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味酸甜苦咸臭的原因

【口酸】口中有酸味是肝氣上溢的征兆,如有乏力、脈弱、情緒低落、不想吃東西,可能是肝郁脾虛。口感酸者常伴有胸悶脅痛、惡心、食后腹脹、舌苔薄黃、脈弦等癥狀。

【口甜】口甜多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分為脾胃熱蒸口甜和脾胃氣陰兩虛口甜,前者多因過多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于脾胃,表現(xiàn)為口甜而渴、喜飲水、多食易饑,或唇舌生瘡、大便干結、舌紅苔燥、脈數(shù)有力等。后者多由久病傷及脾胃,導致氣陰兩傷、虛熱內生、脾津受灼所致,表現(xiàn)為口甜口干而飲水不多、氣短體倦、不思飲食、皖腹作脹、大便時干時軟。

【口苦】口苦為肝膽有熱所致。多由于膽囊功能差,特別是膽囊疾?。懩已?、膽石癥等)病人的一種反應,還有一些由于食道存在炎癥的人,也可為膽汁反流至胃也會引起口苦。生活不規(guī)律、睡眠不足、打呼嚕、張口睡覺、口腔發(fā)炎等人群也易出現(xiàn)口苦的情況。感覺口苦者常兼有頭痛、眩暈,苔薄黃、脈象弦數(shù)等癥狀。

【口咸】口咸或口涎發(fā)咸,病機屬腎虛。分腎陰虛或腎陽虛之不同。腎陰虛常兼火旺,如伴有腰膝酸軟、頭昏耳鳴、五心煩熱、盜汗遺精、苔少、脈細數(shù)等癥狀,屬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即“腎陰虛口咸”。腎陽虛常兼脾虛,伴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陽痿早泄、小便清長、大便稀溏、面浮肢腫、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沉弱。應少食生冷辛辣肥甘,多吃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忌煙酒,調情志,生活規(guī)律,適度鍛煉身體。

【口淡】指口中味覺減退,自覺口內發(fā)淡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多見于炎癥的初起或消退期,以腸炎、痢疾以及消化系統(tǒng)其他疾病為多見,還見于大手術后的恢復階段,內分泌疾病以及長期發(fā)熱的消耗性疾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的缺乏、蛋白質及熱量攝入不足的病人也常有口淡感,因為這類疾病可使舌味蕾敏感度下降而造成口淡無味??诘瓱o味、味覺減弱甚至消失,還是癌癥病人的特征之一。

【口臭】口臭就是人口中散發(fā)出來的令別人厭煩、使自己尷尬的難聞的口氣。它會使人不敢與人近距離交往,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影響正常的人際、情感交流。
自測口氣方法:將兩手掌合攏并收成封閉的碗狀,包住嘴部及鼻頭,然后向聚攏的雙掌中呼一口氣后緊接著用鼻吸氣,就可聞到自己口中的氣味如何了。引起口臭的原因主要有:
1、口腔疾?。夯加旋x齒、牙齦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分解產生出硫化物而產生口臭。
2、胃腸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口臭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未感染者,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直接產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3、吸煙、飲酒、喝咖啡以及經常吃蔥、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雞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發(fā)生口臭。
4、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肝昏迷患者,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鼻竇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肺囊腫等,亦可能引發(fā)口臭。
5、節(jié)食減肥或因病不能進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婦女在月經期間出現(xiàn)內分泌紊亂而導致唾液分泌減少,有利于厭氧菌生長,因此發(fā)生口臭。
6、 少女口臭:有些處于青春發(fā)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較低時,口腔組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從而產生口臭。
7、能使唾液分泌減少的藥物,如某些鎮(zhèn)靜藥、降血壓藥、阿托品類藥、利尿藥以及具有溫補作用的中藥等。有些人長期睡眠時張口呼吸,導致口干性口臭。
8、長期便秘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被吸收入血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脹、食欲減退、易怒等自體中毒癥狀。
9、吃得過飽或進食肉類、油膩食物比重過大或辛熱刺激性調料用量過大,濃香有余、清淡不足,晚餐距睡眠時間過短,睡覺時胃中還存留著過多食物等等。
10、神經衰弱,心理壓力過大,經常性精神緊張導致身體副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tài),反射性地出現(xiàn)消化腺,尤其是唾液腺分泌減少,從而有利于厭氧菌生長,而產生口臭。

【口臭的防治】
▲注意口腔衛(wèi)生,進行全口牙潔治,清除口腔病灶。
▲用漱口液認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時用牙刷或潔凈的毛巾輕柔地刷除舌苔。
▲戒煙戒酒,飲食相對清淡,多食蔬菜水果,避免吃有臭味(如蒜、蔥、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保持心情舒暢,多參加體育鍛煉,多喝水,常嚼口香糖、薄荷糖、茶葉。
★自我治療方法:閉唇,上下叩齒100余次,每日做2-3次。其間會有唾液增多現(xiàn)象,小口緩緩咽下,不但治療口臭,對口腔疾病也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