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性質(zhì)和滋味。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 四氣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特性。又稱四性。寒涼和溫熱是兩種對立的藥性,而寒與涼、熱與溫之間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還有平性,即藥性平和。一般寒涼藥多具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滋陰等作用,主治各種熱證。溫熱藥多具溫中、散寒、助陽、補火等作用,主治各種寒證。 每味藥既有氣又有味,氣和味的不同組合形成了藥物作用的千差萬別。 ②專指藥物氣味。即五味。五味原指藥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味道,后擴展為體現(xiàn)藥物功能歸類的標志。辛味有發(fā)散解表、行氣行血作用。一般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主治表證和氣滯血瘀證。甘味有滋補和中、調(diào)和藥性及緩急止痛作用。一般滋養(yǎng)補虛、調(diào)和藥性及止痛藥多具甘味,主治虛證、痛證。酸味有收斂固澀作用。一般止汗、止咳、止瀉、固精藥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瀉痢、遺精、遺尿等證??辔队星逍?、燥濕作用。一般清熱、瀉火、通便、燥濕藥多具苦味 ,主治熱證、火證、濕證。咸味有瀉下、軟堅散結作用。一般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瀉下通便藥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結、瘰疬癭瘤、啯瘕痞塊等證。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及澀味。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一般滲濕利尿藥多具淡味,主治水腫、小便不利等證。澀味與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斂固澀作用。 |
|
來自: zhangshengli86 > 《中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