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向諸葛亮借智慧5信任的訣竅

 江南固天 2014-05-05
向諸葛亮借智慧5信任的訣竅
標簽:

文化

      畫外音:(在職場上有一些人,他們能力很強,在工作中體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但他們也有煩惱,因為領(lǐng)導會擔心,這些有能力的人,不聽指揮,也會擔心其中的野心家,搶班奪權(quán),在這方面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他又是如何取得劉備的信任,我們今天的職場能人,又能從諸葛亮做法中得到什么借鑒呢?)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63歲的劉備病倒了。大夫說,小毛病,就是拉肚子,養(yǎng)養(yǎng)就好了。劉備就躺在床上養(yǎng)病,養(yǎng)病期間,他就很鬧心,在頭腦中總是出現(xiàn)這樣的戰(zhàn)斗場景,說自己站在山頭,看見火光之中,一片喊殺聲,到處都是士兵和馬的尸體,鋪滿了路面,鋪滿了江水。

    有人說那是赤璧之戰(zhàn)?這不是赤璧之戰(zhàn),這就是幾個月前,劉備指揮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叫夷陵之戰(zhàn)。就是我們傳說中的火燒聯(lián)營七百里,劉備人生當中最大的一次失敗。在此之前,劉備經(jīng)常會這么想,說火燒赤避這個曹操是個什么滋味呢?

     劉備今天終于體會到了,原來是這個滋味??!劉備很痛苦啊!有的時候劉備自己都有點不太相信,這事是我干的么,我怎么會遭遇這么大的慘敗呢?

     這一年章武三年,是劉備登基的第三年,章武二年劉備剛剛登基,就統(tǒng)帥大軍,以為關(guān)羽報仇的名義,向東吳宣戰(zhàn)。但是,討伐東吳的雄心壯志沒有給劉備帶來任何好處,相反,卻讓他體會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敗。

夷陵之戰(zhàn)慘敗以后,部隊人馬殆盡,好幾位大將都死了。劉備只身逃到了白地城,到了這劉備就病倒了。按照遺書上邊描述,劉備當時的病癥很簡單,就是拉肚子,所以醫(yī)生就給他診斷,說是我主萬歲,水土不服養(yǎng)養(yǎng)吧。

結(jié)果這病是越養(yǎng)越重,劉備已經(jīng)病到了無法起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了。所以劉備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誰都有個死么,于是劉備就派快馬進成都,緊急調(diào)在后方的諸葛亮,前來永安托孤,這就是著名的白帝托孤。

     來了以后,劉備是怎么說的?在三國志、三國演義、資治通鑒里邊都是一致的記載:劉備說:孔明??!你的才能比曹坯大十倍,說你能安國終定天下,說我的兒子是這塊材料,你就扶保他當皇帝,如果他不是那塊料,您就自己當皇帝。這一句話把諸葛亮的冷汗就說出來了。

     諸葛亮誠惶誠恐,他沒有想到,劉備托孤會這么說。而且大家看一看,中國歷史上古往今來,以這種方式托孤的人恐怕也只此一份,就劉備這一個人。劉備托孤這段話,咱還是用老百姓的話來理解理解。

     他相當于老太爺要去世,臨死之前找?guī)し肯壬劶耶a(chǎn)分配問題,這個帳房先生來了,老太爺氣喘吁吁地說,財產(chǎn)的問題,先放到一邊,你看看我兒子行還是不行,他要是行,你把財產(chǎn)給他,他要是不行,財產(chǎn)就是先生你的了。

     你想想哪個老太爺會這么托孤。所以這事情,他托的很蹊蹺,他托的很奇怪。我們就要分析分析劉備他是什么動機呢?我們考慮兩種情況,歷史有可能性,咱們就要考慮兩種,這樣完整。

第一種,劉備是真心,他真的認為,這個天下交給誰都可以,不一定非得是自己的兒子。他真的認為讓諸葛亮當領(lǐng)導,管國家是老百姓之福,是天下之福,這是真心。

     第二種可能性,是擔心,他擔心諸葛亮位高權(quán)重,一手遮天,而且人人景仰,名漫天下,自己一個17歲的兒子,坐在皇帝的位置上,能坐得穩(wěn)嗎?萬一坐不穩(wěn)怎么辦,他這是擔心。大家設身處地為這樣病床上,就要撒手西天的劉備想想,他是真心,還是擔心。

     我覺得兩種可能性都有一點,但是,擔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諸葛亮當時就做了一個堅決的承諾,說我一定忠心,就是做鬼我都不會變心,他是這樣的啊!劉備跟諸葛亮的對話,讓諸葛亮壓力很大,為什么讓諸葛亮壓力很大呢?就是因為,諸葛亮也沒想到,劉備會這么說。于是,諸葛亮當場有一個表現(xiàn),叫泣涕,一邊哭一邊流鼻涕,為什么諸葛亮哭成這樣?有人就說了,第一是諸葛亮感動,劉備這么信任自己。第二諸葛亮難過,老戰(zhàn)友就要死了,看著心碎呀!所以他就哭了。我到覺得諸葛亮還有第三個原因,第三個原因就是傷心那,傷心什么?傷心我這么多年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讓打先鋒打先鋒,讓守后路就守后路,我這么努力,臨了到今天,居然你還是對我有懷疑,這當下屬也太難了吧!這做人也太難了吧!此時的諸葛亮眼淚當中他也會有這種因素。

     畫外音(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職場能人,他們自己有能力,手上有權(quán)利,這樣的人,在單位進行人事交接的時候,往往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影響力,那么,他們在這個時候,怎么做,才能使單位平穩(wěn)過度呢,三國時的諸葛亮在劉備去世的時候,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從他的做法中,我們又能吸取什么經(jīng)驗和智慧呢?)

     這個時候,諸葛亮的智慧就發(fā)揮作用了,人不怕遇到困境,怕遇到困境的時候沒有想法。人也不怕沒有想法,怕需要有想法的時候,找不到有想法的人,人也不怕找不到有想法的人,怕找到這個人,你不聽他的,諸葛亮這個人,屬于不用找別人,聽自己的就行,所以,諸葛亮就給自己找了四個方法,這四個方法對處理班子團結(jié)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現(xiàn)實中,我們很多企業(yè),不怕做業(yè)務,就怕做人事,不怕干部鬧事,就怕班子成員鬧事。很多領(lǐng)導一天到晚都愁??!我手下這四粱八拄這幾個人我怎么管呀!其實,處理班子成員團結(jié)的問題,是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手腳都能亂,只要腦子不亂就能前進,一個隊伍當中,如果腦子亂了,那你就完蛋了。這就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火車沒有油,車頭不如牛。

     諸葛亮在處理班子問題上的高明策略,第一個策略叫:工作上搖扇子,生活上搭臺子。

     中國人有句話說,本命年難過,公元209年,是劉備的本命年,劉備是屬牛的,這一年也是赤避之戰(zhàn)結(jié)束的第二年,劉備在本命年里,還沒等從赤璧之戰(zhàn)喜悅當中走出來,可怕的消息就傳來了。

     第一個壞消息,他的老婆甘夫人去世了。剩下了三歲的兒子,一個年近50的男人,帶著一個三歲的兒子,很凄涼,劉備很痛苦啊!正在痛苦的時候,傳來消息了,說江東的謀士呂泛前來拜訪。劉備就以為呂泛跟魯肅一樣,也是來討要荊州的,那得硬著頭皮見那。

     結(jié)果硬著頭皮一見,呂泛給劉備帶來一樁美事,呂泛說,我們吳侯孫權(quán)有個妹妹,正當妙齡,聽說劉皇叔你最近剛剛喪妻,我特來提親。劉備擔心說,我年近半百,鬢發(fā)班白,吳侯的妹妹,正當妙齡,恐非配偶??!呂泛說,我們吳候這個妹妹,雖說是女兒,但是卻有豪情壯志,非天下英雄不嫁。你劉皇叔名揚四海,就是個大英雄,正合適呀!年齡不是問題,劉備美啦,劉備說那先生寬就一天,我回去商量商量。

     回來就找諸葛亮說這件事,諸葛亮聽了二話沒說,諸葛亮說當面一定要談好了,過兩天咱們就去娶親。劉備說親事是好事,但萬一周瑜定計策,他要害我我不是送上門去了嗎?劉備這心里叫想喝粥又怕燙嘴,跟孔明說你給我吹吹。

     諸葛亮給劉備吃了定心丸說,主公你放心,我略施小計,保準讓周郎一籌莫展,保準主公你沒問題,公主她到手,荊州也沒事,他不是給咱施美人計嗎?我給他來個要美人不中計,劉備說這個好,于是打點行裝準備奔東吳,走之前劉備又猶豫了,劉備說我還是心里沒底,諸葛亮就給劉備交底了,說我派趙云跟你去,而且我給趙云留了三個錦囊妙計,保你安然脫身。

     劉備就去了,三個錦囊妙計第一個妙計,就是到了東吳大造聲勢,在所有的媒體上宣傳,劉備來娶親了,這叫生米做熟了飯,而且借助喬國老,吳國太的實力把生米做成熟飯。第二個錦囊妙計是在適當?shù)臅r候,編造一個曹操入侵的借口,這不為了喚醒別人,只為了喚醒溫柔鄉(xiāng)里的劉備,讓他趕緊回荊州,

     第三個錦囊妙計就是關(guān)鍵時刻,追兵到來,打不過的時候,把孫夫人請出來,借助孫夫人呵退追兵。于是劉備安然脫險,在孔明的精心安排下,劉備真的幸福??!真的是周瑜給他使糖衣炮彈,啃了糖衣扔炮彈,周瑜給他用美人計,他要美人沒中計。劉備因為這個事對諸葛亮的信任、感激、依賴都大幅度的增長。

     這個就是諸葛亮非常聰明的智慧,就是說作為一個班子成員,二把手在干工作做決策的同時,你還的關(guān)心,一把手的個人生活問題。當他有困難的時候,你要以朋友的身份,家人的身份,幫他想想辦法,咱們革命大家庭,領(lǐng)導是都是父母官,戰(zhàn)士都是子弟兵,咱們是一家人啊!咱們得有點親情,得有點感情??!

     諸葛亮看沒看到有風險,他也看到了劉備到江東有風險。那你說他能不能以工作的名義站著說,主公你別去,不能因為這么一個女人,危害咱們事業(yè),危害咱們發(fā)展,那你要這樣說,這叫給領(lǐng)導改善生活設置障礙,諸葛亮沒有設置障礙,諸葛亮是搭平臺,想了辦法,大家想這兩個做法完全不一樣,一個人設置障礙,一個人搭平臺,你是愿意聽設置障礙的,還是愿意聽搭平臺想辦法的。當然大家還是愿意聽想辦法的,當然大家也愿意信任想辦法的。

      所以當我們身邊的人,對我們不夠信任的時候,那說明我們的感情交流不夠多。那你就關(guān)心關(guān)心個人生活,有困難的時候,幫助想想辦法,別整天繃著臉談任務,談工作,咱難也談談感情,幫你想想辦法。這樣心里距離自然就拉近了,感情自然就有了。所以諸葛亮這個策略,就是工作上搖扇子,生活上搭臺子,搭平臺,幫你想想辦法,幫你改善生活,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就有了一些了。

     畫外音(在今天的職場中,有一些人能力很強,他們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從不挑肥揀瘦,也做出了很多成績,但卻總是得不到大家的認可,他們讓領(lǐng)導擔心,和同事隔閡,他們的問題出在哪里呢?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也可以稱作職場能人,他是怎么樣解決這些問題的呢?從他的做法中,我們今天的人們,可以借到怎樣的智慧呢?)

     在感情上有了一些以后呢,諸葛亮又采取了第二個策略,這個策略叫我在具體工作中,我決不主動要求說我喜歡干什么,你讓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這個策略叫:放下擅長的,做好應該的。

     三國志陪注當中記載,說曾經(jīng)東吳的謀士張昭,向?qū)O權(quán)建議,說咱們就招聘諸葛亮得了。事實上孫權(quán)可能也向諸葛亮發(fā)出了聘書,但諸葛亮拒絕了,有人就問諸葛亮了,說你為什么不答應?

     孔明說,孫將軍是個好領(lǐng)導,但是觀察他的氣量風度,他能夠尊重我,但是未必能夠充分發(fā)揮我的才能。你要用一個人才千里馬,你得知道千里馬的需求,千里馬什么需求,有人說它需要草料唄,大家注意,千里馬不光需要草料,它還需要草原,你光給他草料,不給他草原,你給他吃上等的草料,他也不愿意給你干。

     諸葛亮的態(tài)度就是,誰能給我草原,誰能充分發(fā)揮我的價值,我就給誰干。你到孫權(quán)手下,他給我一頂一的草料,給我一個大院,頂多給我一個操場,我才不給他干呢!這話給后來劉備三顧茅廬打下了伏筆,你說劉備給諸葛亮草原了嗎?給了,但是沒有全給,他給了兩頭,收了中間。

     首先諸葛亮剛到劉備手下的時候,劉備先讓他管軍事,火燒新野,火燒伯望坡。接著管外交,說服江東孫權(quán)。接著讓他管民政,管經(jīng)濟,治理零陵、長沙、貴陽。政治、軍事、民政、外交都讓他管,他干得很好。但是在赤避之戰(zhàn)以后,形勢就發(fā)生了變化,赤避之戰(zhàn)以后劉備給的名義上是軍師中郎將,但基本上做的都是留守處主任。你看,取西川的時候,帶的是法正、龐統(tǒng),諸葛亮留守。取漢中的時候,帶的是法正,諸葛亮還是留守。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內(nèi),諸葛亮扮演的都是留守處主任的角色。而真正起軍師作用的是法正,諸葛亮掛著軍師的名,做的是后勤處長的工作。諸葛亮放下了在隆中對當中,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胸懷技能,認認真真做起了繁瑣瑣碎的后勤工作,政府工作。那你說他爭執(zhí)了么,他沒爭,他有怨言么,他沒怨言,你讓我干,我就兢兢業(yè)業(yè)地干,認認真真地干。所以我們講,一個能人,以什么樣的工作方式,工作境界為高,以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為最高。

     我們給大家做一個比喻,一個天下第一的琴手,參加一個樂團合奏。你說你要不要上來就彈你世界第一最拿手的曲子,你不要,你得先看指揮,后看樂譜,指揮叫領(lǐng)導,樂譜叫工作計劃。如果你不看領(lǐng)導,不看工作計劃,上來就拉你擅長的,你拉得越棒,對整個隊伍的傷害也就越大。所以你看,這就是為什么有很多年輕人一上來,就新官上人三把火,上來就干自己最擅長的,結(jié)果干完了擅長的,領(lǐng)導不滿意,群眾有意見,他自己還特委屈。我干得這么好,他們?yōu)槭裁炊加幸庖?,因為你沒看指揮,沒看樂譜,沒看上級領(lǐng)導的意圖,也沒看工作計劃。所以說,高水平的人,以學會被動工作為成熟進步,你得聽人家指揮啊。

     畫外音(諸葛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獲得了上級領(lǐng)導,劉備的信任,獲得了職場同僚的支持,最終他擁有了一定權(quán)利,有了施展才華的平臺,但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沒有馬上急于表現(xiàn)自己,而是有另外的做法,我們要向諸葛亮借智慧,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借到怎樣的智慧呢。)

     不過呢,有了這樣不挑肥揀瘦,不斤斤計較的工作作風,還不足以讓諸葛亮,讓所有的人都放心,都支持,為了獲得這種支持,他又使用了第三個方法,叫做:弱示溝通,展示依賴。

     我們給大家舉個例子,出師表中有一段話,說得非常感人,同時也很高明。如果你讀出師表光讀出感人,那不叫高人,如果你讀出高明來,那你的境界也就高了。臣本布衣……”諸葛亮說這些話的態(tài)度,非常的低調(diào),而且說話的時候,不是給先祖說的,而是給后主。換句話說,不是給爹說的是給兒子,你想對兒子說話都這態(tài)度,你想想對爹應該更謙卑了。而且你看看用詞,明明是在隆中,在這里尋找機會,等待著大展宏圖,但是他卻說是茍全性命。明明是三顧茅廬,英雄出世,但是他卻說成先祖請來我是委自枉曲。明明是中流砥柱,頂大梁的人物,他非說是跑腿的。他非常非常的低調(diào),甚至有點自貶的意思。為什么諸葛亮的溝通方式,要把自己貶得這么低呢?這就是一個高明的策略,就是示弱策略。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第一、人們會嫉妒強勢的人,而不會嫉妒弱勢的人,人們會嫉妒那個士強的,而不會嫉妒那個示弱的。因此謙虛和低調(diào),可以減少周圍的人對你的嫉妒和怨恨,不能太牛,不能太得意。第二,更重要,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弱勢的人讓人覺得更可靠,更不容易變心。通過示弱,能夠獲得更多的別人的理解和支持,你要學會示弱,更多的人才認可你。關(guān)于這種示弱,現(xiàn)實生活中有例子,大家去體會一下。我們的一個老教授,結(jié)婚30多年了,感情一直特別好,孩子們?nèi)ズM饬?。我們一群年輕人到教授家里去做客,開玩笑說您給我們傳播傳播經(jīng)驗,您二老感情這么好,有什么感情牢固的經(jīng)驗給我們傳播傳播。他什么呀,30多年感情一直這么好,你猜老教授怎么說,老教授說,其實也沒什么經(jīng)驗,說起來挺丟人的。我這個人,我嘴刁,我吃不了外邊的飯,我就得吃這老太婆做的飯,要沒她做的飯,我得餓死,所以就這么跟他過了半輩子。

     你猜老太太怎么說,老太太說的更逗。教授夫人說,我這個人有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晚上睡不著覺,必須晚上這老頭子躺在我旁邊,那呼嚕呼嚕有節(jié)奏地打,打到第三曲的時候,我才能睡著。要沒有他躺在我旁邊,我神經(jīng)衰弱能把我折磨死。接著,兩人相視一笑,說我們就這樣走了半輩子,他們就是這樣說的。結(jié)果事實是什么樣的呢?緊接著就發(fā)現(xiàn)了,我跟教授到南方去參加論壇,吃自助餐。老教授說的吃老太太做的飯,要離開她做的飯,教授一口都吃不下的,但實際上,取兩回,比我吃的還多。接著又給家里打電話,問阿姨睡覺怎么樣,保姆說阿姨睡覺可香了,以前是獅子在屋里打呼嚕,現(xiàn)在獅子走了,阿姨自己打呼嚕,睡到自然醒。

     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地球離了誰都照轉(zhuǎn),咱們離開誰都能開心過好日子。但問題是雙方都說離不開,而且每個人找了一個具體的生活理由。而且說這話的時候,最讓人感到佩服的是,說離不開的理由的時候,每個人說這理由的時候,都相信自己說的是假的,但都以為對方那是真的。這個感情就牢固了,這叫通過展示弱點,展示依賴,獲得對方的支持和信任,所以大家記住,感情是示弱的學問,不是示強的學問。你要說我離得開你,那感情就淡了,你要說我離不開你,感情會濃。

     但是,你虛擬一個真實的生活原因說我離不開你,那感情會更濃,大家記住在外邊吃完山珍海味,回到家里的時候,別忘了說一句,還是家里的飯好吃。人說你吃點吧,你說我餓過勁了,都吃不下去了,你必須要展示這種依賴??酌飨壬玫木褪沁@個辦法,所以大家記住,為什么女強人感情不幸福,因為她太強,她處處都展示自己很強,中國人有句話叫憐愛,憐愛、憐愛,什么叫憐愛,先憐后愛,會示弱。所以我們每一個要想感情幸福的人,獲得別人認可、支持的人,你都要學會示弱,對親人,對朋友,對家人,對領(lǐng)導。所以會士強的人叫力量,會示弱的人叫智慧,諸葛亮是有智慧的,他用這個方法就能夠獲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畫外音(在現(xiàn)代社會,一個人如果有施展自己能力的平臺,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有了這個平臺后,有些能力很強的人,干事業(yè)卻并不順利,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他有了施展能力的平臺后,做事情就很成功。那么,諸葛亮在這方面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呢?他又能給我們提供什么借鑒呢?)

    有了這個信任和支持呢,領(lǐng)導和同事就給他搭了一個平臺,說你才華很多,你充分發(fā)揮吧!諸葛亮有沒有充分發(fā)揮,沒有,諸葛亮緊跟著就使用第四個方法,這個方法叫:穩(wěn)住情緒,積極但不著急。

     這個方法從劉備的一個問題說起,我們前面提到了章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2年劉備發(fā)大兵,帶隊伍去攻打東吳,結(jié)果直接造成了火燒連營七百里。夷陵殘敗,把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核心部隊,損失殆盡,劉備很痛苦,這個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成都以后,諸葛亮怎么說的呢?諸葛亮說了一句特別引起爭議的話,直到今天我們史學界還在爭議,這句話是什么呢?諸葛亮說法正法孝直要是還活著,那就好了。

     這時候法正已經(jīng)死了,他一定能勸阻我們主公,讓他不要東征,即使勸阻不住,他跟著去東征,也不至于敗得這么慘。諸葛亮是這么說的,說完了以后,有人就指責諸葛亮,說諸葛亮說了不負責任的吹涼風的話,說法正死了你不是活著嗎?你為什么不勸阻,法正不能去,你不能去嗎?你為什么不跟著,關(guān)于諸葛亮為什么不勸阻東征,為什么不跟著東征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深入的問題。他里邊有很多心理原因,我們得認真的分析分析,咱們不用歷史的方法,我們用心理學、管理學的方法來分析分析諸葛亮。

     他為什么不跟著東征呢?我們分析兩個視點,首先分析劉備東征的動機,有人會說,劉備東征是為關(guān)羽報仇??!這種論斷有道理,但不完全,他是三國演義里說的,他不是三國志里的邏輯。首先桃圓三結(jié)義是虛構(gòu)的,三國志里邊沒有,第二劉備東征的時候,離關(guān)羽死已經(jīng)三年了,你早干什么去了,要說恨三年前更恨,要說打,三年前更得報仇。你為什么不去,那有人就說,他這是在積攢力量。

     好,也可以這么理解,但是,我們還有另外一個理解,劉備東征那一年是他當皇帝的第二年,劉備終于登基做皇帝了,他想建立更大的功勛,他要實現(xiàn)自己的夙愿,打曹操實力差距太大,當然要打東吳,吞并東吳建立更大的帝國,吞并天下,所以我們想,劉備東征,他應該有感情原因,更有政治原因,他既是感情的報仇,也是政治的冒險。

     我們分析東征時候的天下形式,那個時候大家都知道,曹魏排名第一,孫權(quán)第二,劉備第三,所以劉備東征屬于第二名和第三名掐起來。大家想想誰高興,第一名最高興,第一名最高興的就是,你們倆玩命的打,遍體鱗傷,最好掐死一個,我再上來把另一個人給收拾掉。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但是,還有一個比這個更快速的買賣,就是我先幫著第三名把第二名整死,回過頭來,讓遍體鱗傷的第三名在我旁邊,趁他不注意再把他拿下,這個買賣是更實惠更快速的。那你說這事諸葛亮看到?jīng)]有,諸葛亮看到最早,諸葛亮是在事情發(fā)生之前就看到了,提前到哪兒,提前到隆中對時就看到了。

     諸葛亮說,我們作為第三名要想發(fā)展,要想活下來,唯一的出路就是和第二名和平合作。你決不能跟他打,要打你就吃虧,諸葛亮早就看到了。那問題就在于,諸葛亮看到了,他說沒說,有人說他沒說,我很痛苦的翻看史書,還真沒找到,劉備東征的時候,第一個拍案而起提反對意見的是趙云,趙云堅決反對,那第二個給劉備提反對意見的是眾大臣,有了趙云有了群臣,但惟獨沒說諸葛亮的事,你說諸葛亮為什么他就不說呢?他完全可以站起來說,領(lǐng)導,你錯了,你別打,你糊涂啊,缺心眼啊你打,就不讓他打。領(lǐng)導說,我就要打,諸葛亮怎么辦,聯(lián)合群臣啊,上書啊,跟他爭辯啊,說不能打,實在不行,你打起來,我可以拒絕給養(yǎng),拒絕派部隊,我不配合,這不就讓你不打了嗎,孔明確實有條件這樣做,但你想想,這樣做就出大事了,你敢聯(lián)合周圍的人,跟領(lǐng)導對著干,說小了你是拉幫接派,說大了這叫搞政變啊!孔明是非常懂這個原則的,所以盡管我們講……客觀上他一定提過,但提過,劉備沒有接受,劉備被雄心壯志,也可能是被野心給吹的,有點發(fā)燒了,他根本不想這些事。

     那諸葛亮選擇的就是放下個人的想法,認認真真的咱們先干吧!所以諸葛亮實際上就在后方,發(fā)什么命令,做什么事情,他沒有往前方去,一直到后來,劉備病重了,在永安宮里邊已經(jīng)大病不起了,發(fā)現(xiàn)自己時日不多,連忙地派人找諸葛亮來,永安托孤。諸葛亮的原則就是你不讓我來,我保準不來,一旦你讓我來,我保準以最快的速度來,這就是一個能人、一個高人的工作節(jié)奏,叫做:不叫不到,一叫就到,隨叫隨到。

     來了以后,劉備把后事都托付給諸葛亮了,我們前邊講了,劉備是收了中間,放了兩邊。就是說,從赤璧之戰(zhàn)到白帝托孤這個中間這段,沒讓諸葛亮管大事,但是,在赤璧之前,以及白帝托孤以后,是把天下交給諸葛亮的。

     劉備交給諸葛亮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他是認可了諸葛亮的工作態(tài)度,當下屬不容易啊,你想想,領(lǐng)導讓你干,你干不干?你要不干他不甘心,你要是干不好,他不開心,你要干好了,他不放心。所以他要反復地考驗你的工作態(tài)度,最后諸葛亮經(jīng)受住了這個考驗,所以劉備對他有點放心了,最后決定托孤給諸葛亮,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劉備覺得諸葛亮隆中對以來的戰(zhàn)略是對的,劉備低頭了,托孤這件事證明劉備有點反思,劉備覺得自己確實有點錯了。所以呢他就把白帝城托孤這件事情,想了很久,想清楚了,于是呢,就把國家天下的大事,全都托付給了諸葛亮。

     一直到這為止,諸葛亮自出山以來,才真真正正第一次走到了政治、軍事一把抓的位置上。終于有了一個能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但是,這個平臺,危機四伏,千窗百孔,孔明先生運用了好幾個非常有效的措施,輕而易舉的就應對了這個混亂危機的局面,引導著新生的蜀漢政權(quán)走出了危機,那么,諸葛亮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用了哪些策略,又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呢?請看下集!穩(wěn)定的良方。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