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許多攝影愛者提起過店頭村,一直想去,卻終因天氣、時間等因素未能成行。前幾日終于抽出時間去呆了多半天,天氣尚可,拋開地域歷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也算是享用了一頓光影大餐。 電影《滴血子》就是在這里拍的外景,山西省眾多的攝友會也將其作為活動的必選場地之一。

店頭古村落(開發(fā)它的人們是這樣稱呼的)地處太原市西南20公里,因其依山而建的石碹窯洞群從布局、結構上考察,具有典型的秦朝軍事古堡特色,在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店頭村背靠呂梁山的支脈蒙山,呈階梯式的古堡依山而建,東西延伸半公里,其軍事要塞的規(guī)模由此可見一斑。店頭村前的風峪溝處于兩山之間,曾是古晉陽城抵御匈奴進犯的西大門,是西通陜甘寧的古驛道。
古堡中這樣上千年的古槐有許多,雖然枝干仍頑強地挺立著,卻早已一葉不生。


          
在一上午的拍攝中,我把自己設想成一名平民身份的古人,獨自穿行在廢棄已久的破敗院落的殘垣斷壁間,去想象去感受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去設想他們所處的歷史階段的生存壓力和動力,仿佛穿越在時空隧道里,感受著歷史的滄桑與現(xiàn)實的骨感,感慨良多。走馬觀花式的旅游與行攝天下的最大不同,在于當你用大腦去感受,再用相機去展現(xiàn)這種感受的時候,你會成為歷史的參與者,成為大自然演化的親歷者,思索和記憶是深刻的。
       古堡內(nèi)院落與院落,房間與房間之間由暗道相連,便于戰(zhàn)事來臨時迅速集結。暗道內(nèi)生活設施齊全,以備不時之需。 掛在古宅房梁上的紅紅燈籠給人以穿越時空的感覺。
    殘垣斷壁隨處可見,被火燒、人為破壞的痕跡記錄了先人保衛(wèi)家園的卓絕犧牲,我們可曾預想過戰(zhàn)亂對一個民族的傷害?
(未完待續(xù))

(本文由作者“guangxian”榮譽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