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 種 浮 標 用 途: 粗短身軟尾浮標——適合釣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擺間隔慢、適釣控層), 粗短身硬尾浮標——適合釣中下層(翻身快、下沉也較快), 短身短尾浮標——翻身最快、適合釣水皮, 長身細硬長尾浮標——適合釣中下層快魚(可逮截殺、抓??冢?br> 小號細長身細硬尾浮標——適合釣底層滑魚(可釣得很鈍) 細長身短軟尾浮標——適合釣底層輕口滑魚(以去皮孔雀羽浮標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 急收肩(端肩膀)長身細硬尾浮標——適合釣涮口滑魚(下沉快,回升慢) 竹腳短身細硬尾浮標——立起快(較碳腳)到位也快, (實心與空心尾的區(qū)別): 實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號幅度大;苗子長、下降快、適合釣中上層及底層輕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緩、穩(wěn)定性好,適合釣底層輕口滑魚及動水等。 浮漂選用 常用的淡水釣浮標應(yīng)分四大類:長身軟尾、長身硬尾;短身軟尾、短身硬尾。它們分工各有不同: 長身標穩(wěn)定性好,適合釣底;長身軟尾適合釣滑魚,長身硬尾適合釣快魚。 短身標靈敏度好,適合釣浮;短身軟尾適釣魚訊極弱之魚,短身硬尾適釣浮打快魚。 孔雀羽受溫差變化后的膨脹度比巴爾沙木要大,應(yīng)首選巴爾沙木浮標。 1.釣浮 釣浮通常得用6-7號的大漂。3-4號的白鯽漂因浮力較小,很難控制餌大餌小。 2.釣底 通常4-5號即可。 3.大漂/小漂的選擇 主要取決于對象魚和水深。如白鯽,因其要求特別靈敏,且餌和鉤都很小,用“小魚兒”3-4號即可,但用來釣羅非似乎就太“娘娘腔”,要我說就有種“小白臉”的感覺。因為羅非餌 粒和鉤通常要大得多。此外,水深也是重要因素。我通常以1.5米為標準。1.5米以下的,通常以小號漂為多;1.5米以上,特別有時在3米水深時,大號漂 是唯一選擇。因為這不但可以緩解釣深時,餌粒半水被小魚搶走的麻煩,而且有利于縮短沉底時間。 但是,用大號漂仍然應(yīng)特別注意靈敏度問題??纱罂尚r,應(yīng)小。 4.孔雀翎/巴沙木 如果僅從經(jīng)久耐用方面考慮,后者比前者好。但要注意巴沙木漂的漂腳有兩種,一是細碳棒,另一則是連體木腳,后者不小心容易在裝插時弄斷。靈敏度上,前者可能比后者要好些。 5.空心/實心尾 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有二:浮力和視 漂的容易度??招奈哺×Υ笥趯嵭奈玻蚨碚撋掀潇`敏度要小于后者。但實際如何,看你的感覺和愛好,因為理論未必一定實用,且對結(jié)果的影響見仁見智。如果 不是專業(yè)比賽的話,可能未必有明顯的差別。因為休閑釣場魚的密度通常有限,是難以比速度(尾數(shù))的。值得一提的是,實心漂尾很細,看起來當然不如空心漂容 易。這點,對于經(jīng)常使用4.5米長竿,或?qū)ο篝~為白鯽以外的其他魚類,或大風(fēng)/陰天的釣友來說,是不可忽視的。釣底可選用軟尾,如遇魚吃食很輕,或魚比較 刁滑,可選用長身小號硬尾漂。釣浮可選用短身硬尾浮漂 浮漂的選擇方法 浮漂是垂釣時必不可少的配件,浮漂的選擇使用直接關(guān)系到垂釣時獲魚量的多少。所以如何選擇浮漂成了關(guān)鍵的問題,下面我就自己在垂釣時選擇浮漂的一些零碎的觀點介紹給釣友,望各位釣友能給于指正。臺釣使用的浮漂屬于立漂,現(xiàn)在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浮漂: 浮漂的分類: 按形狀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漂身,一種是短漂身; 按標示竿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硬尾漂,一種是軟尾漂; 按材質(zhì)可分為:孔雀羽、巴爾沙木、化學(xué)合成等;浮漂的選擇: 在選擇浮漂時如要靈敏度高一點的就選擇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入要穩(wěn)定性高一點就選擇軟尾長漂身的浮漂。當然這也不是絕對不變的。 選擇浮漂應(yīng)根據(jù)當時所垂釣的水域、魚情、季節(jié)、魚種和天氣來選擇浮漂。 如:所垂釣的水域為平釣池塘(按天收費),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jié)為夏季晴天微風(fēng)。這時應(yīng)選擇長漂身的軟尾漂。因為這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好,攝餌時信號比較 穩(wěn),同時小雜魚也比較多,長漂身的軟尾浮漂可以過濾掉小雜魚的拱食信號,反映到浮漂的信號多為鯽魚攝食信號,浮漂下鈍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魚率較高。如果 選擇短漂身的浮漂,因其靈敏度較高,所以就不能過濾小雜魚拱食的信號,這時浮漂多反映為左右晃動或者上下跳動,信號雜亂無章,提竿中魚率很低。 再如:所垂釣的水域為養(yǎng)殖塘(按斤收費),魚種以鯽魚為 主,季節(jié)為冬季晴天微風(fēng)。這時應(yīng)選擇短漂身的軟尾漂。因為此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小,攝食動作幅度不大,小雜魚因季節(jié)原因也不會強食魚餌,短漂身的浮漂靈敏度 較高,可以反映出魚攝食時的微弱信號,而軟尾漂的穩(wěn)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時選擇短漂身的軟尾漂是明智的選擇。浮漂的選擇就介紹到此,總之選擇浮漂時 應(yīng)記住短漂身的靈敏度高,長漂身的穩(wěn)定性好,硬尾漂的信號傳遞靈,軟尾漂的信號傳遞穩(wěn)。根據(jù)實際垂釣情況選擇出適合自己垂釣的浮漂。 竹腳翻身快,打浮或釣接口;碳纖腳阻力小,利于下沉釣底;長腳短身重力上移,放大訊號。 各 種 浮 標 用 途: 粗短身軟尾浮標——適合釣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擺間隔慢、適釣控層), 粗短身硬尾浮標——適合釣中下層(翻身快、下沉也較快), 短身短尾浮標——翻身最快、適合釣水皮, 長身細硬長尾浮標——適合釣中下層快魚(可逮截殺、抓??冢?br> 小號細長身細硬尾浮標——適合釣底層滑魚(可釣得很鈍) 細長身短軟尾浮標——適合釣底層輕口滑魚(以去皮孔雀羽浮標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 急收肩(端肩膀)長身細硬尾浮標——適合釣涮口滑魚(下沉快,回升慢) 竹腳短身細硬尾浮標——立起快(較碳腳)到位也快, (實心與空心尾的區(qū)別): 實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號幅度大;苗子長、下降快、適合釣中上層及底層輕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緩、穩(wěn)定性好,適合釣底層輕口滑魚及動水等。 浮漂選用 常用的淡水釣浮標應(yīng)分四大類:長身軟尾、長身硬尾;短身軟尾、短身硬尾。它們分工各有不同: 長身標穩(wěn)定性好,適合釣底;長身軟尾適合釣滑魚,長身硬尾適合釣快魚。 短身標靈敏度好,適合釣浮;短身軟尾適釣魚訊極弱之魚,短身硬尾適釣浮打快魚。 孔雀羽受溫差變化后的膨脹度比巴爾沙木要大,應(yīng)首選巴爾沙木浮標。 1.釣浮 釣浮通常得用6-7號的大漂。3-4號的白鯽漂因浮力較小,很難控制餌大餌小。 2.釣底 通常4-5號即可。 3.大漂/小漂的選擇 主要取決于對象魚和水深。如白鯽,因其要求特別靈敏,且餌和鉤都很小,用“小魚兒”3-4號即可,但用來釣羅非似乎就太“娘娘腔”,要我說就有種“小白臉”的感覺。因為羅非餌 粒和鉤通常要大得多。此外,水深也是重要因素。我通常以1.5米為標準。1.5米以下的,通常以小號漂為多;1.5米以上,特別有時在3米水深時,大號漂 是唯一選擇。因為這不但可以緩解釣深時,餌粒半水被小魚搶走的麻煩,而且有利于縮短沉底時間。 但是,用大號漂仍然應(yīng)特別注意靈敏度問題??纱罂尚r,應(yīng)小。 4.孔雀翎/巴沙木 如果僅從經(jīng)久耐用方面考慮,后者比前者好。但要注意巴沙木漂的漂腳有兩種,一是細碳棒,另一則是連體木腳,后者不小心容易在裝插時弄斷。靈敏度上,前者可能比后者要好些。 5.空心/實心尾 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有二:浮力和視 漂的容易度。空心尾浮力大于實心尾,因而理論上其靈敏度要小于后者。但實際如何,看你的感覺和愛好,因為理論未必一定實用,且對結(jié)果的影響見仁見智。如果 不是專業(yè)比賽的話,可能未必有明顯的差別。因為休閑釣場魚的密度通常有限,是難以比速度(尾數(shù))的。值得一提的是,實心漂尾很細,看起來當然不如空心漂容 易。這點,對于經(jīng)常使用4.5米長竿,或?qū)ο篝~為白鯽以外的其他魚類,或大風(fēng)/陰天的釣友來說,是不可忽視的。釣底可選用軟尾,如遇魚吃食很輕,或魚比較 刁滑,可選用長身小號硬尾漂。釣浮可選用短身硬尾浮漂 浮漂的選擇方法 浮漂是垂釣時必不可少的配件,浮漂的選擇使用直接關(guān)系到垂釣時獲魚量的多少。所以如何選擇浮漂成了關(guān)鍵的問題,下面我就自己在垂釣時選擇浮漂的一些零碎的觀點介紹給釣友,望各位釣友能給于指正。臺釣使用的浮漂屬于立漂,現(xiàn)在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浮漂: 浮漂的分類: 按形狀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漂身,一種是短漂身; 按標示竿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硬尾漂,一種是軟尾漂; 按材質(zhì)可分為:孔雀羽、巴爾沙木、化學(xué)合成等;浮漂的選擇: 在選擇浮漂時如要靈敏度高一點的就選擇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入要穩(wěn)定性高一點就選擇軟尾長漂身的浮漂。當然這也不是絕對不變的。 選擇浮漂應(yīng)根據(jù)當時所垂釣的水域、魚情、季節(jié)、魚種和天氣來選擇浮漂。 如:所垂釣的水域為平釣池塘(按天收費),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jié)為夏季晴天微風(fēng)。這時應(yīng)選擇長漂身的軟尾漂。因為這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好,攝餌時信號比較穩(wěn),同時小雜魚也比較多,長漂身的軟尾浮漂可以過濾掉小雜魚的拱食信號,反映到浮漂的信號多為鯽魚攝食信號,浮漂下鈍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魚率較高。如果選擇短漂身的浮漂,因其靈敏度較高,所以就不能過濾小雜魚拱食的信號,這時浮漂多反映為左右晃動或者上下跳動,信號雜亂無章,提竿中魚率很低。 再如:所垂釣的水域為養(yǎng)殖塘(按斤收費),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jié)為冬季晴天微風(fēng)。這時應(yīng)選擇短漂身的軟尾漂。因為此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小,攝食動作幅度不 大,小雜魚因季節(jié)原因也不會強食魚餌,短漂身的浮漂靈敏度較高,可以反映出魚攝食時的微弱信號,而軟尾漂的穩(wěn)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時選擇短漂身的軟 尾漂是明智的選擇。浮漂的選擇就介紹到此,總之選擇浮漂時應(yīng)記住短漂身的靈敏度高,長漂身的穩(wěn)定性好,硬尾漂的信號傳遞靈,軟尾漂的信號傳遞穩(wěn)。根據(jù)實際 垂釣情況選擇出適合自己垂釣的浮漂。 竹腳翻身快,打浮或釣接口;碳纖腳阻力小,利于下沉釣底;長腳短身重力上移,放大訊號。 原文出處:http://www./thread-36799-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