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歌里的人生百態(tài)
指紋,是在每個人出生第六個月就形成,并跟隨人一生一世的身體紋線,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絕不會有指紋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所以,我國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實行了指紋畫押。古代的借據(jù)就是借戶用中指和食指在借據(jù)上并列印上指紋叫作“花押”。直到現(xiàn)代,立據(jù)簽約還仍然使用這種當事人在契約上按手印的方法作為憑信。刑事偵探還把鑒別手紋作為破案的重要手段。 螺是指螺旋狀的環(huán)形紋,箕是指簸箕狀的開口紋。張愛玲在《談看書》中提到:十只手指上,螺越多越好,聚得住錢;男人簸箕也好,會賺錢,能夠把錢鏟回家;女人則是螺好,會積錢,手上沒螺,拿東西不牢。
■指紋歌的地圖:盛行于東南沿海 在一些童謠集中載錄了大量的指紋歌,如商務印書館《各省童謠集》第一集(1923年)就收錄了三首,分別采自安徽休寧、浙江杭縣、浙江新昌;上海世界書局《繪圖童謠大觀》(1924年)也收錄了三首,分別采自江蘇的吳縣、無錫和江都。 《各省童謠集》的編者說:“看螺紋定一生貧富貴賤,各省都有這種事,但所說各不相同,可見這事不足深信?!边@話聽起來,好像如果各地所說一致,就可以深信似的。這首曾經(jīng)被打入“封建迷信”另冊的趣味童謠,正因為異文眾多,不足為信,才會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許多相互打趣的快樂。 我陸續(xù)搜集了101首大同小異的指紋歌,卻發(fā)現(xiàn)它們只出現(xiàn)在11個省市,并非“各省都有”。對照中國地圖看一下,指紋歌基本上流行于東南沿海地區(qū),從江蘇沿海路向南,上海、浙江、福建、臺灣、廣東,一個不落,而內(nèi)陸卻只有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幾個緊靠以上地區(qū)的省份。在西北和東北地區(qū),居然沒能找到一首指紋歌。 北京的兒歌是最豐富的,可是,北大《歌謠》周刊并未見到有指紋歌發(fā)表。我所僅見的北京這首《一螺窮》,內(nèi)容還被精減、合并為“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開當鋪,五螺六螺磨豆腐,七螺八螺自來有,九螺一箕,穩(wěn)吃穩(wěn)坐”。
■指紋歌的韻腳:韻一換,運也轉(zhuǎn) 北京的《一螺窮》雖然簡單,卻大致反映了許多指紋歌的主導思路,也即張愛玲說的,螺越多越好。另一首不明地域的螺紋歌,這一思路更加明顯:“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五螺六螺開當鋪,七螺八螺有官做,九螺十螺享清福?!鄙钯|(zhì)量的好壞基本上與手上螺紋的多少成正比。不過,指紋歌的價值更多體現(xiàn)在它的游戲性,而不是命相的準確度。 各地指紋歌中最一致的,大約是起首句“一螺窮(貧),二螺富”,全部101首中,占了67首。大凡“一螺窮,二螺富”的地區(qū),基本都是為了在前幾句中押一個“富”字韻,北平的《一螺窮》最有代表性。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開當鋪、磨豆腐、披麻布、無著褲、住大屋、倒大路。 多數(shù)“一螺窮”會在五螺之后換韻。韻一換,運也轉(zhuǎn),比如湖北流傳的“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住大屋,五螺賣柴,六螺穿鞋,七螺八螺,挑屎過街,九螺單,當天官,十螺全,點狀元,十個簸箕,金銀挑起”。這就有點像客家兒童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就是他”,為什么放屁的是他而不是你和我,只是因為“他”與“家”押韻。因此,如果上一句唱成“老虎在家里”,那么對不起,“放屁就是你”。 起首句與《一螺窮》不一致的地區(qū),主要是廣東、福建和臺灣。金門的“一螺一嗲嗲,二螺蹌腳蹉”與閩南的“一螺一底底,二螺跑飛飛”,以及潮州的“一螺一帝帝,二螺走腳皮”估計是同源異文,所謂嗲、底、帝,大概也只是各地記錄者用詞的不同,都是為了表達一種閑適狀態(tài),以便與“二螺蹌腳蹉”的勞碌狀態(tài)相區(qū)別。 《一螺窮》放在閩南話中,讀起來很不爽口,因此只能重編一套《一螺一嗲嗲》的新指紋歌。所以說,一螺到底是“窮”還是“嗲嗲”,不是因為東海岸人與南海岸人長得有什么不一樣,而是因為他們的語言系統(tǒng)不一樣。
■指紋歌的秘密:三教九流,人生百態(tài) 在杭州到臺州的連接帶上,杭州、諸暨、新昌、天臺、臨海,都流行一種恐怖版指紋歌,杭州是“五螺磨刀槍,六螺殺爹娘”,諸暨是“七螺磨刀槍,八螺殺爺娘”,新昌是“七螺磨尖刀,八螺殺爹娘”,天臺是“六螺磨刀槍,七螺殺姨娘”,臨海是“五螺摜刀槍,六螺殺爺娘”。少一螺的,總是執(zhí)行前一工序,或者叫幫兇;多一螺的,總是執(zhí)行后一工序,因此成了兇手。 六螺在所有螺數(shù)中是最狠最倒霉的,在杭州和臨海一定是兇手;到了天臺可以弱化為幫兇;再到諸暨或新昌,窮雖窮,卻可以不必干那殺人的勾當;如果能走遠一點,北上江蘇如皋,好歹可以“去種田”;到了揚州、儀征一帶就能“騎花馬”;如果腳力勤,遠上北京,還能攢錢“開當鋪”。但是不能往西或往南,往湖北只能“穿草鞋”、“做強盜”;往湖南則是“打草鞋”、“放鴨婆”;到江西也還有可能“打死人”;到了廣東和福建,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只能“討飯匹”、“掰心腸”、“做小偷”、“給狗拆”。當然,少數(shù)南下分子也可能“做相公”;如果能渡海到臺灣,則有可能“米頭全”或者“有米煮”。 據(jù)說人種不同,螺數(shù)分布的規(guī)律也不同。白種人與非洲人箕紋多,澳洲土著螺紋多,黃種人介于兩者之間。假設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那么,黃種人應該是以五螺六螺居多了,按杭州和臨海的說法,他們都在“磨刀霍霍向爹娘”——這當然只能拿來當個噱頭,供兒童們互相唱著取笑。 縱觀各地指紋歌,各行各業(yè)五花八門,計有重工業(yè)(砸石條、摜刀槍),輕工業(yè)(磨豆腐、彈棉花),農(nóng)牧業(yè)(會種田、牽豬牯),建筑業(yè)(起大厝),服務業(yè)(挑糞桶、抬花轎),商業(yè)(開當鋪、賣老婆),交通(騎白馬、坐官船),能源(擔柴賣),文教衛(wèi)生(中狀元、撿狗屎),信息產(chǎn)業(yè)(做媒婆),文化藝術(吹喇叭),宗教(拜菩薩),行政管理(會做官、管天下)等等,三教九流,包羅萬象。 指紋歌中最常見的生活狀態(tài)是平平過、谷滿倉、坐頹頹、走腳皮、蓋草鋪、住大屋、無米炊、操心腸、得高壽、有錢無人知、金子銀子壓秤砣之類。另外,打死人、做強盜、做賊、偷挖壁、沿街乞、倒大路的現(xiàn)象也非常嚴重。 要說指紋歌真實地反映了現(xiàn)代社會的人生百態(tài),那顯然是拔高了,但若說反映了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對于社會結(jié)構(gòu)與人生百態(tài)的粗淺理解,則不會太過。 當然,指紋歌也缺失了許多很重要的社會內(nèi)容。比如對于讀書的理解,只給出了“中狀元”一條出路,似乎中不了狀元就只能撿狗屎。至于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代行業(yè),就得不到體現(xiàn)了。指紋歌幾乎沒有什么實際的命相作用,也不會真有人拿著雞毛當令箭,因此,我們也就用不著大驚小怪地把它當作封建迷信一棒打殺,權(quán)當一張陳舊發(fā)黃的老照片,也挺好。 各地指紋歌 一羅巧二羅好,三羅抱棒柱,四羅打得穩(wěn)勿住,五羅窮六羅富,七羅做長工,八羅做相公,九羅騎白馬,十羅坐官船。 原注:指紋皆圓者為羅,吳人以羅之多少,占一生之命運。(《吳歌丙集》第39首,320頁) 一螺巧二螺拙,三螺拖棒柱,四螺純勿識,五螺富,六螺窮,七螺做相公,八螺做長工,九螺騎白馬,十螺坐官船。 原注:按指紋中作回旋狀者,謂之螺,否則謂之糞箕。又傳說:男以螺多為貴;女以糞箕多為貴。(《吳歌丁集》第4首,350頁) 常熟 一籮巧,二籮拙,三籮回勿轉(zhuǎn),四籮拖捧柱,五籮富,六籮窮,七籮相公,八籮長工,九籮撐黃傘,十籮十畚箕,堆滿老宅基。 一螺巧,二螺笨,三螺拖捧頭,四螺全不識,五螺富,六螺窮,七螺挑糞桶,八螺做長工,九螺騎白馬,十螺坐官船,無螺一場空。 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住瓦屋,五螺六螺穿草鞋,七螺八螺挑屎賣,九螺單,當天官,十螺全,點狀元,十把筲箕,金銀挑起 原注:螺,即指紋。呈螺旋形的叫螺,有缺口的叫筲箕。 杭州
一羅窮二羅富;三羅四羅披麻布;五羅六羅開店鋪;七羅八羅有官做;九羅一畚箕,頓頓吃干的;十羅全,中狀元。 臨海 諸暨 一螺一飛飛,二螺走腳皮,三螺有米煮,四螺無米炊,五螺五田莊,六螺百心腸,七螺七益益,八螺做乞食,九螺九翁翁,十螺做太公。無螺十簸箕,免賺就有錢。 解釋:飛飛即悠閑,走腳皮指到處奔波。五田莊即家有田地,地主也。百心腸是太多煩惱操心事。七益益指樂善好施。九翁翁即翁媳婆媳關系和睦。做太公即四代同堂,多子多福。 一螺坐頹頹;二螺走腳皮;三螺無米煮;四螺無米炊;五螺五田莊;六螺操心腸;七螺七役役;八螺做乞食;九螺九安安;十螺會做官
一螺窮二螺富,三螺牽豬古(意為貧賤),四螺蒸酒賣豆腐,五螺騎馬應圩,六螺打死人,七螺做中人,八螺馱鎖鏈(即戴枷鎖),九螺解下院(意為吃官司),十螺十足,層籮列谷,甕子盛足,無螺穿櫝惢(意為什么都留不?。?/font>一螺窮、二螺家、三螺四螺開當鋪、五個螺作媒婆、六個螺作小偷、七螺遭殃、八螺吃糠、九螺一個箕到老坐著吃、十個螺作大官?! ?br>一螺巧嗲嗲;二螺走腳皮;三螺有米煮;四螺胡飯炊;五螺顧三餐;六螺歲壽長;七螺七富富;八螺起大厝;九螺九安安;沒螺沒簸箕;有厝又有錢。 一螺學爬爬,二螺走骹皮,三螺無米煮,四螺無飯炊,五螺五挖挖,六螺做乞食,七螺窮到底,八螺富上天,九螺玉春臼,十螺金瓦厝。 一螺一帝帝,二螺走腳皮,三螺無米煮,四螺有飯炊,五螺五益益,六螺給狗拆,七螺七富裕,八螺起大厝,九螺挖壁空,十螺做相公。十畚箕,有嗵食有嗵披。 一螺一直坐,二螺撐腳蹄,三螺無米煮,四螺學噴吹,五螺偷挖壁,六螺做乞食,七螺窮,八螺富,九螺起大厝,十螺中進士?!?br> 一螺一短短,二螺欠腳氣,三螺學吹簫,四螺有米煮,五螺五尖當,六螺日頭長,七螺七娃娃,八螺做乞吃,九螺九安安,十螺會做官。 贛南客家 閩東 一螺窮,二螺富,三螺開酒庫,四螺沒飯吃,五螺做乞食(乞丐),六螺圓車車(形容人的富態(tài)),七螺做老爹(大官),八螺是廟祝(寺廟中管香火的人),九螺會當家,十螺管天下。(《福州百首民謠》) 一縲堆,二縲衰,三縲沒米煮,四縲有飯吹,五縲紅又紅,六縲去賣田,七縲富又富,八縲穿破褲,九縲彎又彎,十縲去做官 閩南 一螺一直坐,二螺撐腳蹄,三螺無米煮,四螺學噴吹,五螺偷挖壁,六螺做乞食,七螺窮,八螺富,九螺起大厝,十螺中進士。 一腡一坐座,二腡走腳皮,三腡無米煮,四腡有飯炊,五腡五花妝,六腡米頭全,七腡七挖壁,八腡做乞吃,九腡九上山,十腡去做官。 金門 一螺一嗲嗲,二螺蹌腳蹉,三螺賢歕吹,四螺有米煮,五螺五花裝,六螺米頭長,七螺七挖壁,八螺做乞食,十螺去做官。十畚箕有通食閣有通偏。 注:蹌腳蹉:單腳跳。賢歕吹:很會哭。偏:占便宜。 資興 一籮窮二籮富,三籮蒸曲賣豆腐,四籮家軍窟,五籮家貧民窟,六籮騎馬走街上過,七籮打殺人,八籮煞娘爺,九籮咚咚咚,十籮竊古種 解釋:家軍窟指充軍命,家平民窟,是平民命,騎馬,是指中狀元。打殺人,指江湖人氏,煞娘爺,相當狠。咚咚咚,不是乞丐就是戲子。竊古種,野種(竊古=小偷)。
安仁 一腡窮,二腡富,三腡蒸酒磨豆腐,四腡滿冬冬,五腡做相公,六腡打死人,七腡做中人,八腡平平過,九腡十腡餓死沒人知。 一腡巧,二腡飽,三腡抓屎爪,四腡滿冬冬,五腡做相公,六腡騎馬過河,七腡銀打秤錘,八腡九腡子孫多,十腡死了勞勞嘈。
一斗窮,二斗富,三斗四斗開當鋪,五斗賣煤子,六斗小賊子。七斗當員外,八斗作知府,九斗十斗,不做就有?!?/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