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推手的十大陰陽關系(下) 六、呼與吸 正確的呼吸能夠充分供應推手時所需氧氣,減少運動中氧的消耗,保持充分的體能,動作始終靈活如意。其基本規(guī)律是當蓄勁、走化時為吸,發(fā)勁、出擊時為呼。吸氣宜輕緩細長,將勁蓄足;呼氣要短促有力,有利于肌肉驟然收縮,產(chǎn)生巨大能量?!昂魵鈺r擊人不狠也狠?!蓖剖謺r不論急應還是緩隨,不論蓄勁還是發(fā)勁,雖然要遵循上述呼吸的規(guī)律,但呼吸宜順其自然,不要把意識硬性貫注到呼吸上去,否則就會引起氣血上涌,出現(xiàn)氣促的不適感覺?!妒齽菪泄π慕狻氛f“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就是這個道理。推手中蓄吸發(fā)呼的自然調節(jié)與配合,是靠平時勤走架過程的刻苦練就的。練習走架時一般進行“逆腹式呼吸”,并按蓄吸發(fā)呼的原則習之,但也應以順其自然,循序漸進為宜。除上述原則外,還有結合拳勢動作,以手臂伸為呼屈為吸,以軀干俯為呼仰為吸,以身法進為呼退為吸,以身體降為呼升為吸,以內在勁路實為呼虛為吸,以外形開為呼合為吸等等。我們在太極推手演練過程中要掌握陰陽學說理論,辯證地靈活運用。 七、攻與守 在推手中攻為陽,守為陰,守為攻創(chuàng)造條件,攻是守的目的。當自己處于背勢時宜守勢,引走化解對方來勢勁力。己處順勢,彼處背勢,即乘隙進招攻之。所以攻與守是相互依存,交替進行的。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即是守,守即是攻?!辈徽撝鲃舆M攻,還是被動進攻,也不論接觸性防守,還是非接觸性防守,都要認真對待,一絲不茍;粘連黏隨,引化走發(fā),自能攻守相宜,得機得勢,克敵制勝。一般攻時身進,守時身退,但守勢中當引化得勢時也可伺機發(fā)勁攻之。不論活步推手中的進步或退步,還是定步推手中弓步進身或后坐退身,都不能單靠腿部肌肉收縮蹬屈產(chǎn)生的拙力,而要上、下肢配合協(xié)調。就像一位武術家所描述,把身軀設想為一座古鐘,那么鐘前后擺動象征著身體重心的移動,這樣就不會發(fā)生膝、踝不適,影響身法、步法的靈活性。在太極拳走架與推手中手臂一般要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過曲則與對方距離不適,進攻時勁力不易發(fā)放到對方身上,而且動作幅度過大露形易于暴露;防守時易為彼方切入壓扁,于己不利。手臂太直,則防守時肢體僵脆沒有彈性;進攻時蓄勁不夠,發(fā)勁不狠,動作呆滯,易為彼乘。所以,攻守中一定要掌握好手臂曲直適度及相應變化,處理好曲與直這一對陰陽辯證關系。 八、粘與走 粘勁與走勁都是化解敵勁之勁,屬于化勁。粘勁是在推手時利用雙手乃至肢體任何著力處,粘住對方勁力,不丟不離控制對方,并有攆逼和隨從之意。走勁是在控制敵勁的基礎上走避化解敵勁之勁。粘勁主進,是陰中之陽,柔中之剛,虛中之實。走勁主退,是陽中之陰,柔中之柔,虛中之虛。拳論云:“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彼俑爬苏硠排c走勁的陰陽辯證關系。在粘逼敵勁中隨時將所知敵勁予以走化,在走化中時時不可丟掉粘連,兩者之間不能有任何間斷停頓。粘走相生,貫串于推手全過程。 九、意與力 意是指意識、意念、精神、思想,是大腦思維活動。力是指在意念的支配下,由氣息吐納、肌肉收縮舒張,按照一定的規(guī)格將動作有序化配合所產(chǎn)生的力量。太極拳的力叫內力、內勁或太極勁,是一種適合于太極拳走架和推手的一種巧勁。意與力是太極拳走架和推手運動中的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依存,彼此制約的。所謂“用意不用力”,是違背太極拳陰陽辯證原理的,在實踐中是不可能做到的。推手時雙方都處于激烈的對抗中,雙方都是在不斷遭到對方攆逼威脅下較技的,一定要加強意念,在感知對方來勢來勁的前 提下,做出正確的反應,合理用力,盡量用小力取得推手最大的效果。練習拳架或推手時都要做到“意念領先”,動作輕松,培養(yǎng)和提高感知靈敏度,以期達到招熟、懂勁、神明的高級階段。 十、內與外 外形,如招式、手法等為拳,內功為術。術為陰,拳為陽。拳法招勢必須以深厚的功力為基礎、為后盾。否則,即成無本之木,離淵之魚,花拳繡腿,外秀內朽,華而無用。沒有靈巧多變的手法,招式、內功、功力也將無的放矢。必須拳中有術,術隨拳出,才是內外結合的太極拳術。 要做到內外結合,必須處理好“內三合”與“外三合”的關系?!靶呐c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謂內三合。我國古代醫(yī)學把人的大腦思維活動認為是“心”的功能,推手時憑借聽勁,將感知傳到大腦,大腦思維活動當即作出判斷應該作出何種反應,并且通過“意”下達號令,命令內臟、肢體付諸行動。大腦接受信息并作出判斷的過程是為“心”,是主帥。下達命令的過程是為“意”,是號令。兩者是同時存在、同時進行的,即“心與意合”?!耙馀c氣合”就是以意領氣,氣貼脊背,氣沉丹田,積蓄“能量”?!皻馀c力合”就是根據(jù)推手攻與守的需要,通過粘連黏隨,引化走發(fā),以招勢手法的形式,將蓄積的能量化為力量,作用于對方,將其發(fā)出?!笆峙c足合,膝與肘合,肩與胯合”是外三合?!笆峙c足”不僅要外形相合,更重要的是勁力相合,上下相隨,勁力才會完整不散,動轉靈活沉穩(wěn)?!爸馀c膝合”要求兩肘之間、兩膝之間,左肘與右膝、右肘與左膝之間都要相合?!凹缗c膝合”同樣要求兩肩之間、左肩與右胯、右肩與左胯之間相合。手與足合出巧步,肘與膝合變化靈,肩與胯合根基穩(wěn)。“內三合”的三合之間與“外三合”的三合之間,都有相合的問題?!皟热稀迸c“外三合”兩者之間也有相合的問題。所謂“相合”,就是要注意到它們之間相互依存,同時存在,不分先后次序出現(xiàn)的特點;要隨時注意它們之間的配合,加強其協(xié)調性;要時時不忘“六合”,則前進不栽,后退不仰,左右轉動不偏不倚,中立沉穩(wěn),出招自如。 太極陰陽關系學說是歷代宗師畢生習武授業(yè)、傳徒實踐中經(jīng)驗心得的高度結晶,內含淵博高深。以上論述是筆者習練太極拳和推手的初步體會,掛一漏萬,在所難免。不當之處,希予賜教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