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有個大龍湖,網(wǎng)上有說它比西湖和太湖更美,有說它是“中國的下龍灣”,也有說它是“水上桂林”,前兩天在微信中還有文章說大龍湖比漓江還要美。真是吹牛不要錢,說得過頭了,不過,沒去過人可以去一下。 我三次到過大龍湖,第一次到大龍湖是在 大龍湖所處的上林縣,廣西成老爺?shù)睦霞?,位于南寧市東北部,大明山東麓,北回歸線橫貫縣境中部,屬南亞熱帶季風型氣候,礦產(chǎn)、水力、旅游等資源極為豐富,自然風景優(yōu)美、民俗文化豐富,特色美食頗多,是周末一日游或二日的好去處,大龍湖就處在上林縣西北部的西燕鎮(zhèn),進入大龍湖景區(qū),就如同走進了青山綠水間。站在湖岸上遠眺,有山,有水,水繞山環(huán),相映成章。青綠的湖水和環(huán)繞周邊的青山,構成了一幅極為壯觀的圖畫。帶有相機或攝像機的游客們,此時看到這奇妙無比的高山湖,一般都會迫不及待拿出來對著這秀麗風光拍個不停。
(2003年11月,第二次游覽大龍湖) (2012年3月9日,第三次游覽大龍湖) 大龍湖是人工攔蓄地下水而成的人造高山平湖,1958—1960年建成的,大躍進的產(chǎn)物。大龍湖屬喀斯特溶巖地貌高山平湖型自然風景旅游區(qū)。因傳說中的壯族短尾龍“特掘”留在大龍湖生活而得名“大龍湖”。宣傳資料說大龍湖是集桂林漓江和越南下龍灣之美于一身的景區(qū),與桂林漓江和大新德天瀑布構成了廣西三大山水旅游勝地。但到過的人們,都覺得有些言過其實了,而且景區(qū)的建設和管理,實在令人失望,道路狹窄,車輛亂停,你也看不到售票處在哪里,餐館簡陋得像個農村路邊的小店,好像吃飯和游船是捆綁在一起的,先吃飯或游覽由餐館老板定,費用也由老板定。廁所不堪入目,臭氣熏天。游船還可以,船上就一個開船的,也沒有介紹,自己看風光吧。好在大多數(shù)人也不止一次來過,一些人一上船就擺開陣勢下棋和打牌了。 我三次游覽大龍湖,前兩次是晴朗的天氣,第三次是個陰天,感受不一,陰天也有陰天的好處,可以站在船定盡情觀賞風景,不受烈日的暴曬。大龍湖面碧水連天,波光粼粼,四周群山環(huán)抱,湖中有14個天然小石山(島嶼),一座座山峰氣勢昂然,石峰依肩并立,時而青山倒影,鳥兒徘徊。許多奇特的巖石造型多姿多彩、惟妙惟肖,其中一個極像一只大企鵝,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鵝了。
湖中魚群隨波游動,湖面碧水連天,四周石山環(huán)抱,石峰依肩并立,神形各異,像獅子、像鯉魚、像企鵝、像大象等。石山倒映水中,曲折回環(huán),青山倒影渾然一體。青山、綠水,還有飄蕩的小船。大龍湖水神奇莫測,據(jù)說可以看到湖水“一日三變”:早晨綠色的湖水,到了中午變成了墨綠色,而當晚霞滿天時,整個湖面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大龍湖的水來源于一條條或大或小的地下暗河,流匯成這座高山湖泊,湖水非常清冽潔凈,無任何污染,一湖碧水既寧靜又充滿生機。在大龍湖游覽的盡頭可以看見一矗立湖中的奇特的小山峰,第一次游覽時一位當?shù)氐霓r民工模樣的人故意問我們像什么,我說像拇指,他說還像什么,我們知道的他的用意,就是不正面回答他。第二次游覽游船也到這里了,但第三次我們沒有看到這個大“拇指”,我問船工,為什么沒看到那個像“拇指”的山峰,他說水不夠深,船不游到那邊了。我估計是為節(jié)省時間,游程縮水了,這段時間游客很多,把整個停車區(qū)擠得水泄不通,許多想踏上回程的車輛都無法出去。
這個像“拇指”的山峰,在越南下龍灣也有一處與之十分相像: 大龍湖中有16個天然溶洞,其中之一最大的依傍湖岸的“大龍洞”。這個山洞又幾個山洞串成,除了鋪了一些小路之外,沒有任何雕琢,也沒有燈光,也不再另收門票,也無人管理,隨便進出,洞口有兩個人在租借手電筒,費用不低,騙游人說洞里很黑,需要手電照明。其實前面最大的兩個的山洞之間是一個大天坑,光線充足,已經(jīng)給這兩個大洞帶來可以看清腳下道路的光線,再望里走,是很黑,也沒有修路,游人一般也不敢再往里走了,時間也不允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