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該不該戒掉‘朋友圈’”的微博引發(fā)廣泛討論。 微信朋友圈在剛剛推出的時候,只在熟悉的朋友之間擴展,使得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往變得更加緊密,得到了人們的熱情歡迎。但是隨著加入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圈子也變得魚龍混雜起來。當淺薄的心靈雞湯,露骨的炫富照片,五花八門的代購廣告充斥其中,招致的反感就越來越多,對其失望的人就越來越多,最終迎來了“要不要戒掉朋友圈”的微博大討論。 心靈雞湯的文字看多了會覺得膩味;虛假、炫富、秀恩愛的照片可能會戳中別人的痛處;各種各樣的代購廣告,更是讓人覺得對方重利輕義,把自己當作推銷的對象而不是真正的朋友。以上種種,正是朋友圈漸失人心,遭到質(zhì)疑甚至是“拋棄”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屏蔽那些對自己沒用甚至是負面的信息,學會篩選對自己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另一方面,現(xiàn)代人應該理性看待各種網(wǎng)絡工具,既要避免過于沉溺,更要避免被其綁架,成為被工具利用的工具。 “朋友圈”作為朋友之間一種溝通的新方式,沒有必要一概拒絕。但“朋友”本來就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認識十幾年,感情深如兄弟姐妹的是朋友,只有一面之緣,對對方知之甚少的也是朋友。你可以屏蔽那些“不是朋友的朋友”而不必礙于面子一再忍耐,也可以徹底離開朋友圈,回歸其他方式來聯(lián)系自己“真正的朋友”。但最穩(wěn)妥的辦法,是淡看這個虛擬的圈子,回歸現(xiàn)實中的朋友圈。 (原載光明網(wǎng),作者:苑廣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