēng)景。如今我的孩子沒了,她卻這樣對我,我真的很想不透。
其次,老公也讓我傷心
我跟老公談了七年戀愛,這期間他的孝順、上進、努力、質(zhì)樸深深吸引著我。他對我也百般遷就,好的不得了。正因如此,明知他家兄弟姐妹多,沒房沒錢,甚至連結(jié)婚的禮金都拿不出來,我還是頂著家人的壓力嫁給他。結(jié)婚時,老公信誓旦旦,說婚后會把我父母當他親身父母一樣對待。
事實并非如此?;楹螅吭陆o他父母打好幾次電話,幾乎沒主動跟我父母通過電話;他父母張口要錢,他立刻三千、五千的寄回去,他父母種玉米時,他先后拿出一萬多幫忙;我父母很少伸手問我們要錢,有困難大都自己扛,還經(jīng)常塞錢給我;偶爾,我提出給我父母點錢,他就面有難色,問這錢是否要還?我覺得不公平,跟他理論道:“雙方父母要一碗水端平,你給你父母寄過那么多錢,是否也該給我父母一樣多?”他卻說:”他們有需求才寄,沒需求就不用寄?!?br>
氣得我跟他吵了半天。他不許我提他父母家人的不是,對我父母越來越冷淡,對我也不再百般遷就,常因小事嗆我,對我發(fā)脾氣。
從婆婆和老公身上見識了真實的人性之后,我關(guān)于愛情的夢想一下子破滅了。尤其想不通的是戀愛時表現(xiàn)那么完美的他,婚后為何變得如此自私、冷漠?我是該悲哀嘆息著過下去,還是用一些自我安慰或違心的技巧去化解、去迎合?請幫幫我!
或然
【答復(fù)}:
或然關(guān)于婚姻的困惑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認知,而她的認知被絕對化信念主宰,這是她對婆婆和老公感到失望的深層原因。所謂的絕對化信念是指個體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fā)點,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信念,通常與“必須”﹑“應(yīng)該”和“絕對”之類的詞聯(lián)系在一起。女人用這種信念與婆婆及老公相處,很容易因為婆婆和老公不符合自己單方面的意愿而滋生痛苦絕望的情緒。現(xiàn)結(jié)合其郵件內(nèi)容簡析如下:
1. 關(guān)于與婆婆相處體現(xiàn)或然絕對化信念的典型語句:
(1) 我真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樣(質(zhì)疑:他們?yōu)槭裁床豢梢赃@樣?)
(2)我感覺這個婆婆有些不對勁兒。(質(zhì)疑:她的話語符合情理,哪里不對勁兒?)
(3)同樣是懷孕,婆婆對女兒和我這個兒媳態(tài)度反差如此之大,讓我覺得婆婆這個人真不怎么樣。(質(zhì)疑:婆媳情和母女情原本就不同,你憑什么強求一致?)
從或然數(shù)落的婆婆的諸多不是來看,她婆婆待她雖不如她所期望的那般細致體貼,但也并無過分之舉。因為或然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主觀上設(shè)定了”婆婆應(yīng)該怎樣而不應(yīng)該怎樣“,并用這一思維框架去評定婆婆,才對婆婆很多言行想不通,讓自己煩惱無比。只要剔除自己的絕對化觀念,懂得換位思考,對婆婆多點包容和尊重,以“不抱怨﹑不干涉﹑不強求”的原則與婆婆相處,婆媳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2. 關(guān)于與老公相處體現(xiàn)或然絕對化信念的典型語句:
(1) 雙方父母要一碗水端平,你給你父母寄過那么多錢,是否也該給我父母一樣多
(質(zhì)疑:他給他父母錢,你覺得不平,你可以給你父母同樣多的錢。你對自己父母做不到的事,何必遷怒于他?)
(2)戀愛時表現(xiàn)那么完美的他,婚后為何變得如此自私、冷漠?
(質(zhì)疑:戀愛及新婚時那么善良通達,對婆婆主動示好的你,如今為何變得如此多疑,敏感,眼里揉不得沙子?你都變了,他為什么不能變?何況,他對你父母的冷淡與你對他父母的不滿是相對應(yīng)的,你可以,他為什么不可以?)
在與老公相處上,或然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覺得老公對父母和岳父母不能一視同仁。要解決這個問題,比較明智的做法是,或然和老公根據(jù)自身的能力和自家父母的需求,各自安撫好自己的爹媽。更為聰明的做法是:老公出錢,或然出面,滿足公婆的需求;或然出錢,老公出面,滿足岳父母的需求,讓雙方都挑不出理來,方能皆大歡喜。
總之,人無完人,嫁給什么樣的男人,都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不足,都會面臨婆媳問題。而能否把不完美的男人變得讓自己滿意;能否與婆婆相安無事,這主要取決于女人的心胸和智慧。因此,或然急需克服絕對化的思維方式,努力讓自己變得更達觀,更善良,更具包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