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文化研究會課題組 宗教旅游是旅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去境外特別是去歐洲的游客,總會把宗教活動場所如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作為重要的參觀內(nèi)容,領略宗教文化的內(nèi)涵和宗教建筑的魅力。其實,我國眾多的佛寺道觀,也是廣大游客心向往之的地方。如我市的寒山寺,已經(jīng)如同古典園林一樣,成為我市旅游業(yè)的一張靚麗名片。但是,歷史悠久,身處鬧市,交通便捷,又有深厚宗教文化底蘊的北塔報恩寺,游客觀瞻卻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有關部門及該寺管理機構也為此曾經(jīng)進行過改善經(jīng)營的多次嘗試,試圖改變這一局面,但均無多大起色。原因何在?辦法何在?出路何在? 今年五月,蘇州吳文化研究會旅游宗教小組會同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市旅游局以及有關專業(yè)人員就北塔報恩寺如何開展宗教旅游進行了專題調(diào)研,對該寺的宗教文化內(nèi)涵,開展宗教旅游的定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以及今后的設想和建議,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大家一致認為,北塔報恩寺是一塊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一座等待挖掘的富礦;重視該寺宗教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整合、開發(fā)和利用,將其納入城市旅游的范疇,改善周邊的旅游環(huán)境,不僅能極大地推動該寺的宗教旅游,而且必將對發(fā)展我市的旅游業(yè)帶來積極的效應。 北塔報恩寺開展宗教旅游的有利條件 北塔報恩寺有悠久的建寺歷史。一般認為,漢傳佛教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公元紀元前后,即兩漢之際。而傳到中國東部地區(qū)則應該更晚一些。東漢之后的三國時期,蘇州屬于由孫權建立的吳國。孫權建政之初,將都城設立于吳郡(今蘇州市)。孫權自幼喪父,由母親吳太夫人和乳母陳氏扶養(yǎng)長大。她們教育有方,對年幼的孫權總是寬容、誘導、諄諄教誨,讓他自己體悟領會,明辨是非。而孫權作為一代雄杰,十分感激母親吳太夫人的養(yǎng)育之恩,從小侍奉至孝。在東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年),孫權特敕命在孫家舊宅興建寺廟,以紀念母親吳太夫人(關于建寺緣起,有三種傳說。一為孫權敕命建寺紀念吳太夫人,一為孫權敕命建寺紀念乳母陳氏,一為吳太夫人舍宅建廟,本文取第一說)。這就是現(xiàn)在的北塔報恩寺,始稱玄通寺,唐初改命開元寺,后易名為報恩寺,因其中建有北寺塔,故又稱北塔報恩寺。如此算來,報恩寺自始建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期間雖屢有興廢,但史實清楚,傳承有序。據(jù)查,它是蘇州佛教史上歷史最為久遠的寺廟,也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之一。明確這一點,將提高報恩寺的知名度。 北塔報恩寺有積極的文化內(nèi)涵。佛教文化,博大精深。自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佛教經(jīng)歷了一個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不斷碰撞、摩擦、比較直至相互包容吸收的過程。佛教文化也因此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中華民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今天,佛教文化同社會主義相適應,可以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服務。發(fā)揚其積極進步的因素,讓廣大游客在觀瞻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和熏陶,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養(yǎng),我們認為北塔報恩寺的宗教文化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 一是報恩文化。北塔報恩寺的建寺宗旨就是報恩,而孝悌是報恩的外在表現(xiàn)。知恩報恩的道德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精華之一,歷來被尊奉為人類的傳統(tǒng)美德,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子孫所宣揚和踐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物質(zhì)和精神兩個文明一起抓。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生活也豐富多彩。但是不可違言,一些人特別是有些青少年道德不彰,行為失范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懂得知恩圖報,敬老愛幼,孝長悌兄,是全民特別是青少年亟待彌補的必修功課。宣傳報恩寺的這一文化內(nèi)涵,與國家倡導的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弘揚傳統(tǒng)美德,提高全民道德素養(yǎng)的要求是十分契合的。把東吳大帝孫權報母恩的這一建寺宗旨推而廣之,就應該是教育引導民眾報國家恩,報師長恩,報親友恩,報眾生恩,報天地(自然)恩。 二是三國文化。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軍閥割據(jù),群雄逐鹿,連年征戰(zhàn),殺伐無數(shù)的時代。按理說,這一時代是對統(tǒng)一、和諧社會的反動和倒退。但是歷史和文學往往不能相提并論。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產(chǎn)生了極大的社會震撼。那些燴炙人口的歷史故事和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人們對經(jīng)過文學藝術演繹過后的事件、人物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不相完全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不一定是完全消極的。相反,在文化多元化時代,人們可以根據(jù)各自的理解,去緬懷歷史,臧否人物,抒發(fā)胸懷,在說三國,講故事中充實自己的生活。蘇州,在歷史上屬于吳國,而且是吳國早期都城,是三國東吳政權的起源和發(fā)祥地。北塔報恩寺的前身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宅第又是孫權為感恩母親而敕令修建,是蘇州最重要的東吳遺跡。因此,三國文化是北塔報恩寺發(fā)展宗教旅游的又一亮點。 三是建筑文化。宗教建筑以其別具匠心的結構和造型,顯得莊嚴和神秘,形成獨特的魅力,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塔報恩寺內(nèi)最重要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雄偉的北寺塔。北寺塔,始建于宋朝,磚木結構,八角九層,高七十六米,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寺塔是蘇州的地標性建筑和城市名片。它曾經(jīng)是蘇州最高的建筑,登臨古塔,整個蘇城一覽無余,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登塔賞景是廣大游客樂此不疲的旅游項目。此外,寺內(nèi)還有不染塵觀音殿。觀音殿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十五年,現(xiàn)存殿宇為明萬歷年間重修。樑柱等主要建筑材料均為珍貴的楠木,因此俗稱楠木觀音殿。它是蘇州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建筑。一塔一殿是北塔報恩寺最為重要和最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它們以其歷史的悠久,建筑的雄偉,建材的珍貴,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文物價值。 北塔報恩寺的地理優(yōu)勢。發(fā)展宗教旅游,北塔報恩寺?lián)碛惺钟欣牡乩碇恪J紫?,它處于古城鬧市區(qū),交通十分便利。位于交通干道人民路一側的北塔報恩寺有十余條公交線路可以抵達。軌道交通四號線將在此設立站臺。也是外地乘坐火車來蘇州的游客進城的必經(jīng)之地。它距中心城區(qū)觀前商業(yè)中心僅咫尺之遙,往西不遠是石路商業(yè)中心。交通的便利和稠密的人流為接納游客提供了客觀條件。其次,北塔報恩寺位于古城區(qū)著名的風景旅游名勝區(qū)內(nèi),是連接各旅游景點的集聚區(qū),容易發(fā)揮集群效應。它的東面緊靠拙政園、獅子林、蘇州博物館以及平江路歷史街區(qū),西面與桃花塢及山塘古街相連, 南面不遠處是怡園、滄浪亭。處于如此眾多著名景點的中心,并承擔起連結這些景點的紐帶作用。北塔報恩寺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十分明顯。 北塔報恩寺管理處積極探索新的旅游經(jīng)營方式。為了擴大客源,扭轉多年來游客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的局面,該寺管理處拓展經(jīng)營思路,改變等客上門的單一經(jīng)營模式,嘗試與有關企業(yè)合作,由企業(yè)組織旅游團隊,將該寺作為定點旅游單位。2003年,由外地旅游公司組織游客進廟敬香活動。當年,游客數(shù)量比往年有所增加,經(jīng)濟收益也隨之有較大幅度遞增。但由于操作不當,導致一些游客向有關部門投訴,至使這一合作終止。后來,該寺管理部門總結了經(jīng)驗教訓,調(diào)整了思路,改變單純的經(jīng)濟觀點,與本市有關單位合作,嘗試以報恩文化為切入點吸引游客,已經(jīng)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北塔報恩寺開展宗教旅游的制約因素 一座富有文化積淀的千年古寺,又有交通之便,地理之利,理應有蜂擁而至的游客,但多年來,有關部門雖然采取不少措施,前往的游客依然不多。造成這種身處鬧市人未識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理念有差異,推廣力度小。僧俗兩眾對發(fā)展宗教旅游的看法因觀念不同而存在差異。佛教主張靜修?!疤煜旅缴级唷?。歷代的古寺名剎多建于遠離塵世的深山之中,比如四大菩薩的道場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都離不開山。這固然有其風水學意義上的考量,但更重要的是與佛教的靜修傳統(tǒng)有關。僧人為何要出家?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看破紅塵是是非非,祈求出家清靜悟道,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歷史上,一般僧眾不主張甚至排斥在寺廟開展宗教旅游活動,認為這是與佛教教義和傳統(tǒng)習慣不相協(xié)調(diào)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旅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僧人的觀念也在與時俱進,他們對宗教旅游不再一味排斥和抵制,但持積極推廣態(tài)度的還不普遍。而對于代表政府參與管理的機構來說,比如北塔報恩寺管理處,則往往處于兩難境地:一方面,他們有自己的職責,有經(jīng)濟效益上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尊重僧人的宗教感情,處理好僧俗兩眾的關系。因此,不敢放膽去做宗教旅游的推介工作。盡管他們每年也會參與旅游部門組織的旅游推介活動,但由于力度不大,效果并不明顯。 二是地域空間逼仄局促,區(qū)位優(yōu)勢反而變成劣勢。如上所述,北塔報恩寺地處鬧市,盡得交通地理之便,理應游人如織,但事實是,組團的游客不易進來,散客來的也不多。先說團隊旅游,該寺附近沒有合式的停車場。寺廟牌坊前僅有的一塊小廣場,按理應是景點的組成部分,不適宜作停車場使用,但因迫于無奈,勉強作為臨時停車場。由于該廣場面積只有一百平方米左右,所以僅能容納兩三輛大巴。一旦來的車輛較多,便造成擁擠堵塞,來的車輛進不來,去的車輛出不去。這是制約該寺宗教旅游的重要原因。再說散客,北塔報恩寺附近幾乎集中了蘇州旅游景點的精華,密度大,知名度高,是來蘇游客的必到之地。比較而言,身處此地的報恩寺由于宣傳推介的不到位,在一般游客眼中,是可看可不看的景點。該寺管理處的人員反映,進寺的散客中,有不少是準備乘火車返回的外地游客,順路下車到寺內(nèi)歇歇腳,轉一圈便結束了。綜上所述,北塔報恩寺的地理區(qū)位,利用得好,就是優(yōu)勢,反之,優(yōu)勢就可能成為劣勢。 三是體制多變,人心不穩(wěn)。北塔報恩寺自建國以后至上世紀七十年代,一直被有關部門占用,始終沒有開放。至七十年代末,隸屬于園林部門,稱北塔公園,由北塔公園管理處管理。1993年,因市佛教協(xié)會多次要求落實宗教政策,才由有關部門批準歸民族宗教事務部門管理。直到2003年,才正式批準為宗教活動場所,由市佛協(xié)派僧人入住,部分恢復宗教活動。于是同時存在北塔報恩寺管理處和僧團兩套管理機構。兩套班子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總體上還是互相配合和支持的,僧俗關系比較和諧。但畢竟各有所思,各有側重。管理處多從經(jīng)濟效益考慮,而僧團則偏重宗教活動的開展。更重要的是歸宗教部門管理以后,該寺管理體制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管理處的人員編制采取只出不進的辦法。這就意味著經(jīng)過若干年后,管理處這一機構最終將自行消亡,不復存在。在劃歸宗教部門管理前,管理處為園林部門的直屬事業(yè)單位,有員工七十余人。二十年來,隨著退休人員不斷增加,目前在編員工僅剩二十余人。為維持正常運轉,除招收一批臨時工外,工作緊張時,連管理處負責人也要擔任售票檢票工作。因此,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普遍存在人心不穩(wěn)、等待退休的現(xiàn)象,少有興趣和精力去考慮寺廟的建設及宗教旅游的開展。 發(fā)展北塔報恩寺宗教旅游的設想和建議 利用好北塔報恩寺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宗教文化資源,對推動城區(qū)旅游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調(diào)研,我們提出如下設想和建議。 一是準確定位,理順宗教旅游的發(fā)展思路。根據(jù)北塔報恩寺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屬性,它在我市旅游大格局中的定位應該是城市游、宗教文化游 ,目前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本市和外地散客,應盡量爭取團體客戶。要加大對外宣傳推介的力度,突出其悠久的歷史,著重宗教文化和三國文化的介紹,尤其以宗教文化中的報恩文化為重點。首先要組織專家學者對該寺報恩文化的素材、內(nèi)涵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制作出一套文字影像資料,為對外推介提供基礎。研究報恩文化,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吸收其精華,發(fā)揚其積極進步向上的一面,而不能囫圇吞棗,食古不化。其次,要遵循古為今用的原則,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通過宣傳和推介,使游客得到“忠于國家,孝敬父母,敬畏自然,回報社會”的感悟和教益。對三國文化的推介,可以北塔報恩寺為重點,系統(tǒng)地挖掘和整理三國時期在蘇州留存和留傳的東吳遺跡遺址、人物故事、軼事掌故,如孫權府第(一處即北塔報恩寺,另一處在東大街),周瑜府第(肖家巷及城隍廟兩處),孫堅夫婦及孫策夫婦合葬墓,顧雍及闞澤、陸遜、呂蒙、黃蓋、陸績墓,吳國太塔,等等,形成較為完整的蘇州三國文化圈,以知識性、趣味性、傳奇性吸引更多游客。 二是立足全局,把北塔報恩寺打造成旅游集聚區(qū)。北塔報恩寺有地標建筑北寺塔,交通方便快捷,周邊連結眾多著名旅游景點,有人把它稱之為圍棋棋盤上的一個“眼”。做活這個“眼”,不僅可以吸引大批游客到廟旅游,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城區(qū)旅游這盤棋活起來。建議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通力合作,把北塔報恩寺建成城區(qū)旅游集聚區(qū)。目前,報恩寺周邊環(huán)境雜亂,建筑破舊,公共設施缺失。建議結合城市建設,特別是最近啟動的人民路提檔工程,拆除無歷史保護價值的破舊建筑,騰出空間,建設一批公共設施。另外,建議由宗教、旅游部門同相關部門協(xié)商,充分挖掘潛力,盤活存量,利用現(xiàn)有設施,改善報恩寺的旅游條件。比如,與報恩寺一路之隔的蘇州絲綢博物館以及蘇州美術館、名人館、文化館內(nèi),都建有停車場,能容納足夠數(shù)量的旅游車輛。如果各方達成共識,將去報恩寺的旅游車輛導入諸館停放,一則現(xiàn)有設施可一一得到利用,二則報恩寺停車困難的燃眉之急可望得以緩解,團隊游客可以順利進入,是一舉多得的良策。 三是突出重點,組織系列主題活動。傳統(tǒng)的報恩文化與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可以作為古為今用的一個范例。在調(diào)研中,大家一致認為,宣傳報恩文化要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建議由宣傳、文化、宗教、旅游、工、青、婦等部門組織以宣傳報恩文化為重點的系列主題活動,使之成為全市思想道德建設的抓手。這樣做,可以收到一舉兩得之效。不僅擴大了北塔報恩寺的影響,而且對提升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養(yǎng)將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如舉辦報恩文化節(jié)。通過辦節(jié),弘揚以報恩為重點的傳統(tǒng)文化??偨Y我市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經(jīng)驗,表彰道德模范人物,提高市民社會主義道德水準,凝聚北塔報恩寺的旅游人氣;組織報恩文化專題征文活動。由宣傳部門牽頭,組織報紙、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舉行報恩文化征文活動。發(fā)動社會各界如文化學者、教師、大中小學生乃至普通市民廣泛參與,以形成積極的社會效應。邀請“蘇州好人”登塔。在舉辦報恩文化節(jié),組織報恩文化專題征文活動的基礎上,廣泛推薦和評選以孝悌和睦為主要標準的“蘇州好人”。然后,分期分批組織“蘇州好人”游覽北塔報恩寺,攀登北寺塔。 (執(zhí)筆人:席學明) 2013年12月 |
|
來自: 蘇迷 > 《蘇州北寺塔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