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重構(gòu)城市交通的夢想家 作者:劉寅斌 (上海大學副教授) “一切固定的古老的關(guān)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 一切新形成的關(guān)系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固定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 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于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guān)系?!?/span> ——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產(chǎn)黨宣言》
時光過去一百多年,當我們審視這段話,驚奇地發(fā)現(xiàn),它很可能是當今世界正在經(jīng)歷的巨變最恰當?shù)拿枋龊陀诚瘛?/span>
以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技術(shù),正在快速驅(qū)動世界進入創(chuàng)新迭出的巨變時代。有人堅信技術(shù)必將改變世界,有人寧愿相信堡壘堅不可摧。我們看到從車庫里昂然走出的巨人,我們也看到倒下的巨人被賤賣奚落。一些幾十年未曾改變的行業(yè),仍想固守他們的疆域,并徒勞地進行著抵抗。巨變時代,稻草不再是一根根飄灑在駱駝身上,而是聚集成團以巨大石塊的方式突然從天而降,狠狠地砸在那些貌似強大的駱駝身上?!爱斁奕说瓜?,體溫還是暖的“,馬化騰在2013年年底的這句話,完美地詮釋了顛覆式創(chuàng)新發(fā)生時,那些貌似強大的機構(gòu)一瞬間轟然倒下的主要原因。
出租車行業(yè),人人都在抱怨 1897年,德國斯圖加特誕生現(xiàn)代意義上第一家出租車公司。此后的一百余年,汽車科技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經(jīng)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全球城市化進程加速完成,人類進入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興盛時期,出租車也成為現(xiàn)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難以想象,紐約、倫敦、香港、上海,還有更多的現(xiàn)代化城市,如果沒有出租車,會變成什么樣?
上海出租車司機老周 2014年3月30日深夜23點,上海,虹橋機場去市區(qū)的路上,我和上海錦江出租車公司的駕駛員老周聊了起來。老周是上海郊區(qū)奉賢人,今年53歲,從1993年開始開出租車,已經(jīng)整整開了21年。老周每天必須交給出租車公司的份子錢是360元,自己付汽油費,340元左右。每天早晨5點出車,基本上工作12個小時后,老周才剛剛掙回交給公司的份子錢和開車的油錢。
“那之后就是給自己掙錢了吧?”我問。 “還沒有呢,”老周接著說,“我早晨5點出車,第二天凌晨2點收工,到家差不多3點,每天在出租車里待22個小時。這22個小時,總得吃飯吧,一個簡單的盒飯20元錢,吃兩頓飯就是40元錢。另外,在這么一個只有零點幾平米的空間里待那么長時間,不抽根煙解乏,根本不行。我也知道抽煙不好,可是不能戒呀,戒了的話開不動車了。我每天抽兩包煙,用掉30元錢。這多出來的70元錢又得跑一個小時?!?/span> 就這樣,老周一天跑22個小時,每個月的收入最高也就5000元錢左右。
“我家里有兩個小孩,女兒馬上要出嫁,雖然不用買房子,但嫁妝多少都得給點吧。兒子今年大學畢業(yè),談了個女朋友,說是要結(jié)婚,這馬上就要買房子??晌覀冞@個收入,您知道的,就是把我這把老骨頭榨干,也買不起房子。不要說市區(qū),就是郊區(qū)也買不起呀?!崩现芮榫w有點低沉。
開車在外,老周最怕兩條。 第一是怕罰單,“開出租車的,在公路上討生活,一天開20多個小時,難免不出個差錯。碰到警察,有時候還可以通融。給警察道個歉,服個軟,說個好話,年輕的警察看我這一大把年紀,一般也就放我過去了??墒请娮泳觳怀阅氵@一套,給你拍下來,自己去交罰單,那是實打?qū)嵉亟诲X。一天吃上一張電子罰單,這一天的活就算是白干了?!?/span> 第二怕的是尿急,”我們開出租車,上廁所可真難,年輕時候還好,憋得住,年紀大了,真不行。只能少喝水,甚至不喝水。所以,我們出租車司機身體不好,一身都是病。我們掙的那點錢,糊口之外,都舍不得花,全存著,等著以后交給醫(yī)院,幫忙救命呢?!?/span>
“我們平時做一休一,就是干一天活休息一天。上班的時候,是機器人,拼命干活;下班的時候,是植物人,躺在家里睡覺。”
我笑著問老周,這樣的生活節(jié)奏,還有夫妻生活嗎? 老周聽到這話,突然樂了,笑聲震得車頂都一顫一顫的,“哪還有什么夫妻生活呀!十多年前就沒有了。你去問問其他出租車司機,就這樣天天在路上跑,回到家,誰還搞得動呀?”
我告訴老周,在2011年美國的一項職業(yè)滿意度調(diào)查報告中,出租車和獄警被列為壓力最大強度最高的職業(yè)。 老周來了興趣,”美國也這樣?大家看起來差不多嘛。“”你知道我們最苦的是什么嗎?“老周反問我,我搖搖頭。 ”我們出租車司機最苦的是每天工作20多個小時,比正常上班的人累多了,可是我們卻沒有任何社會地位。我們是中國的公民吧,可是連最起碼的休息權(quán)都沒有。我們沒有星期六沒有星期天,更沒有國定假期。要休息,那就自己交份子錢。這個實在太不公平了。“
我問老周對出租車公司和政府牌照的看法,老周的怒氣開始大起來,“出租車公司有什么狗屁用呀,除了收份子錢,就是罰我們。旅客一投訴,就罰我們的錢。他們提供的什么狗屁服務,都得另外收錢,而且還是強制的。至于政府,這幾年是調(diào)整過好幾次價格,漲了起步費,可是油錢也漲了呀?雖然政府給我們發(fā)了些補助,但那點錢杯水車薪,還是比不過漲出來的油錢呀?!?/span>
就在我們要下車的時候,老周回過頭,“雖然我不滿意,但我還是得替政府說一句話:這幾年,政府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我們出租車司機苦得很,出租車公司就是我們身上的吸血鬼。要不是沒辦法,誰愿意干這個?“
近年來,上海的出租車公司已經(jīng)很難招到本地司機,不招收外地司機的行業(yè)禁令早已名存實亡。即便如此,上海出租車司機的缺口仍在迅速擴大。飛速發(fā)展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對交通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如果城市里的出租車司機越來越少,抱怨越來越大,這樣的城市會讓生活更美好嗎?
老周的故事,正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版本上演。在由政府牌照、出租車公司、出租車司機構(gòu)成的出租車行業(yè)金字塔中,出租車司機受牌照制約,被出租車公司盤剝,永遠處于最下層。出租車司機人數(shù)越來越少,工作越來越累,收入?yún)s沒有越來越高。
與此同時,乘客的抱怨卻越來越多,他們抱怨出租車費越來越貴,他們抱怨服務越來越差。很難聽到有人夸哪個城市的出租車司機特別Nice,倒是埋怨吐槽之聲層出不窮。
出租車公司似乎是唯一的受益者。但真正調(diào)查出租車公司的時候,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委屈似乎更多,抱怨也更大。 出租車公司抱怨政府天天找他們開會,逼著他們降低收取司機的費用。 出租車公司抱怨司機越來越不好招,也越來越不好管理。出租車公司的管理者們已經(jīng)明顯感覺到,實在扛不住就真得降低份子錢了。要知道過去幾十年的好歲月里,出租車的份子錢從來都是只漲不跌,哪怕是金融危機的那幾年也沒降過。 出租車公司抱怨打車軟件搶走了他們的生意,搞得他們花了很大價錢建設(shè)起來的出租車電調(diào)平臺已經(jīng)快沒什么人用了。 出租車公司抱怨媒體把他們描繪成社會公敵,仿佛城市交通不暢的根源全在他們。出租車公司抱怨用戶為什么不用他們早已開發(fā)好的手機打車軟件,而非要去用第三方的軟件。 出租車公司抱怨打車軟件公司用砸錢的方式,攪亂了出租車市場,害得他們對出租車司機的管理完全喪失效力。 出租車公司的抱怨還有很多很多……
政府就更頭疼了。多發(fā)牌照,出租車公司和出租車司機都不干,碗里就這點肉,再多幾只狼,大家都得玩完。出租車司機罷運可不是沒有發(fā)生過的事喲,任何一個城市的政府都承擔不起出租車罷工帶來的影響。那就不發(fā)牌照,老百姓肯定不樂意,加上煽風點火的專家,“眼看城市越來越大,出租車明顯不夠用,你政府牢牢抓著牌照不放,分明是有自己的算盤,自己的利益”。油費漲了,出租車司機扛不住,不得已,政府給漲個起步費。開個聽證會,吵得一塌糊涂,民怨四起,罵聲一片。沒辦法,漲價不能太猛,只能一點一點來,老百姓還不滿意,出租車司機也不滿意呀,“我拼死拼活地干,你油價一漲,我這好幾個小時就白干了”。沒辦法,政府再給出租車司機一點補助,純屬安慰,意思就是好了好了,別再鬧了,起步費也漲了,補貼也發(fā)了,沒有辦法完全滿足你們的要求,但好歹還是解決了一些問題嘛。老百姓不高興也就只能不高興,過幾天就默默接受了。好不容易太平了,油價又漲了,政府真的要哭了……
從政府管理者到出租車公司,從出租車駕駛員到乘客,出租車行業(yè)的所有參與主體全部都在抱怨。當世界在進步的時候,這個行業(yè)究竟怎么了?
Uber來了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與眾不同。個人英雄主義的歷史觀縱然有局限性,可很多時候,推動社會進步的恰恰是那些充滿激情,滿腦子怪想法,試圖改變世界的人,他們有時被稱為怪物,有時被稱為英雄,而我們更喜歡稱他們?yōu)閴粝爰摇?/span>
在全世界都默認出租車行業(yè)就是這樣一個糟糕行業(yè)的時候,一個試圖改變出租車行業(yè),并重構(gòu)城市交通的打車軟件Uber于2010年在美國誕生。Uber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目前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打車軟件,用戶遍及30個國家80多個地區(qū)。就像當年Groupon掀起的團購熱潮一樣,Uber迅速掀起了全球的打車軟件熱潮。
Uber的創(chuàng)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出生于洛杉磯,初中時就自學計算機編程,后畢業(yè)于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1998年,卡蘭尼克輟學和同班同學成立了一家公司名為Scour的多媒體搜索引擎公司,公司提供P2P文件交換服務。2000年,為了避免版權(quán)法律訴訟,公司宣布破產(chǎn)。2001年,卡蘭尼克再度創(chuàng)業(yè),成立Red Swoosh,專注于文件分享,該公司于2007年被Akamai以150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
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的卡蘭尼克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但他顯然不安于現(xiàn)狀。很快,他就厭倦“在令人贊嘆的食物、美酒以及不可避免的夜生活中緩慢前行(來自Uber官方博客)“的生活,并急不可耐地開始尋找機會。就在那時,卡蘭尼克的好朋友、Uber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蓋瑞特.坎普剛把自己創(chuàng)立的公司賣給Ebay,也在思考未來的方向。
于是,兩個好朋友走到一起,他們不斷地討論下一步究竟該干點什么。不久后,他們一起去巴黎開會。
凌晨5點的巴黎,晨霧初起。卡蘭尼克和坎普醉醺醺地從酒吧出來,想趕緊找輛出租車回酒店,一解宿醉。可是,清晨的巴黎,除了早起的老人緊裹著大衣慢條斯理地從他們身邊經(jīng)過,街道上空空如也。老人們甚至都不屑多瞧一眼這兩個睡眼惺忪的美國佬。
無奈之下,他們想到電話,可是憑他們倆的法語能力,即使知道出租車公司的電話,也根本不可能叫來出租車。更何況,他們連打給誰都不知道。于是,兩個美國的年輕千萬富翁,在喝了一夜酒說了一晚上話,累得只想找個床睡一覺的時候,還得強打精神,互相攙扶,步行回到酒店。
酒醒之后,蓋瑞特提出,對于每一個城市居民來說,打車都可能遇到困難,而打車遇到困難時,每個人都試圖求助手機。既然這樣,為什么不能在手機上裝個軟件,讓那些需要打車的人在手機上點一點,出租車就迅速出現(xiàn)在他面前呢?
從2008年末開始,坎普就開始獨立規(guī)劃和設(shè)計這款能夠隨時讓出租車應召而來的手機端APP應用軟件。2009年中期,卡蘭尼克正式全職加入,并成為CEO。這款手機APP最初被命名為UberCab,在2011年被更名為Uber。
2010年1月,卡蘭尼克和坎普購買三輛奔馳汽車,并配備三名專業(yè)司機,開始了他們的應用實驗。他們要求司機“不失優(yōu)雅”,即司機必須穿西裝打領(lǐng)帶,保持車輛整潔干凈,確保服務準確守時。實驗剛開始時,應用是加密的,僅供有限的幾名好友測試使用。很多朋友們都對這款應用大加贊揚,并介紹新的朋友加入,幾乎所有使用者都喜歡這款應用,甚至有人打算賣掉自己的汽車。隨后,卡蘭尼克和坎普逐步取消應用的密碼,嘗試讓更多的用戶加入進來。
2010年6月,Uber正式登陸舊金山,并在2011年席卷美國主要城市后,迅速開始其國際化進程。截止2014年3月,Uber已經(jīng)在30多個國家的80個城市開通出租車打車軟件服務,其中包括中國的上海、廣州和深圳。
為了提高效率,Uber的全球運營不以國家為單位設(shè)置機構(gòu),只設(shè)置片區(qū),例如亞洲、歐洲、北美。片區(qū)負責人直接管理所轄區(qū)域內(nèi)每個城市的業(yè)務拓展。
AllenPenn是Uber亞洲區(qū)負責人,今年只有30歲。之前,他曾在普華永道工作三年。Allen Penn于2011年6月加入Uber,首先擔任芝加哥運營經(jīng)理,半年后出任Uber芝加哥城市總經(jīng)理,2012年升任美國中西部總經(jīng)理。2013年5月,Allen Penn獨自一人來到新加坡,在星巴克開始了Uber亞洲之旅的第一步。從2013年5月到2014年3月僅僅10個月的時間,Uber已經(jīng)開通亞洲12個城市的服務,亞洲團隊人數(shù)擴充到50人。Allen Penn的同事告訴我們,每次收到Allen的郵件,他基本上都在不同的城市。
進入一個城市容易,但要真正立足卻很難。每一個城市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法律法規(guī),以及特征各異的用戶人群。為此,Uber通過“徹底”的本土化戰(zhàn)略來解決本地化挑戰(zhàn)。
例如在中國,法律上禁止私家車輛參與商業(yè)運營,所以,Uber中國沒有像美國一樣對私人車主開放合作申請。在這樣一個強管制體系下,Uber中國為了避免和出租車管理公司及監(jiān)管機構(gòu)的正面沖突,現(xiàn)階段沒有和出租車司機合作,而是選擇直接和租車公司合作。
因此,Uber中國現(xiàn)有的合作車輛全部來自正規(guī)的租車公司。為了定位區(qū)隔,Uber中國目前只引進Uber BLACK一個系列,其主力車型目前只有4種:奔馳E、寶馬5、奧迪A6和別克GL8,這種高大上的車型組合特別適合Uber在中國的初期市場推廣。在支付方面,Uber引入了中國應用最廣泛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
Uber給自己取了一個接地氣的中文名——”優(yōu)步”。Uber本地化更為重要的表現(xiàn)是,Uber通常會招聘本地的總經(jīng)理,并充分放權(quán)。2014年3月的一個晚上,上海五角場的某泰式餐廳,Uber上海總經(jīng)理王曉峰Davis告訴我們,“Uber絕對是科技界的奇葩,你不能用傳統(tǒng)管理學教科書中的方法來研究Uber的組織架構(gòu)。Uber雖然是一家代表硅谷精神的美國科技公司,但公司大部分人散落在世界各地。各地團隊雖然需要向總部匯報業(yè)務進展情況,但更多情況下,各地團隊可以完全自主決定本地的一切事務,世界各地的職員不像員工,反而更像是公司的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span>
圖 Uber上??偨?jīng)理王曉峰Davis(Uber中國官方提供)
“去年,Uber全球只有100多人。僅過了一年,現(xiàn)在,Uber的全球團隊已經(jīng)擴大到500多人。在三年的時間里,Uber從舊金山拓展到全球80多個城市。對于一個在30個國家80多個不同城市運營本地化業(yè)務的國際公司而言,500人的隊伍已經(jīng)精簡到極致?!?/span>
Davis讓我們猜猜Uber上海團隊有多少人,飯局上的朋友在報出各自的答案后,Davis雙手十指張開,”目前,Uber中國團隊總?cè)藬?shù)不超過10人,Uber上海連我在內(nèi)一共3個人?!翱粗埦稚吓笥褌凅@訝的表情,Davis的表情相當愉快,看得出,他最近常以此為樂。
“我們正在尋找更多的合伙伙伴,一起拓展中國各個城市。如果你們身邊有合適的朋友,請一定推薦給我。“Davis補充道。
提到Uber上海三個人的分工時,Davis說,“我們上海的三個人在一起工作,沒有領(lǐng)導也沒有下屬,更像Partner一樣合作。在Uber工作的每個人,必須能以一當十?!?/span>
Uber上海的市場經(jīng)理Rosalie Wu(吳玲潔)是個時尚的上海姑娘,20歲去美國念書,畢業(yè)后進入時尚傳媒領(lǐng)域工作,隨后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加入Uber。 圖 Uber上海的市場經(jīng)理Rosalie Wu(吳玲潔)(來自Uber微信)
提到自己加入Uber的決定,Rosalie解釋說,“當你覺得什么東西大概在那里時,你就勇敢地向前走便好了。沒有什么時間或者經(jīng)歷是被浪費掉的,只有你回過頭,才會發(fā)現(xiàn)上天如何設(shè)計的你的道路,雖然說直到那時為止,看上去一切依然是因緣際會,并無什么深謀遠慮的計劃在身后?!?/span>
在Uber,Rosalie既是市場策劃者,也是活動聯(lián)絡(luò)人,更是活動組織者,除了負責線下市場工作,線上營銷她也必須親力親為,她一個人就是一個市場部。
Uber上海的總經(jīng)理Davis加入Uber之前,曾在寶潔、Google、騰訊等知名企業(yè)服務,我們好奇地問他,“究竟是什么因素驅(qū)動你來到這樣一家新公司工作?“Davis的表情有點神秘莫測,”激情,Uber讓我感覺到一種激情,一種和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件偉大的事情的激情。這種激情常常讓我徹夜難眠?!?/span>
Uber的全球團隊,除了遍布各大區(qū)的像Davis、Rosalie這樣以一當十的市場人才,更離不開高水平的技術(shù)人才,畢竟這還是一家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軟件公司。
神經(jīng)系統(tǒng)科學家Bradley Voytek于2012年加入Uber,擔任“數(shù)據(jù)布道師”(Data Evangelist),主要職責是推動Uber的大數(shù)據(jù)應用。在一些人看來,Uber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打車軟件,但是對Bradley Voytek來說,Uber是一個非??岬臇|西。通過Uber,他既可以研究人們在城市中的移動規(guī)律,也可以分析一個城市中哪些社區(qū)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甚至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周末的夜里,人們更愛去什么地方參加聚會。未來,甚至可以通過Uber,實時監(jiān)控城市的空氣質(zhì)量、氣溫、風速和空氣污染情況。Uber的團隊中,甚至還聘請了看起來和出租車行業(yè)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火箭科學家、核能科學家。
當這樣一群貌似不搭界的人,被組織到一起的時候,驚人的能量迸發(fā)了。不到4年的時間,Uber的國際化程度就達到傳統(tǒng)公司數(shù)十年才能達到的水平。
德魯克早在1980年代就準確地預測了今天社會的基本特征,“下一個社會 ,既是一個知識社會,也是一個組織社會,因為只有通過組織化的實踐,知識才能夠產(chǎn)生效用。而且,這個知識社會中的企業(yè)更像一個社會化和網(wǎng)絡(luò)化的非營利機構(gòu)。”
Uber:從增量下功夫,而不能停留在存量 根據(jù)上海統(tǒng)計局最新公布的《2013年上海市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2013年,上海出租車總計5.06萬輛,比2012年下降100輛。專業(yè)估計,上海每天早晚兩個高峰時段至少各有15萬輛的出租車需求,這么大的量集中在這個時段里,就意味著整個城市有近10萬的供需缺口。
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等打車軟件通過乘車人和出租車的迅速匹配,提高出租車的運營效率,是一種有價值的嘗試。但要填補高達10萬的高峰時段供需缺口,僅靠提高5萬輛出租車運營效率,顯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早晚高峰的本質(zhì)問題是增量不夠,而非存量效率,只有從增量上下功夫,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在早晚高峰出租車供需極其不足的時候,上海很多租車公司的豪華汽車正閑置在公司的車庫里。平均而言,租車公司的一輛汽車,一天中大約40%時間處于閑置狀態(tài),這種閑置導致單筆租車費用的高昂,因為60%的有效租車時間必須得為那閑置的40%時間買單。租車費用居高不下又反過頭來影響了租車公司的生意。一方面,馬路上有大量的用車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服務的車輛卻空耗在車庫里,社會資源被極大浪費。
上海某大型租車公司老板曾躊躇滿志地帶著Davis參觀停車場。面對停車場上近500輛各式豪華汽車,Davis忍不住潑了租車公司老板的冷水,”這些車現(xiàn)在應該跑在馬路上,給您掙錢,而不是趴在車庫里睡大覺?!白廛嚬镜乃緳C們,正三三兩兩地坐在停車場各處,閑聊或打牌,打發(fā)著無聊的時光。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吧。租車公司的司機張師傅早晨8點到達租車公司上班,租車公司的調(diào)度員會提前在停車場的小白板上寫好司機的工作安排。是的,不要驚奇,目前大多數(shù)租車公司的調(diào)度系統(tǒng)就是靠白板完成的,信息化程度之低,難以置信。
張師傅今天的任務是中午12點出發(fā),去某酒店接一名客人,然后將其送至機場。整個上午,從8點到12點整整4個小時,張師傅沒事可干,只能待在公司,空耗到12點,然后出車去完成任務。
租車公司成為Uber的合作伙伴后,情況就會發(fā)生徹底改觀。租車公司通過資質(zhì)審核成為Uber的合作伙伴后,每個駕駛員都會得到Uber配備的一臺專用iPhone手機,成為Uber的簽約司機。這臺iPhone手機不能撥打電話,也不能安裝其他程序,唯一的作用就是使用Uber的APP。成為Uber簽約司機的張師傅,早晨8點到達公司后,不必在停車場里閑聊打牌,他可以打開iPhone手機,通過Uber就近接單出車。
在接近12點時,張師傅主動下線,去完成出租車公司安排的酒店客人送機場任務。把客人送達機場后,他可以重新上線,繼續(xù)接單。這不僅僅大大提高了租車公司的運營效率和司機收益,也能從增量上彌補城市出租車的不足。
錯峰定價 Uber用什么方法鼓勵更多的租車公司車輛接受軟件叫車訂單呢?答案是錯峰定價(Surge Pricing)。所謂錯峰定價,是指在出租車使用高峰期(不一定是上下班高峰,惡劣天氣也常常是造成高峰期的重要原因),根據(jù)供求關(guān)系的變化,租車價格會由系統(tǒng)算法自動在幾倍的范圍內(nèi)浮動變化。此方法雖然飽受爭議,但卻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
Uber董事會成員Bill Gurley在博客中描述了錯峰定價的由來。2012年初,Uber波士頓的研究組發(fā)現(xiàn),周五夜里到周六凌晨1點,Uber系統(tǒng)中會出現(xiàn)大量的“未滿足需求”。細究原因,原來是很多出租車司機在周五晚上早早地退出Uber系統(tǒng),收工回家。周五深夜,Party散場,對出租車的需求量劇增,市場上卻沒有足夠的出租車,這就造成了瞬間的供需不平衡。
在用戶最需要出租車的時候,出租車司機卻不干活了,這讓Uber也深感無奈。為此,Uber開始嘗試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即錯峰定價,在高峰期(午夜至凌晨三點)適當提高每次乘車的單價。兩周后,錯峰定價的結(jié)果顯現(xiàn)出來,出租車的供應量同比增加70%-80%。顯然,錯峰定價對出租車司機積極性的調(diào)動,有立竿見影的功效。
對此,Uber的CEO卡蘭尼克解釋說,“這種模式的邏輯非常簡單,完全符合經(jīng)濟學原理。Uber必須說服更多司機上路,并確保有更多的車輛來滿足用戶需求。人們希望以固定的價格隨時享受絕對可靠的服務,這既不現(xiàn)實也不符合商業(yè)邏輯?!?/span>
Uber的增量因素中,除了通過錯峰定價刺激司機高峰時段出車,還包括引入更多的私家車輛參與營運。美國的許多城市對私家車從事商業(yè)營運沒有管制法案,所以從邏輯上說,私家車司機出門接活在這些城市完全合法,不存在黑車問題。
于是,一些大學生通過申請,成為Uber的簽約司機。在周末,大學生們就開著自己的車出門接單,賺取生活費。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用戶半夜訂不到去機場的車,于是通過Uber叫車,不到兩分鐘,車就到了。一聊,原來是隔壁鄰居閑著沒事出來賺外快。Uber獨特而精準的算法,能夠?qū)①Y源匹配到最合理的程度。同時,Uber還考慮到更多細節(jié),例如直接通過APP付款,不僅可以簡化付款程序,也有效避免小費或付費過程中的尷尬情況。
Uber的營銷 作為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初期不為人所知的情況下,Uber怎么實現(xiàn)商業(yè)突破呢?
克里斯坦森在《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指出,通過更便宜、更簡單的產(chǎn)品吸引那些勇于嘗試、敢于嘗鮮的新顧客,并通過他們?nèi)ビ绊懜嗟氖鼙?,是顛覆式?chuàng)新得以持續(xù)發(fā)生的重要原因。Uber在全球市場的推廣,瞄準的對象始終是那些熱愛新科技,珍惜時間,且愿意為了方便花更多錢的人們。
在我們采訪Uber上??偨?jīng)理王曉峰的時候,他多次表情夸張地告訴我們,“我們的用戶愛死我們了!”
夏天的紐約,Uber曾發(fā)起過一個送冰激凌的活動。用戶通過Uber發(fā)送請求后,Uber的冰激凌車會開到用戶家門口或辦公室樓下,彬彬有禮的司機笑意盈盈地送來一個免費的冰激凌!通過免費送冰激凌,用戶體驗到Uber不僅可以實實在在地叫車,并且速度極快。用戶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體驗。“找到那些勇于嘗試的顧客,為他們創(chuàng)造嶄新的體驗,并通過他們,讓顧客說給顧客聽“這就是Uber一貫堅持的營銷策略。
當然,在不同國家,Uber的執(zhí)行方案會隨之變化。在中國,Uber沒有送冰激凌,而是推出舞獅到家及情人節(jié)送玫瑰的活動,同樣大受用戶歡迎,并引發(fā)了微博和微信上的大量討論。
跨界合作是Uber的天然基因。在營銷方式上,Uber積極謀求與其他機構(gòu)的異業(yè)合作。在和維珍航空合作的項目中,維珍航空向常旅客贈送Uber優(yōu)惠券,以方便旅客下飛機后就可直接通過Uber預定車輛。Uber也曾和美國著名的房地產(chǎn)搜索引擎Trulia合作,任何通過Trulia鏈接引導的注冊用戶都可以享受三次前往看房處的優(yōu)惠乘車服務。
Uber的速度和阻力 馬辛德是來自印度新德里的商人,常年在印度各邦之間來往經(jīng)商,以前他的助理都會提前為他安排車輛。但從今年開始,習慣正在改變。他開始”愛”上Uber,并頻繁使用??蛇@并不意味著Uber在印度的推廣就一帆風順。
首先,Uber在印度只支持信用卡付費,而全印度僅有2%的人使用信用卡;其次,印度的城市化進程有限,很多時候,Uber的奔馳車無法在狹窄坑洼的街道中穿行到乘客的目標地點;第三,大多數(shù)印度人不像商人馬辛德那么時尚前衛(wèi),他們既不需要準時趕往某地,也不需要什么“優(yōu)雅的服務”;第四,印度是個相對較為排外且保守的國家,Uber受到當?shù)爻鲎廛噮f(xié)會的聯(lián)合抵制,政府也對其實施嚴格的監(jiān)管。
居住在倫敦的華僑Lisa告訴我們,在英國,路邊揚招的出租車與電話預定的出租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路邊揚招的出租車價格更高,所以大家都習慣于使用電話預定。英國的出租車司機都接受過非常嚴格的培訓,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出租車司機,他們從A到B的路程幾乎完全一樣。如此“完美”的服務,很難讓守舊的英國紳士們放棄電調(diào)系統(tǒng)。在英國,有媒體公開發(fā)文稱“Uber是可有可無的軟件”。Uber在英國的第一大競爭對手是傳統(tǒng)的出租車電調(diào)系統(tǒng),第二對手才是另一款叫做Hailo的打車軟件。
這個世界雖然越來越平,可是世界之間的差異依然很大。在上海,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已經(jīng)把中國最大的出租車電調(diào)平臺——強生電調(diào)打得一塌糊涂,以至于強生電調(diào)的負責人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一臉委屈的模樣:“我們又不是雷鋒,電調(diào)當然要收費,可是老百姓都愛貪圖便宜,所以他們都去了打車軟件?!蹦秤^眾畫外音:“這是個有點智商的人說的話嗎?”
在法國,Uber同樣受到出租車協(xié)會的聯(lián)合抵制。德國是汽車制造大國,私家車的成本很低,Uber也遇到了困難。每個地區(qū)的市場都有它的難點,而所有的難點換個角度看也許就是機遇。在工業(yè)時代,一個企業(yè)走向30多個國家可能需要100年,但是Uber僅僅用了三年多時間。它有得是時間來處理困難和問題,它現(xiàn)在的第一任務是:速度,速度,速度!
2011年2月,Uber完成A輪融資1100萬美金,自此開啟了火箭般的發(fā)展速度。同年12月,B輪融資3700萬美元,2013年獲得谷歌風投、私募巨頭德州太平洋集團以及Benchmark等公司的投資,公司估值高達35億美元,一舉成為最受矚目的美國創(chuàng)新公司代表。
打開Uber.com的網(wǎng)頁,沒有冗贅的文字,僅僅一句“落足本地,拓展全球”,以及世界地圖的像素圖作為背景。每拓展一座城市,對應的像素圖就會被點亮。Uber的朋友告訴我們,總有一天,全世界所有能吃到麥當勞的城市,都能使用Uber。
Uber的員工曾問CEO卡蘭尼克:“國際擴張比較好理解,還有那么多城市是Uber沒有到達的。不過像在舊金山這種很成熟的城市,我們還有增長的空間嗎?”
卡蘭尼克笑了笑,望著辦公室窗外,窗外擁擠不堪的車流,比人行走的速度還慢??ㄌm尼克指著窗外的車流,“是否有增長空間,這取決于你的參考系是什么。在我看來,這個車、那個車,嗯,還有那幾個車,這個街上所有的車,它們都應該是Uber的……我們現(xiàn)在才剛剛開始,還什么都沒做呢?!?/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