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跑步以來,一直用Hal Higdon的訓(xùn)練計劃,從他的新手計劃到中級計劃,2004年首馬415到2009年319。去年馬拉松訓(xùn)練改成Pete Pfitzinger的(下面俺會談改的原因),馬拉松成績又提高了21分鐘到258。
和市場上很多計劃一樣,Hal的計劃簡單,直接,每星期的訓(xùn)練科目基本上是一樣的,變的只是量,便于執(zhí)行。要知道,用Hal的付費計劃的大多是忙人或不愿意花時間琢磨訓(xùn)練的細節(jié)的,所以喜歡這種簡單重復(fù)的訓(xùn)練方式。Hal的計劃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開始的里程數(shù)都很低。這是故意設(shè)計的讓訓(xùn)練者有一個適應(yīng)過程,很多人不是長年訓(xùn)練或長年訓(xùn)練跑步的。對于長年堅持訓(xùn)練跑步的,一個休息恢復(fù)時期也是有好處的。這種簡單直接的訓(xùn)練方式也是適合Hal本人老派,講究感覺的訓(xùn)練理念。
Pete的計劃取至 他的《高級馬拉松》一書。也許是用了高級一名,自然要引用一點高級的訓(xùn)練理念。
這里有一篇英文文章,中間講到了經(jīng)典的馬拉松訓(xùn)練的金字塔 模型,作者Greg McMillan就是McMillan跑步計算器的發(fā)明人,懂英文的可以參考。
http:///Article.aspx?ArticleID=9254
經(jīng)典的馬拉松訓(xùn)練的金字塔模型,簡言之,訓(xùn)練的最低層是耐力或者用玄一點的詞,有氧運動能力,這是根;再往上是強度,指的是針對跑馬拉松的能力,也就是速度耐力,乳酸門檻跑等;再往上速度訓(xùn)練,利用場地高強度的訓(xùn)練,比如說間歇跑,提高最大攝氧量,來把體能提到提到最佳狀況;最后是賽前調(diào)整,以求把身體調(diào)到最佳比賽狀況。
Pete的計劃就是按這個模型制作的。實際上,大部分專業(yè)教練都是遵循這個模型安排訓(xùn)練計劃的。這里俺把Pete的 18x70計劃帖上來,并加一點注釋,看看規(guī)律就行。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星期里程 |
Rest |
8 mi. w/10 x 100m |
11 mi. |
5 mi. recovery |
9 mi. |
15 mi. |
5 mi. recovery |
53 |
8 mi. w/10 x 100m |
12 mi. |
5 mi. recovery |
9 mi. |
5 mi. recovery |
17 mi. |
Rest |
56 |
9 mi. w/4mi @15k |
13 mi. |
5 mi. recovery |
11 mi. |
5 mi. recovery |
15 mi. |
Rest |
58 |
9 mi. w/10 x 100m |
14 mi. |
5 mi. recovery |
11 mi. |
5 mi. recovery |
18 mi. |
Rest |
62 |
9 mi. w/4mi @15k |
14 mi. |
5 mi. recovery |
12 mi. |
5 mi. recovery |
20 mi. |
Rest |
65 |
8 mi. w/10 x 100m |
12 mi. |
5 mi. recovery |
11 mi. |
5 mi. recovery |
14 mi. |
Rest |
55 |
10 mi. w/5mi @15k |
14 mi. |
5 mi. recovery |
11 mi. |
8 mi. w/10 x 100m |
21 mi. |
Rest |
69 |
6 mi. AM - 4 mi. PM |
14 mi. |
5 mi. recovery |
11 mi. w/6mi @15k |
6 mi. recovery |
20 mi. |
Rest |
66 |
6 mi. AM - 4 mi. PM |
15 mi. |
6 mi. recovery |
13 mi. |
7 mi. w/6 x 100m |
15 mi. w/12 mi. @ MP |
Rest |
66 |
10 mi. |
9 mi. w/6 x 600 @ 5k 90sec. |
6 mi. recovery |
11 mi. |
8 mi. w/10 x 100m |
Rest |
15 mi. |
59 |
6 mi. AM - 4 mi. PM |
15 mi. |
6 mi. recovery |
12 mi. w/7 @ 15k |
5 mi. recovery |
22 mi. |
Rest |
70 |
9 mi. w/5 x 600 @ 5k 90sec. |
14 mi. |
6 mi. w/6x100 - 4 mi. PM |
5 mi. recovery |
8-15k tune-up race |
18 mi. |
Rest |
65 |
11 mi. w/6 x 1000 @5k 90sec. |
15 mi. |
6 mi. AM - 4 mi. PM |
12 mi. |
5 mi. recovery |
17 mi. w/14 mi. @ MP |
Rest |
70 |
9 mi. w/5 x 600 @ 5k 90sec. |
13 mi. |
6 mi. w/6 x 100m |
5 mi. recovery |
8-15k tune-up race |
18 mi. |
Rest |
61 |
6 mi. AM - 4 mi. PM |
11 mi. w/6x1,200 @ 5k 2min. |
14 mi. |
8 mi. w/8 x 100m |
5 mi. recovery |
20 mi. |
Rest |
68 |
7 mi. w/8 x 100m |
12 mi. |
6 mi. w/6 x 100m |
5 mi. recovery |
8-10k tune-up race |
17 mi. |
Rest |
53 |
8mi. w/8 x 100m |
5 mi. recovery |
8 mi. w/3x1,600 @ 5k 2min. |
5 mi. recovery |
7 mi. w/8 x 100m |
13 mi. |
Rest |
46 |
5 mi. AM - 4 mi. PM |
7 mi. w/2 mi. @ MP |
5 mi. recovery |
5 mi. w/6 x 100m |
4 mi. recovery |
Rest |
比賽 |
56 |
一 些注釋:
1。計劃時間是18星期,從上往下看。星期最大里程是70英里,故得名18x70計劃。 2。里程以英里,這里縮寫成 mi,所以只看此前的數(shù)字就知道大概。1英里=1609米,70英里大約112公里。 3。Rest=休息,recovery=恢復(fù),星期三和星期 五大多是恢復(fù)跑。 4。9 mi. w/4mi @15k就是9英里,其中4英里按15公里配速,原義是乳酸門檻跑。Pete估計用他計劃的人乳酸門檻應(yīng)在15公里-半馬配速之間。這個估算個人應(yīng)靈活掌握。 5。9 mi. w/5 x 600 @ 5k 90sec.:這個實際上是間歇跑練最大攝氧量,600米快跑距離,5公里配速,90秒恢復(fù),9英里只是估算的總里程。 6。按上面介紹的模型,4 個階段分別是6,5,4,3周。 7。這個計劃一上來就是一星期53英里的量,要求訓(xùn)練者自己有一個前期訓(xùn)練,到能輕松跑這個量才能上的。
我 們來看看這個計劃和Hal的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不同:
1。沒有嚴格按一天難,一天易的難易交替原則:星期一,星期二連續(xù)兩天的中長,星期三再 恢復(fù)。這就明顯的增加了難度。 2。豎著看它的星期里程,循序漸進,但回拉恢復(fù)的周期比Hal的長。 3。一星期三個中長,其中兩個背靠背,但注意不是間歇或跨乳酸門檻跑背靠背的:中長距離勻速跑,而且有些是沒能完全恢復(fù)的疲勞的情況下,非常好的耐力訓(xùn)練。這是這個訓(xùn)練計劃的核心。
所 以和Hal的高級訓(xùn)練計劃,特別是高級訓(xùn)練計劃II比,這是個側(cè)重于耐力的訓(xùn)練計劃。
看懂了這兩個訓(xùn)練計劃,了解主要訓(xùn)練科目的訓(xùn)練目的和方法,選,改或自己制定訓(xùn)練計劃,不是件很難的事。制訂一個能提高成績,又容易執(zhí)行,同時兼顧的風險的訓(xùn)練計劃倒是不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2e06e30100j57r.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