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如品嘗菜肴一般,酸甜苦辣咸,味味俱到。菜肴的口味如何,除了菜肴本身的滋味,品用者亦是關(guān)鍵。
勇于品嘗不同口味。喜酸者,慣于酸;喜甜者,適于甜。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品嘗到自己鐘情的口味,經(jīng)歷自己理想的生活。人眼視角只有不到180度,而生活卻是360度的,我們恰恰需要體味生活背面的那180度不同口味。對于喜酸者而言,甜是種歷練;對于喜甜者而言,苦又是種挑戰(zhàn)。生活需要挑戰(zhàn),疏于應(yīng)變,安于現(xiàn)狀,就會如溫水煮蛙一般,淹亡在自己所熟悉且適應(yīng)的環(huán)境中。
培養(yǎng)做某種口味的擁躉。有個朋友愛吃甜食,就連吃包子、餃子也是蘸著糖水吃,他確實是甜食主義的擁躉。就生活而言,參與其中的我們往往缺少的就是擁躉這個角色。生活中不能缺少信仰,漫無目的地忙碌,無成功可言,因為你不知道對于自己,什么目標(biāo)是自己最想要達到的。培養(yǎng)味蕾易,塑造信仰難。但道理卻是相通的,擁有信仰并去堅定追求,生活才會如佳肴般多汁多味,豐富多彩。
懂得“適口者珍”。宋太宗曾請?zhí)K易簡給他講《詩經(jīng)》,問世上何種食物可稱美食。易簡回答,物無定味,適口者珍?!斑m口者珍”四字置于其他領(lǐng)域,同樣適用。《阿甘正傳》中阿甘不僅有堅持不懈的品格,還發(fā)揮了跑步這項天才;而《士兵突擊》中,許三多平凡中帶有堅毅的性格,骨子里有種不服輸?shù)年J勁,把軍人本色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堅持不懈的品格還是“螺絲釘”精神,都是在適合他們自己的“口味”中發(fā)光發(fā)熱。
生活中,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遇事處之泰然,凡事順其自然。飲清凈之茶,閉是非之口,結(jié)悟道之友,做認準之事,則可欣然享受生活這道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