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基本要求大致幾點1、寫本版的紙上版式:版用黑邊或文武邊圍框,版心分成八行欄格,每格小字雙行,字頭用大字號。 2、雕版版式:四周文武雙線;中縫雙魚尾,粗黑口;行格半頁10行,每行20字,夾注小字雙行,并刻有句讀標(biāo)點,便于閱讀 版式單面圍框,雙面圍框。圍框的版心分為有欄線和無欄線圍框中間就是中縫:書名、章名、頁碼,中縫上部符號有黑魚尾下部有象鼻 古籍書的另行1、起行頂格,回行低格 2、起行頂格,回行頂格(最后一行內(nèi)容如果接近行尾加排【勾股符號) 古籍書標(biāo)點符號的版式豎排正文,標(biāo)點排在正文右側(cè);人名線、地名線排在正文左側(cè)古籍書的注釋版式1、夾注。注釋內(nèi)容排在正文中需要解釋的字和詞下“雙行排”。注釋的字號小于正文字號,注釋的雙行大于正文字號。 2、眉批。又稱為:“眉注”、上批,排在版心的天頭位置(全書預(yù)留注釋位置)與需要解釋的字和詞“上下對行”開始排,內(nèi)容可以跨面。 3、下批。排在地腳位置(全書預(yù)留位置)與需要解釋的字和詞“上下對行”開始排,內(nèi)容可以“跨面” 估計書中使用的漢字:在古籍書中存在"異體字、通假字、古今字"有時需要造字完成 |
|
來自: 清勤居士 > 《設(shè)計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