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可用“教訓(xùn)”代替了“教育”
我們在打罵孩子時可能沒有顧慮到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他們不懂為什么“打是親,罵是愛”的道理,因為打屁股是會痛的,會痛還叫親嗎?我們教育孩子罵人是不對的,但我們偶爾忍不住會責(zé)罵孩子,他們會疑惑,為什么爸爸媽媽要罵我?這是愛嗎?“愛”就是罵人? 每次女兒惹我生氣我就會控制不住自己,要狠狠的打她屁股,直到自己的手都隱隱的痛起來。打過之后,看著女兒委屈又想哭的臉真讓自己后悔莫及! 現(xiàn)在,女兒上小學(xué)一年級了,也明顯的懂事不少。但當(dāng)我知道她上課不專心,做小動作后,我還是會拍她屁股幾下。說實話,“打人”跟“吃飯”差不多。飯,一日三餐的吃,吃飯對越來越多的人來說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一個任務(wù),因為需要工作。打人也一樣,打的多了,孩子就有了抗體,就是所謂的麻木。你打幾下,未必就能起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于是,我就在分析,究竟女兒吃哪一套?她是個喜歡聽“理”的人,而且還得溫柔的說,話音一高她就誤以為是在罵她,即使有教訓(xùn)的意思也要溫柔的表達,她會認為我尊重她,愛她。在仔細的分析了一件事情的因果后,她就會接受。 前幾天,數(shù)學(xué)老師跟我說女兒上課做小動作的事,當(dāng)時她自己在旁邊也偷聽到了。回家后,我和女兒進行了溝通。包括分析了老師為什么要用她的左手懲罰她的右手。我說,老師這么做是讓你記住疼的教訓(xùn),知道了痛,你才會記得牢,少犯錯,或不犯錯,不然還要痛,而且全班那么多同學(xué)看著你,讓你覺得難為情。老師是想刺激你的個人榮譽感,并不是真的要懲罰你,也不是不喜歡你!女兒聽后就明白了,連說有道理。 第二天接她放學(xué)回家后,我問她今天有沒有做小動作?她很自信的告訴我,今天她得了兩個笑臉,而且數(shù)學(xué)老師的課她沒有做小動作,坐的很好,老師表揚了她幾次!我不大相信,她就不高興的讓我去問老師,我相信了?!皩殞?,為什么今天你可以做到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呢?以前怎么不行?”我問她。“因為,我昨天聽到老師跟你說的話了,我就想表現(xiàn)給老師看,我是很好的學(xué)生!我也要媽媽高興,讓媽媽愛我!”“那你是不是說,不想讓媽媽丟臉呢?”那天在跟老師了解情況時,正好邊上還有一位學(xué)生家長?!笆前∈前。揖褪窍脒@么說的?!?nbsp;我緊緊抱住女兒,眼淚不聽使喚。 六歲,她的許多想法就已令我刮目相看!想想自己從呀呀學(xué)語到十二歲,都是在父親的打罵下長大的,根本沒女兒這么靈光,也沒想過自己究竟是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反正從小父親灌輸給我的就是我很笨,直到現(xiàn)在我都說自己其實很笨。真是令人神傷的童年記憶。所以,身為父母盡量不要責(zé)罵自己的孩子有多笨,他們都是聰慧的,他們懂得表揚會高興,批評會難受。如果我們一味的貶低孩子,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消極,越來越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也發(fā)揮不了自己的天賦,等到長大后,容易失去方向,變得迷茫。 女兒今天為她自己,也為我所做的努力深深打動了我!我說,媽媽很愛你,很愛很愛你,也為你的想法感到開心!希望你堅持下去,上課時坐累了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等不累了再坐直。那么,數(shù)學(xué)老師就有可能讓你參加數(shù)奧班了!女兒高興的直點頭。 任何人都知道,讓一個上課經(jīng)常動來動去的孩子突然間不動,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家長絕對不能放棄希望,孩子是知榮知恥的,不能因為他們讓自己失望了就打他,也決不能忽視了孩子小小的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進步都是希望。就因為他們是孩子,才需要從小‘救’起。而我們動不動就打他們,打的多了,痛的多了,也就是麻木了! 爸爸媽媽們,“教育”,絕對不是“教訓(xùn)”。切不可用“教訓(xùn)”代替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