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血管是否依然年輕 衛(wèi)生部副部長王隴德指出.從上世紀92年代后期開始,心血管病已逐漸成為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第一位死因。而國內(nèi)知名心血管疾病的專家林曙光透露,2012-2030年,由于而死人口老齡化與人口增長.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shù)增加幅度將超過50%,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在2030年,中國心血管病患者將增加2130萬,心血管病死亡人數(shù)將增加770萬。 長期高脂血癥導致的動脈粥樣斑塊是引發(fā)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據(jù)心血管專家表示,由于高脂血癥起病隱匿,大多數(shù)人意識不到血管出現(xiàn)異常,往往到出現(xiàn)心腦血管并發(fā)癥時才就醫(yī)。 Tips高脂血癥是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異常的統(tǒng)稱。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對血管硬化的影響最大。 血管年齡知多少 血管的彈性受到生理年齡的制約,即人年輕血管也年輕,人老邁血管也大多老化:但事實也不是完全如此,生活方式的影響舉足輕重。大量研究資料顯示,科學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緩血管的衰老;反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加速血管的老化。如果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血管狀況,并積極采取防治措施,就可有效地預防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醫(yī)生建議,重視血管健康讓血管更年輕,應從評估血管年齡開始。 通過自測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管年齡,看看您的血管年齡是否依然年輕吧。 1.長期情緒壓抑; 2.性格過于較真; 3.嗜吃方便面及餅干、點心; 4.偏食肉類食品; 5.運動量少于以下標準:每周進行5次,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每周進行75分鐘的中、大強度結合的運動; 6.每天吸煙支數(shù)×年齡 7活動后(如爬樓梯)會感到胸部疼痛: 8.手足發(fā)涼、有麻木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早期,患者可有患肢發(fā)涼、麻木或其他感覺異常,血管堵塞乜可引起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現(xiàn)發(fā)麻); 9.忘性大,經(jīng)常丟三落四(血管老化引起腦血流量降低,導致大腦記憶力下降); 10.膽固醇或血壓升高(健康人群總膽固醇水平要控制在518毫摩爾/升以下,收縮壓<12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 11容易便秘(每隔2-3天甚至更長時時排便1次,且糞便干硬); 12.親屬中有人死干冠心病或腦卒中; 13.長期睡眠時間不足6-8小時,且起床后有困倦感; 自測結果 ●符合0~4項:血管年齡尚屬年輕,請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符合5~8項:血管年齡超過生理年齡10歲以上,需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加強鍛煉。 ●符合9~14項:血管年齡超過生理年齡20歲以上,有血管提前老化、患心臟病的危險,建議先去做個體檢。 血管未老先衰的病因 如果血管年齡比生理年齡高,患糖尿病、心臟病、腦卒中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不規(guī)律的生活,缺乏運動以及長期抑郁的心情都是血管衰老的推手。一般情況下,血管未老先衰者只要克服不良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和運動,限制脂肪的攝入量,注意防治高血脂引起的腦血栓,飲食注意少吃奶油、肥肉,多吃糙米、蔬菜和水果,血管仍可重返青春。 請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運動可保持血管健康 瑜伽、體操、普拉提等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刺激交感神經(jīng)活動。但過于劇烈的體力活動會使心率過快、血壓升高,導致能量消耗過多,反而使血管老化變硬。此外,鈍性外力所致的骨折及關節(jié)脫位,也常伴有其周圍血管的損傷,在日常生活和運動中需要加以避免。 維護血管健康5大守則 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限鹽限油、保持體重、適量運動、戒煙限酒、降低血壓。 2、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心胸寬廣、心態(tài)平和。 3、時刻關注,做好防范,將血管風險降到最低。應用積極合理的藥物治療,可按醫(yī)囑使用他汀類藥物預防血管疾病。 4、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芻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5、對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則應每3~6個月測定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jīng)期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查。 人體衛(wèi)士 白細胞 血常規(guī)是醫(yī)院里的常見檢查項目。血常規(guī)里有一項指標為白細胞,是一種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細胞。醫(yī)生拿到化驗單,往往最先關注的就是白細胞是否改變。因此,了解白細胞是相關知識非常重要。 人體的血細胞由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3部分組成。白細胞,俗稱白血球,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作為免疫系統(tǒng)的一部分,白細胞幫助人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物質的入侵,素有“人體衛(wèi)士”之稱。 血液中的白細胞有5類,分別為: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 白細胞構成比例 這5類白細胞中, 淋巴細胞占20%~40%.中性粒細胞占50%~70%.單核細胞占2%~8%,嗜酸性粒細胞占1%~5%,嗜堿性粒細胞不超過1%。 白細胞的作用 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主要負責人體內(nèi)的非特異性免疫,也就是清除細菌感染。當血常規(guī)顯示白細胞增高時,一般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 淋巴細胞分為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主管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比如說病毒的免疫,當某一病毒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以應對這一病毒,使其失活。但這種抗體只能“應戰(zhàn)”一種病毒,對于其他種類的病毒,就束手無策了。 白細胞能吞噬異物產(chǎn)生抗體,在機體損傷治愈、抵御病原入侵和疾病免疫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結語:血管在我們?nèi)梭w擔負著運輸血液的關榮人物,它的年輕與否,決定者我們的健康狀況,因此,維護血管健康可以讓我們遠離心血管疾病的侵襲。(文章原載于《健康博覽》、《健康世界》,刊期:2012年第4期,作者:武文、霜爽、江浩,版權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