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非選擇性催化還原(SNCR)脫硝 與SCR法相比,SNCR法除不用催化劑外,基本原理和化學反應基本相同。SNCR法通過在煙道氣中產生的氨自由基與NOx反應,以去除NOx。因沒有催化劑作用,反應所需溫度較高(900~1200℃),溫度控制是關鍵,以免氨被氧化成氮氧化物。 該法的優(yōu)點是不需催化劑,投資較SCR法?。ㄍ顿Y費用15美元/千瓦)。但氨液消耗量大,NOx的脫除率也不高。日本的松島火電廠的1~4號燃油鍋爐、四日市火電廠的兩臺鍋爐、知多火電廠350MW的2號機組和橫須火電廠350MW的2號機組都采用了SNCR法。但目前大部分鍋爐都不采用此法,主要原因是:(1)效率不高;(2)反應劑和運載介質(空氣)的消耗量大;(3)氨的泄漏量大;(4)生成的(NH4)2SO4和NH4HSO4會腐蝕和堵塞設備 [8,10,11]。 2.2.3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劑凈化含氮氧化物。常用的吸附劑有雜多酸、分子篩、活性炭、硅膠及含NH3的泥煤等。其中利用分子篩作吸附劑來凈化含氮氧化物廢氣是吸附法中最有前途的一種方法,國外已有工業(yè)裝置用于處理硝酸尾氣,可將氮氧化物濃度由(1500~3000)×10-6降低到50×10-6,回收的硝酸量可達到工廠生產量的2.5%。 此外,Dennis Helfritch 等人還研究了采用注入干吸附劑的方法達到同時脫除燃煤鍋爐廢氣中的SO2 和NOx[12]。近年來法國氮素發(fā)明了COFA法,其原理是將含NOx的尾氣與經過水或稀硝酸噴淋的活性炭相接觸,NO氧化成NO2 ,再與水反應。 吸附法的優(yōu)點是:去除率高,無需消耗化學物質,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缺點是:吸附劑吸附容量小,且需處理;設備費用較高,能耗較大。它僅適用于處理含NOx濃度較低的廢氣。 2.2.4 等離子體活化法 等離子體活化法是8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煙氣脫硝技術,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高能輻射激發(fā)煙氣的各種氣體分子,使之產生自由電子和活性基團,從而與SO2 及 NO反應達到脫硝目的。根據(jù)高能電子的來源可分為電子束法(EBDC)[13]和脈沖電暈等離子法(PPCP)[14]。 (1) 電子束法(EBDC) 該法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日本提出的,原理是利用陰極并經電場加速形成高能電子束(500~800KeV), 這些電子束輻照煙道氣時產生輻射化學反應,生成OH、O和HO2 等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可以和SO2 、NOx生成硫酸和硝酸,經分離達到凈化目的。 電子束法已達中試階段,脫銷率達75%左右,率達90%以上[15]。我國于1998年在成都電廠建成了電子束煙氣脫硫示范工程。該法優(yōu)點是工藝簡單,投資低,占地小,并且可實現(xiàn)同時脫硫脫硝,無和二次污染物排放,處理后煙氣無需加熱可直接排放,還可副產硫銨和硝銨。缺點是需昂貴的電子加速器,處理單位體積的煙氣能耗也較高,并要求要X射線屏蔽裝置,難以大規(guī)模推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