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2 本文行家:陳小蓓 將有關于Cooleditpro2.1的一些知識做一個較為全面的整理,敬獻給一直喜愛翻唱錄音的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從中學到知識,把錄音技術練得更好,做出自己滿意的音樂作品。
基本硬件支持需求COOLEDIT PRO 2.1在運行時相當占用系統(tǒng)資源,對緩存要求高,因而對電腦的配置有一定的要求,具體如下: CPU 建議P Ⅲ 及以上
電腦錄音的注意事項1、打開麥克風的錄音功能
將外置設備連接接好后,按“開始—控制面板—聲音和音頻設備—音量—設備音量高 級—選取項—屬性—錄音—麥克風前的方框—確定”依次點擊,將“麥克風”選項下的選擇(S)前的方框打勾,再滑動調節(jié)條細調即可,具 體放置位置見[5、防止過載]中的詳述。 如果不進行本步設置,你錄音時音軌里就沒有波形,也不能錄聲音。 2、發(fā)聲技巧 演唱的時候要做到吐字清楚、表達自然,盡量使用接近口語化的發(fā)音方式,發(fā)聲時要特別注意齒音不要太大,一定要用胸腔吐氣 聲,不要從喉嚨里憋聲音出來演唱,同時運用好我頭、鼻、咽等器官的共鳴腔,使聲音聽起來渾厚圓潤。 當音樂旋律起來后不要緊張,做一個深呼吸來放松自己,起音時做到舒展流暢,注意音樂節(jié)奏和音調的 高低,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跑調。演唱時氣息要均勻、平穩(wěn),如果氣息控制不好、不穩(wěn)定,聲音聽起來就單薄、發(fā)顫兒, 沒有底氣,沒有力量。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要事先理解和把握歌詞的情感表達,然后按這個理解去充滿 深情地演唱,一首歌曲平平淡淡的唱下來無論聲線有多么的優(yōu)美,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深層次的共鳴。 3、 避免噴麥 大多數初錄歌的會員都會有"噗""噗"的氣流吹擊話筒產生的噪聲,這樣的噪聲在Cool Edit Pro 2.1后期任何效果處理器都無法消除的,應該在演唱的時候盡量的避免,除了控制發(fā)聲氣流的均勻,還應在話筒上包上海 棉或是用鐵絲做一個圓圈,然后把絲巾、紗布這樣輕而薄的東西罩在上面放在話筒的前面約1CM處,演唱的時候不要把話 筒和嘴距離太近,最好有3—4CM遠,嘴與話筒不正對,稍微偏離約30度,演唱聲音很大的時候將嘴和話筒的距離調到6CM 左右,避免演唱以免有"破"音產生,注意距離的調整。 4、噪聲與節(jié)奏 最好的錄音方式是用耳機監(jiān)聽伴奏音樂,隨節(jié)奏錄唱,需要注意的就是音量要適中,太大了會錄入干聲音軌里,影響后期混 音質量。 最好選一個隔音相對良好的房間錄音,避免環(huán)境音經過話筒進到錄音文件里面,特別是分貝很高的刺耳聲,只要錄入干 聲音軌就再不能消除和弱化。 對于初學錄音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錄音時有時找不準節(jié)奏,特別是監(jiān)聽耳機戴上不太能聽到人聲時就更容易出現,這里談點經驗。最好的方法是盡可能熟悉歌詞、音調及節(jié)奏, 特別要把握好換氣的地方。如果做不到,可以采用下策,那就是插入原唱音軌,用耳機監(jiān)聽原唱,跟著原唱的節(jié)奏錄干聲 。但這容易讓自己跟著別人的風格和節(jié)奏走,唱出來的歌往往缺乏自己的風格和應有的感情。 5、防止過載 所謂過載,就是在錄音時原始音量過大或后期制作時音量提升過高,致使電平值過大,超過了軟件處理及聽覺的理想負荷,即為過載。音頻上表現為“破”音。 從這個定義中不難看出,過載的問題與我們錄音時原始音量大小以及后期制作時音量提升幅度密切相關。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錄音的時候杜絕過載,適當留有一點余地,這樣后期做效果的時候才有調整的空間。 本在錄歌前先試錄一段,唱一段欲錄歌曲動態(tài)最大的高潮部分(一般為副歌部分),一邊錄一邊看下面的電平值是不是一唱就接近甚至達到最右邊的紅線,即按1的步驟打開MIC音量調節(jié)器,反復推動推子進行調節(jié)試音,依此來調整麥的具體 音量值。 再有就是做效果時音量提升不可過大,特別是BBE激勵,C4壓限這兩步,在做完一步后返 回多軌觀看一下電平值,是否達到了紅線。 |
|
來自: 興安書館 > 《錄音 錄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