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SPAN> 桂枝湯不僅僅是解表祛邪! 桂枝湯適用面其實很寬。 桂枝湯芍藥加倍再加飴糖就演變成小建中湯,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為何芍藥加倍加補中的飴糖就變成了補中方呢? 桂枝,解肌發(fā)汗,調和營衛(wèi)。何謂營衛(wèi)調和?衛(wèi)氣行至脈中可以轉換成營氣,營氣行至脈外可以轉成衛(wèi)氣,如此轉換順暢,稱之為調和。另外,五苓散太陽利水,除桂枝外皆是利水藥物,說明桂枝是氣分藥,行氣利水;而桃仁承氣湯,是活血方,說明桂枝即人氣分又人血分;所以,桂枝可以通達氣血! 至于白芍,酸收、柔肝;再談到白芍和赤芍的關系上,白芍養(yǎng)血,赤芍活血,《傷寒九十論》有論桂枝湯能不能用赤芍,據說,某小縣城被土匪圍困,物質匱乏,大夫要開桂枝湯,結果沒有白芍只有赤芍,特殊情況之下,只能拿赤芍使用,結果是有效的, 于是聯想到,小建中湯氣分不足,血分也不足,是補中的方子,而且桂枝通氣分,芍藥通血分;汪機講:“氣機通暢即是補”,所以中醫(yī)的補藥分類的思維不同于西醫(yī),西醫(yī)講營養(yǎng)品就是補,再加上另外是祛邪的,正氣和邪氣是分開的,兩者截然不同!總結桂枝湯既有補得一面也有通的一面!另外要啜熱粥,即鼓動胃氣,營衛(wèi)調和了,正氣盛,因此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桂枝湯用于產后感冒,生產是出了很多汗,流了很多血,所以要用能補能通的藥,桂枝湯恰巧合適! 而且,辛甘化陽,酸甘化陰,于是,桂枝湯里桂枝和甘草助陽,芍藥和甘草助陰,因此桂枝湯有調陰陽的一面。曾經一60多歲婦女,有夢交的體驗,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效果很好! 總結,桂枝湯可以調和營衛(wèi),通達氣血,調整陰陽,所以教科書把桂枝湯歸為解表藥值得商榷! |
|
來自: 江湖郎子 > 《中醫(yī)中藥竅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