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安丘園帖》,蘇軾書于元祐元年(1086)。紙本。行書,信札一則。凡十行,計(jì)90字。25.6厘米×31.1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又名《致于厚宮使正議尺牘》。
子厚:章惇字子厚。嘉佑中,東坡簽判鳳翔,結(jié)誼章惇,延續(xù)幾十年。元豐初“烏臺詩案”,章惇雖為新黨,仍極力營救東坡。當(dāng)然,元祐初,章惇被逐,特別與蘇轍結(jié)怨,以至紹圣中多方迫害蘇軾兄弟,東坡均寬僳處之。到元符末,建中靖國初,章惇再度被竄逐海南,東坡亦善待其子章致平(參見本集卷五五《與章致平二首》)。此信則在元祐初章惇因新黨失勢,被貶斥汝州之際所作。
考《續(xù)資治通監(jiān)長編·哲宗元祐元年十一月》:“(戊寅)正議大大,知汝州章惇提舉洞霄宮,從所乞也。(注)……呂公著言:“惇父老,居蘇州。今惇留汝州。上方以孝治天下,豈可使大臣失晨昏之養(yǎng)?!彼鞆膼?。此據(jù)《丁未錄》?!庇?,《哲宗元祐三年二月》:“癸巳,……正議大大,提舉洞霄宮章惇充資政殿學(xué)士。既而,給事中趙君錫論駁,仍罷所復(fù),(蔡)確知鄧州,惇知越州。”據(jù)此,可見東坡此札乃在元祐元年十一月章惇被貶汝州初的十二月所作,札中“宮使正議”云云,正合章惇此時(shí)新任職街。“歸安丘園”云云,乃在寬慰章惇將赴江湖之鑲??紪|坡歷年多有“丘園”之想,而倦于反復(fù)無常的政爭。當(dāng)然,他也是知道章惇的為人和性格的,稱他為“能殺人”(參見《宋人軼事匯編?高齋漫錄》)的奮勵之士,故帖中云:“但恐世緣已深,未知果脫否爾?”果然,其后章惇復(fù)起,操持權(quán)柄,官至宰輔??芍^東坡知人。
參考:《宋史》、《續(xù)資治通監(jiān)長編》、《蘇軾文集》卷五五、《宋人軼事匯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