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年,第一次跟閨蜜出游,去的就是廈門,
我們?nèi)|蜜帶一男的,也就是閨蜜"夫人",在廈門吃好玩好。
廈門跟四川相隔挺遠,所以美食差別較大,感覺完全換了一個口味似的過了幾天,太有感覺了,印象太深刻了。
都不說廈門的小吃們了,吃貨們都經(jīng)常叨念的,
我們幾個中, P負責查吃貨路線的,所以每天一說到吃,就把我們往小巷子子里帶。


沙茶面,不知道其他兩位閨蜜怎么想,我印象是極深刻的,
沙茶,也叫沙嗲,雖然是來源于印尼的,但廈門人民卻把它做到面里,成了極有地方特色的沙茶面。
面加沙茶是固定搭配,可以根據(jù)自已的喜好,選擇性地加上:
豬心、豬肝、鴨血、大腸、魷魚、蝦、豆腐干等輔料,
就是一碗廈門人最愛的沙茶面了。


做沙茶醬,需要用到花生仁、白芝麻、蝦米、椰絲、大蒜、蔥、芥末等材料,而且做工也很復(fù)雜,我就偷個懶,直接用沙茶醬了。
輔料用了比較好處理的魷魚須、蝦、油豆腐,
很快的就吃上沙茶面了,就是回憶中廈門的味道啊。
今天的多肉是因地卡,種上有一陣子了,跟沒長似的。

材料:
鮮面:350克
沙茶醬:60克
魷魚須:130克
鮮蝦:100克
油炸豆腐:50克
綠豆芽:1把
高湯:4-5碗
高度白酒:2小勺
香菜:幾小根
鹽:適量
1、除了鮮面之外的其他主要材料;
2、魷魚須把中間有點硬的一小把扯出來丟掉,再把須分切一下;蝦去頭剝殼挑蝦線,頭和殼洗好后留著待用;油炸豆腐切小塊;
3、鍋放放少許油,把蝦頭蝦殼炒一下;
4、加入高湯和香菜的老莖部分,煮開后小火熬煮十分鐘;
5、撈出蝦頭蝦殼和香菜莖,放入沙茶醬和白酒,再小火煮幾分鐘;
6、先放入魷魚須繼續(xù)小火煮至差不多熟;
7、接著放入油炸豆腐塊;
8、再放入蝦,蝦變色后,撒上適量的鹽,沙茶面的湯汁就調(diào)好了;
9、在熬湯的時候,先煮綠豆芽,煮好后撈起來放面碗中;
10、再煮面,面煮稍微硬一點才好吸收湯汁。面熟后撈到碗中,倒入剛才熬的湯汁,撒點香菜末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