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 性 腎 炎 【處方 1】 益母草、半邊蓮各 30g,熟地 12 ~ 30g,棗皮、丹皮各 6g,茯苓、澤瀉、淮山各 12g。 加減 若尿黃者,加茅根 30g;若腰痛者,加川續(xù)斷 15g,杜仲、牛膝各 12g;若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尿少黃等濕熱重者,加黃柏 10g,鳳尾草 30g;若腎陽虛者,加附片 10g;若脾虛食少便溏者,加芡實(shí) 12 ~ 30g,蓮子 12g;若氣虛者,加黃芪 12 ~ 30g,黨參12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劑。 療效 用上藥治療慢性腎炎患者 10 例,均獲治愈。其中服藥最少者 24 劑,最多者 392 劑,平均 124 劑。觀察最短者半年,最長者 7 年,均未再復(fù)發(fā)。筆者用本方治療慢性腎炎患者 4 例,平均服藥 30 劑,隱匿性腎炎 2 例,均獲痊愈。 【處方 2】 珍珠草(全草)30g,大棗 6 個(gè)。 制用法 將上藥初煎液 1 次空腹服,復(fù)煎液當(dāng)茶飲,每日 1劑,長期服用或加大劑量。本方無副作用。珍珠草勿放在陽光下曝曬,以免葉果脫落影響療效。 療效 用上藥治療慢性腎盂腎炎患者 16 例,均獲治愈。其中 4 例僅服藥 12 劑,1 例服藥 80 劑,一般服藥 15 ~ 20 劑即愈。有 2 例追蹤觀察分別 10 年和 5 年,其余追蹤觀察 2 ~ 4 年,均未見復(fù)發(fā)。 【處方 3】 黨參、黃芪各 15 ~ 20g,茯苓、白術(shù)、車前草、澤瀉各 20 ~ 25g,白茅根、生地榆、茜草各 10 ~ 15g,黃芩、滑石各 8 ~12g,生甘草 6 ~ 10g。 加減 若血壓偏高者,加天麻、杜仲、菊花、鉤藤各 10 ~15g;若水腫甚者,加豬苓、大腹皮各 15 ~ 18g;若手足心熱,心煩失眠者,加生地黃、川黃柏各 10 ~ 15g;若尿少者,加知母、肉桂各 6 ~ 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 2 ~ 3 次口服。1 周為 1個(gè)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慢性腎炎患者 45 例,經(jīng)用藥 1 ~ 3 個(gè)療程后,其中,治愈 38 例,顯效 5 例,無效 2 例。 【處方 4】 黃芪 30g,茯苓、白術(shù)、赤芍、丹皮各 15g,黨參、丹參各 20g。本方可隨證加 減。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對(duì)照組 30 例,用桂附地黃丸6g,1 日 3 次口服。連續(xù)用藥 2 個(gè)月。 療效 用上藥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 60 例(治療組與對(duì)照組各 30 例),兩組分別完全緩解 3、1 例,基本緩解 15、3 例,好轉(zhuǎn) 11、13 例,無效 1、13 例,總有效率為 96.67% 、56.67% (P <0.01)。 【處方 5】 生地、生薏苡仁各 15g,車前草、金銀花、益母草、白茯苓、石韋、黃柏各 9g。 加減 氣陰兩虛型者,加太子參、黃芪;脾腎陽虛型者,黃柏減量,加杜仲、菟絲子、續(xù)斷、肉桂;肝腎陰虛型者,加女貞子、旱蓮草;肺腎氣虛型者,加冬蟲夏草。本方亦可隨證加減。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連續(xù)用藥 1 ~ 3 個(gè)月。 療效 用上藥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 28 例,其中完全緩解 12例,基本緩解 8 例,好轉(zhuǎn) 6 例,無效 2 例,總有效率為 92.86% 。 來自:子孫滿堂Z > 《醫(yī)療保健》 更多相關(guān)博文請(qǐng)您點(diǎn)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