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自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組曲。這首樂曲出現(xiàn)在婚禮上時一般在婚禮結束時演奏。
門德爾松于1826年夏間寫成《仲夏夜之夢》序曲。當時17歲的門德爾松和姐姐芳妮醉心于閱讀新出版的莎士比亞戲劇,其中《仲夏夜之夢》給他留下的印象最深,于是他根據這一題材寫出了鋼琴四手聯(lián)彈序曲,初時由他和姐姐演奏,次年才編配為管弦樂曲公演。時隔17年后的1843年,門德爾松又重回到《仲夏夜之夢》這一題材,為此劇的上演,創(chuàng)作了12段配樂。至今,人們演出這部喜劇仍離不開這12段配樂。
費里克斯·門德爾松(1809-184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
他于1809年2月3日生于漢堡一個富裕而俗有教養(yǎng)的家庭,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猶太哲學家,父親是銀行家,母親在當時以廣博的文化素養(yǎng)和音樂才能聞名。
彪羅稱門德爾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師,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志趣在他的作品中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賦予他的作品以一種詩意的典雅。門德爾松善于把美妙的旋律納入正規(guī)的古典曲式,他的音樂作品被稱為“描述性浪漫主義”,其中充滿溫柔的情感。
他在短暫的一生中作了大量的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作品風格溫柔舒適、優(yōu)美恬靜、完整嚴謹,極少矛盾沖突,富于詩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還創(chuàng)作了“無詞歌”的鋼琴曲體裁,共8冊48首,形象生動多姿,是早期標題音樂的代表。以他為中心的萊比錫樂派對19世紀德國音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