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演繹多少成語故事】
有氣魄——取而代之 秦始皇耀武揚威四處巡游,劉邦看了羨慕:“大丈夫當如是也!”。項羽看了藐視:“彼可取而代也”。
果斷戰(zhàn)略——先發(fā)制人 項羽與叔叔項梁在選擇滅秦時機時,提出“先發(fā)制人,后則為人所制”戰(zhàn)略。果斷殺死秦將舉兵起義。
體現(xiàn)視死如歸——破釜沉舟 與秦兵作戰(zhàn),“悉引兵渡河,皆沉舟,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以破秦軍”。
一把火——付之一炬 楚霸王火燒阿房宮。
顯闊——衣錦還鄉(xiāng) 滅秦后有人勸項羽建都關(guān)中,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于是衣錦還鄉(xiāng)了。 不能忍受的罵——沐猴而冠韓生建議項羽建都關(guān)中,未被采納,認為項羽目光短淺,罵了一通湖北佬:人言楚人“沐猴而冠”。項羽無法忍受,架起油鍋把韓生烹了。 刀光劍影的宴會——鴻門宴 難逾越的界限——鴻溝鴻溝,即賈魯河,河南中牟縣。楚、漢劃鴻溝為界。 得意時犯的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把劉邦封鎖到巴蜀偏僻之地,又見劉邦燒了棧道,以為天下太平了。沒想到劉邦燒了棧道,還“暗渡陳倉”。 不能言勇的戰(zhàn)斗——十面埋伏垓下一戰(zhàn),中了韓信計謀。 悲愴的歌聲——四面楚歌項羽困于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圍之數(shù)重。一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羽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此乃韓信瓦解楚軍之計。 英雄氣短的悲歌——霸王別姬項羽聞四面楚歌,披衣而起,獨飲帳中。乃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后人稱《垓下歌》。虞姬起舞和之,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表椡跗鼣?shù)行下,左右皆泣,虞姬歌罷,拔劍自刎,項羽抱尸痛哭。 要面子的最后選擇——無顏見江東父老垓下一戰(zhàn),項羽全軍覆沒。舍命廝殺,沖出一條血路。突圍到烏江邊,只剩二十幾名騎兵。烏江亭長撐來一只小船接應(yīng),勸項羽東渡。項羽苦笑道:“想當初我?guī)ьI(lǐng)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西進,馳騁天下。而今一敗涂地,即使江東父老同情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見他們啊“。仰天長嘆“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拔劍自刎。 著名的憑悼——東山再起后人在項羽自刎處建一亭,名烏江亭。唐詩人杜牧游此地憑吊感慨。他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不足為恥。如果項羽回江東集結(jié)才俊,也許還能再馳騁中原,東山再起。于是題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有見解的總結(jié)——“劉項原來不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