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語文縮句方法及示例
一、縮句的方法: 在小學(xué)中,縮句是一種常見的語文基礎(chǔ)題。縮句的基本原則:一是不改變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變原句的結(jié)構(gòu),三是縮寫后仍然是句子。縮句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最簡略的表達“誰干什么”法,二是最簡略的表達“誰怎么樣”法,三是最簡略的表達“誰是什么”法。 1、縮句,就是去掉定語、狀語、補語等“枝葉”,保留主語,謂語,賓語等“主干”。 具體來說,“…的”往往充當定語,“…地”往往充當狀語,“得…”往往充當補語。在縮句時,“…的”、“…地”、“得…”都是“枝葉”,都應(yīng)刪掉。句式如下:
1)
2) 如:清晨的陽光柔和地撫摸著一望無際的土地??s句時,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無際的”,剩下的主干是“陽光撫摸著土地?!?/span> 2、主語、賓語的附加成分不明顯時一般遵循刪前留后的原則。 如:她胸前掛著一個又一個亮晃晃的獎?wù)?。學(xué)生往往把“她”當成主語主干,而把“胸前”當成附加成分,其實“她”才是限制修飾“胸前”的附加成分,“胸前”是句子的主語的主干。這個主語屬于偏正結(jié)構(gòu),根據(jù)“刪前留后”的原則可以縮成“胸前掛著獎?wù)隆?。類似的還有“爸爸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 ”、“果園西北角剛剛種著新品種的果樹”等。在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時,可以在附加成分和主語主干間加上“的”使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明顯。如:“她的胸前”、“爸爸的臉上”、“果園的西北角”,再如“我姐姐”變成“我的姐姐”等。 3、修飾謂語表示方式方法的詞組不要保留。 如:計謀高明的諸葛亮用巧妙的方法借到了十萬多枝箭。有學(xué)生縮成“諸葛亮用方法借到箭”。在這種句子中“用……”是一個修飾謂語“借到了”的動賓詞組,表示借箭的方式,也應(yīng)當去掉,縮成“諸葛亮借到了箭”才妥。類似的還有“給……”“向……”等也在縮句時要刪去。如“ 老師給我們講故事縮成“老師講故事”,“我向黨來唱支歌”縮成“我唱歌”。 4、有的句子帶有雙謂語,雙謂語在縮句時應(yīng)保留;連動句、復(fù)合賓語句式要保持句子結(jié)構(gòu)不變。 如:老人們喜歡到湖邊的樹陰下去釣魚。很多學(xué)生都把這個句子縮成“老人們喜歡釣魚?!被颉袄先藗?nèi)メ烎~?!边@兩個句子都沒有正確理解句子原意,忽視了雙謂語。正確縮句應(yīng)是:老人們喜歡去釣魚。 如:一個老漢迅速地拉過一把椅子坐下來。這種句式和上面的不同,“拉過” 不是修飾“坐下來”的表示方式方法的詞組,它們都是“老漢”的連續(xù)動作,都應(yīng)當保留,縮成“老漢拉過椅子坐下來。類似的還有“他穿過滿是鮮花的花圃來到教室門前”等。再如“寬闊的廣場上有許多人在悠閑地散步?!笔菑?fù)合賓語句式,“散步”是賓語“許多人”的補足賓語,應(yīng)當縮成“廣場上有人散步”。類似的還有“雷鋒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等。 5、詞語不宜過分精簡,縮句后主要成分必須是詞或詞組而不是語素。 例如:“大熊貓貪婪地吃著鮮嫩的竹葉”不能縮成“熊貓吃葉”,而應(yīng)縮成“大熊貓吃著竹葉”。因為“大熊貓”和“竹葉”是完整的概念,“熊貓”和“大熊貓”的外延并不一致。“葉”在這里是語素而不是詞,“竹葉”才是詞。如: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縮句的方法就是減少主要成分的附加成分,而組成一個成分的最小單位是詞。“楊梅樹”和“甘露”都是偏正關(guān)系的詞而不是詞組,不宜再切割精簡。所以不能縮成“樹吮吸甘露”甚至“樹吮吸露”。恰當?shù)目s法是“楊梅樹吮吸甘露”。類似的還有“用生命換來的珍貴的教科書一直在激勵著我前進”中的“教科書”、“枯黃的楓樹葉在瑟瑟的秋風中緩緩飄落”中的“楓樹葉”、“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的照射著茂密的樹林”中的“太陽光”、“石拱橋能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中的“石拱橋”等等。 6、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如:“我班先進學(xué)生經(jīng)常主動熱情地幫助后進學(xué)生”。如果縮成:“學(xué)生幫助學(xué)生”則意思模糊,只能縮成“先進學(xué)生幫助后進學(xué)生”。保留了“先進”和“后進”兩個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確了。 7、否定句中的否定詞要保留 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能縮成“革命不能低下頭”。如果縮成“革命者低下頭”則意思完全相反了。 8、“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式不能變,“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如:(把字句)搗蛋的可可把嶄新的聯(lián)想計算機弄壞了。(被字句)嶄新的聯(lián)想計算機被搗蛋的可可弄壞了?!鞍选弊志浜汀氨弧弊志湓诳s句時,如果只保留主語部分,就會出現(xiàn)以下混亂的情形:“把”字句縮成“可可弄壞了”,“被”字句縮成“計算機弄壞了”,所以,在縮句時,一般要把主動者和被動者都保留,而由于漢語語法的習慣,在強調(diào)被動者(被字句)時施動者可以省略,所以上面的“把”字句應(yīng)縮成“可可把計算機弄壞了”,“被”字句可以縮成“計算機被弄壞了”。 9、過去式、進行式、將來式(趨動式)要注意句意不能改變,謂語后面的“著”“了”“過”、“差點兒”、“幾乎”、“即將”、“快要”、“將”等應(yīng)保留。 如:(過去式)粗大的雨點帶來了一陣陣潮濕的冷氣。(進行式)萬盛米行的河埠頭橫七豎八地停泊著鄉(xiāng)村里出來的敞口船。(將來、趨動式)船晃動得厲害,臉色煞白的他差點兒掉進渾濁的河里。在過去式和進行式縮句時,保留表示過去式和進行式的“XX了”、“XX著”才能保持句意不變。而在將來式縮句時同樣不能刪去體現(xiàn)這種意思的詞語。如果縮成“他掉到河里”就把“還沒有掉進河里”的原意改變了。這個句子應(yīng)縮成“他差點兒掉進河里”。類似的還有“幾乎”“即將”“快要”等詞語也同樣不能去掉。如“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巨型船艦”要縮成“我們將看見船艦”等。“著”字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若縮成“圍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還是現(xiàn)在兜?不明白。應(yīng)該縮成“圍裙里兜著火柴”。“了”字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jīng)完成。如:“張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課”,若縮成“張老師上課”,是正在上,還是上完了?不知道。應(yīng)該縮成“張老師上了課”。“過”字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jīng)過去。如:“我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若縮成“我游覽香山”,是正在游覽。還是曾經(jīng)游覽?不清楚。應(yīng)該縮成“我游覽過香山”。 10、復(fù)指成分保留主要詞語。 復(fù)指短語是由兩個詞或短語重疊在一起指同一個人或事物作同一個成分的,彼此有注釋或補充說明的關(guān)系。復(fù)指短語作主語或賓語在句子中就是復(fù)指成分,縮句時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的主要詞語。例如:“他們自己認真地進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應(yīng)縮成“他們進行了考核”。如:蔡希陶伯伯是中國科學(xué)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長??s成“蔡希陶是老所長”。再如 “宋慶齡奶奶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少年兒童”應(yīng)當縮成“宋慶齡關(guān)心少年兒童”。 11、主語、賓語是并列關(guān)系的詞組應(yīng)完整地保留。 例如:“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參加市場開業(yè)儀式”應(yīng)縮成“市委書記和市長參加儀式。” 12、表示方位的詞組作狀語時應(yīng)該完整地去掉,表示時間、地點(方位)的詞組要刪除干凈。 例如:“駿馬在遼闊的草原上奔馳”,就縮成“駿馬奔馳”,不能縮成“駿馬在奔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詞組作狀語時,都不能保留“在”字,應(yīng)該同后面的狀語一起完整地去掉。再如“小明在家里做作業(yè)”不能縮成“小明在做作業(yè)”,應(yīng)縮成“小明做作業(yè)”,因為“在家里”表示方位,做方位狀語,應(yīng)該去掉。還有如“我們在上星期舉行了田徑運動會”中的“在上星期”也應(yīng)去掉。 13、關(guān)于補語的處理。
14、在縮句中,我們不應(yīng)硬套方法進行縮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礎(chǔ)上,合情合理進行縮句。 例:可愛的小演員差點兒在舞臺上滑倒。若不細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話,就可能會縮成“小演員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點兒”滑倒,并沒有真的“滑倒”。在這里,“差點兒”雖是修飾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確縮句應(yīng)是:小演員差點兒滑倒。
二、縮句示例:
第一組:縮句要保留足夠簡略的主干。 C:廣場上千萬盞燈照耀著宏偉建筑。(不夠簡略) 第二組:縮句要保留不改變原意的主干。
原句:夏天,老人們都愛到河邊的樹陰下釣魚。
第三組: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結(jié)構(gòu)
|
|
來自: 昵稱17387477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