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第8天周六:鹿特丹這些新建筑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立方體屋(Kubuswoningen),這個小建筑群是鹿特丹市政府作為發(fā)展商,在一座跨越四條汽車道,兩條有軌電車道的行人天橋上破格建造的,由82年開始打造,84年竣工。政府極其精明,既在市區(qū)交通最方便的地方提供了公共住宅,又沒有專門占用土地。橋上只建筑了一個平面系統(tǒng),一共58個連系著的立方體屋,當(dāng)中38個作為私人住宅發(fā)售,其他的為學(xué)校和辦公室。 ![]()
![]()
更為意想不到的是,20多年后,這里成為了荷蘭一個有名的旅游景點,由于這里的住戶經(jīng)常受到好奇的過路人干擾,很多業(yè)主已經(jīng)學(xué)會了靠房子掙錢了,開成咖啡館,美容房,家庭旅館,甚至其中一名業(yè)主干脆把自己那套房布置成了迷你博物館,開放室內(nèi)給予好奇的旅客參觀,生意很好。 ![]()
![]()
![]()
![]()
![]()
![]()
設(shè)計師是Piet Blom,也是旁邊的鉛筆形大樓的設(shè)計師。每個立方體的底部皆由一個六角形的筒體支撐著,內(nèi)里可以用來儲物、建造梯級到屋舍或開設(shè)店舖。每個立方體屋約1,000平方尺,但實用面積卻只有3/4,主要是由于立方體的墻身傾斜構(gòu)造所致,入內(nèi)后都分為3層,低層為入口門廳,客廳和廚房,二樓有兩個房間,三樓是個采光通透的閣樓,可以做個書房或是娛樂室。 ![]()
![]()
![]()
![]()
![]()
![]()
![]()
![]()
![]()
![]()
![]()
![]()
![]()
![]()
![]()
![]()
![]()
![]()
![]()
立方體屋雖然看起來怪異,其實還是脫胎于荷蘭的傳統(tǒng)建筑,那就是荷蘭的特色建筑屋頂,基本成正三角形的屋頂加上水面的倒影就是立方體屋的原型了。。。。。 ![]()
![]()
![]()
這些立方體屋酷似一個個擠在一起的骰子,齊齊屹立著,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這條行人天橋有了神奇的立方塊的陪襯,變得不再平凡。橋下的車輛不斷往來,而住在橋上的特色屋子里,不用低頭就能看見這車水馬龍,不過噪音是一個討厭的副產(chǎn)品了。 ![]()
![]()
好在還有幾家人是很幸運(yùn)的,房子朝向航海博物館的泊船碼頭,景色宜人。 ![]()
![]()
![]()
離開鹿特丹的時候,又特意駕車從橋下過了一次,體會這流動中觀賞的樂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