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三星堆遺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許許多多的神秘之處,世界各國的考古專家爭論了半個多世紀,仍有許多千古之謎至今難以破譯,以致不少外國媒體稱三星堆遺址是來自“外星人”的文化。 基本簡介遺址 三星堆遺址內存在三種面貌不同但又連續(xù)發(fā)展的三期考古學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龍山時代至夏代遺址群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稱“寶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規(guī)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明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廢棄古城時期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橋文化”。三星堆文明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銅文明的自身文化特點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并且其影響范圍也超出了傳統的古蜀國分布的成都平原,擴散到陜南地區(qū)和江漢平原等地。同時,青銅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長江中游地區(qū)、陜南地區(qū)文明的強烈影響,表現出古蜀文明強烈的內聚和外衍的兩面性。 三星堆遺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許許多多的神秘之處,世界各國的考古專家爭論了半個多世紀,仍有許多千古之謎至今難以破譯,以致不少外國媒體稱三星堆遺址是來自“外星人”的文化。 出土品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將輝煌的古蜀文明真實而又讓人匪夷所思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其中最神奇最令人驚嘆的,便是眾多青銅造像了。這些青銅像鑄造精美、形態(tài)各異,既有夸張的造型,又有優(yōu)美細膩的寫真,組成了一個千姿百態(tài)的神秘群體。 在眾多的青銅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順風耳”造型,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眼球明顯突出眼眶,雙耳更是極盡夸張,長大似獸耳,大嘴亦闊至耳根,使人體會到一種難以形容的驚訝和奇異。而它們唇吻三重嘴角上翹的微笑狀,又給人以神秘和親切之感。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寬138厘米,圓柱形眼珠突出眼眶達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鑲嵌有高達66厘米的裝飾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紋,又像長有羽飾翹尾卷角勢欲騰飛的夔龍狀,顯得無比怪誕詭異,為這類揉合了人獸特點的碩大縱目青銅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氣勢和無法破解的含義。 在世界所有考古發(fā)現中,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稱得上是一件絕無僅有極其奇妙的器物。青銅神樹分為3層,樹枝上共棲息著9只神鳥,顯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寫照,出土時已斷裂尚未復原的頂部,推測還應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鳥,同時出土的人首鳥身像或者立在花蕾上的銅鳥也許就是吧?繁茂的樹枝、果實及花朵,尾在上頭朝下攀援在青銅神樹上的神龍,讓人們在驚嘆之后常會引起這樣的思考:古代蜀人采用極其高超的青銅工藝和造型藝術鑄造這件充滿了神奇想像力的青銅神樹,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 2 千古之謎三星堆遺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許多重大學術問題,至今仍是難以破譯的千古之謎。雖然專家學者對其中"七大千古之謎"爭論不休,但終因無確鑿證據而成為懸案。 第一謎 三星堆文化來自何方?目前有其來源與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關、與川東鄂西史前文化有關、與山東龍山文化有關等看法,即人們認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與外來文化彼此融合的產物,是多種文化交互影響的結果。但究竟來自何方? 第二謎 三星堆遺址居民的族屬為何?目前有氐羌說、濮人說、巴人說、東夷說、越人說等不同看法,但學術界也有人認為:濮人、越人是同一族人,即是駱越后人。三星堆文明多數學者認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與三星堆關系密切,其主體居民可能是來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但從出土的鳥、龍(蛇)、太陽輪等實物與駱越地的鳥、龍、巫咸、崇陽祭天文化極其相似,又據相關文獻:參加過周武王牧野誓師的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八族中,以濮族人數最多,而且分布地域廣闊。因濮族長期處于分散的部落狀態(tài),故有百濮的稱號。濮人建立的濮國原在江、漢一帶,與楚國為鄰,后遂為楚吞并。史家言及楚國境內的其它民族時,先稱之為濮,繼稱之為越,即因濮、越同源之故。所以學術界也有人認為,三星堆族屬是濮人越人。 第三謎 三星堆古蜀國的政權性質及宗教形態(tài)如何?三星堆古蜀國是一個附屬于中原王朝的部落軍事聯盟,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已建立起統一王朝的早期國家?其宗教形態(tài)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還是神靈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第四謎 三星堆青銅器群高超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及青銅文化是如何產生的?是蜀地獨自產生發(fā)展起來的,還是受中原文化、荊楚文化或西亞、東南亞等外來文化影響的產物? 第五謎 三星堆古蜀國何以產生、持續(xù)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謎 出土上千件文物的兩個坑屬何年代及什么性質?年代爭論有商代說、商末周初說、西周說、春秋戰(zhàn)國說等,性質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第七謎 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謎"巴蜀圖語"。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號是文字?是族徽?是圖畫?還是某種宗教符號?可以說,如果解開"巴蜀圖語"之謎,將極大促進三星堆之謎的破解。 3 價值定位三星堆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起步時期最早發(fā)現的大遺址之一。自20世紀30年代三星堆遺址被發(fā)現,到1986年兩個祭祀坑的發(fā)掘,三星堆就以歷史久遠、文物精美、文化獨特、神秘莫測而引起世人的矚目。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它距今約有4000—5000年的歷史。據專家推測,三星堆應是成都平原歷史最久的古蜀國的中心,而且它處于與之相連續(xù)的系列古文化遺址的中心位置,從科學角度來判斷,在其周邊還會有一系列與之相呼應的遺址群。因此三星堆的發(fā)現對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都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 三星堆的發(fā)現震驚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的發(fā)現與長期以來人們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甚至有些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其次,它的發(fā)現也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傳統上認為在古代巴蜀地區(qū)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等觀念。而三星堆遺址的發(fā)現證明,它應是中國商周時期前后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它的文化雖然具有獨特性,但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淵源。三星堆遺址是我們了解四川地區(qū),甚至是中國西南地區(qū)歷史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如何評價三星堆的發(fā)現?專家們認為,三星堆的發(fā)現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發(fā)現,能夠改變人們對古代歷史或文化的認識。三星堆的發(fā)現毫無疑問可稱之為重大發(fā)現,它完全可與當今世界上的一些重大發(fā)現相提并論,如德國特洛伊古城的發(fā)現等。 世界考古學界公認,對于古文字的解讀與破譯,屬于重大的科學難題。當前在世界范圍內完全沒有被解讀破譯出來的古文字沒有幾種了,也就是瑪雅文字等兩三種。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古蜀文字屬于未被破譯的古文字之一。而且,不僅僅是文字我們目前無法破譯,就是一些出土的文物本身,考古學界以前也根本沒有見過,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來。因此,對于三星堆文化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地深入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