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校長,面對“翻轉課堂”,有興奮,也有顧慮。在助推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過程中,期望找到一條適合本校實際的道路。
■鄭其強
每一種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或者改革,總是觀者多,與者少;廢者多,成者少。在這眾多的旁觀者中,我就是其中的一個。作為校長,關心教改,嘗試教改,是崗位角色使然。參觀學習過的其他學校的經驗,我從不敢直接照搬或移植到自己學校,只是小心翼翼地研究學習其中的可學之處或可改之處,零敲碎打,不斷完善傳統(tǒng)教學體系,穩(wěn)妥地走在與教改平行但并不融合的熟悉之路,自稱是“羨慕、不嫉妒、不恨自己的路?!?/p>
可是“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不知怎么,卻讓我的冷靜難以堅持,有了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研討之余,甚至設想是不是要建立一間專用教室供師生“翻轉”。何以有此沖動?細想之,或許是眾多課改名校的課堂教學模式都可從“翻轉課堂”模式中找到影子?國內一些學校都在嘗試對凱洛夫五步教學法的不足進行修正,而且效果確實不錯?!胺D課堂”模式又帶來了新的教改契機。
接下來研討本校能否“翻轉”,于是一些現(xiàn)實問題就擺在了面前:學生方面,首先要有能上網看視頻的設備與場所。寄宿生,學校解決(電腦教室);普通學生,在家解決;租住在校外的,不好解決。教師操作方面:技術,培訓解決,設備(錄制),學校幫助解決。學科方面:有的學科適合,有的學科部分內容適合,這決定了不能每科、每節(jié)課都“翻轉”。這樣,在上課之前,一般是前一天的晚自修時間,學生學習方式就會因明天課程的不同而不同,有的時候要上網,有的時候不用上網,這樣學習的場所就不同,對有寄宿生的學校,這種“晚上的走班制”將使管理難度大大增加。教師組織課堂教學問題:假設一個班級乃至一個年級同時開始實驗,眾多的科目同時翻轉,其中的錄制、上傳、解答環(huán)節(jié),教師用的時間不會比傳統(tǒng)課堂少,學生學習的控制與選擇比傳統(tǒng)要求高,不能排除出現(xiàn)因繁就簡而不“翻轉”或少“翻轉”的教師,更不能排除學習不自覺而不看視頻的學生。學校方面:校長擔心的是一項改革初期就呈現(xiàn)出混亂跡象,進而使師生卻步;教師層面擔心的是由于對操作技術的不熟悉與掌控不到位,導致成績下滑,效果打折;學生層面擔心的是摒棄了多年的學習習慣,能否把握住學習的節(jié)奏,自覺安排好學習的進程。
研討之后,我冷靜了下來,但仍心有不甘:多科有困難,一科行不行?多班有困難,一個班行不行?寄宿生好操作,那就編個寄宿生班級行不行?電腦室不好用,那就在教室旁建個接近教室自習環(huán)境的的“翻轉室”行不行?“翻轉課堂”,讓我心翻轉!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樂市第一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