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字君謨)的書法,不僅是“獨(dú)步當(dāng)世”(宋歐陽修語),而且是“一代主盟”(明季東陽語),更重要的是其墨跡少有,有“蔡書不多有”(明焦語,“惟有君謨遺跡少”(李當(dāng)陽語)……自古“物以罕而見珍,則君謨墨跡尤為珍貴。惜散佚多多!現(xiàn)據(jù)老先輩鄭麗生先生給我的《蔡端明墨跡流傳考略》一文,從中摘錄其有時(shí)有地可考且流傳于莆仙地區(qū)者如下,略加補(bǔ)充,供參考。 囊山詩刻 在莆田囊山(今屬涵江區(qū)江口鎮(zhèn))。宋康定二年(1041)書,陳伯孫詩。見宋祝穆《方輿紀(jì)勝·興化軍》著錄。佚。 《茶錄》 宋皇佑元年(1049)撰書,治平元年(1064)刊石,先后有懷安(今福州市)、歐寧(今建甌縣)等石本,莆田宋玨(字比玉)有摹刻木本。今皆佚。清仙游朱姓田文雅堂又有翻刻木本。 《荔枝譜》 當(dāng)為君謨?cè)陂}時(shí)所撰。宋嘉佑四年(1059)書而立石。后其子孫又摹刻為木本,今皆佚。見劉克莊《后村題跋·歐陽公五帖》及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清仙游朱性田文雅堂又有翻刻木本。 溪海匯流題刻 在仙游楓亭太平港,何時(shí)所書未詳。見明何喬遠(yuǎn)《閩書》著錄。今佚。 千山倒影題刻 在莆田,何時(shí)書刻未詳。見清乾隆《莆田縣志》著錄,云款署名謨,正書橫行。今佚。 仰止、君謨題刻 在莆田,何時(shí)書刻未詳。清乾隆《興化府志》著錄,仰止題刻,款署君謨。民國《福建通志·金石志》標(biāo)目作“蔡忠惠公書二段”,文曰:“仰止、君謨”。今佚。(疑不能定……從略。) 端明碑碣 在莆田涵江。見徐鯉九《九鯉湖志·金石》著錄,云碑刻端明二字,已殘缺。相傳蔡公書。 古香齋蔡帖 明萬歷間,莆田宋玨摹刻本,見清孟超然《瓶庵居士文鈔·蔡端明法帖題后》著錄。云皆宋氏臨本,所收有《茶錄》、《荔枝譜》、《畫錦堂記》及《天際烏云帖》、《十二日晚帖》、《海隅帖》等,后三種罕見傳本。陳綮仁《閩中金石略》,謂“今(指清末)莆田、仙游兩處皆有此板,剝蝕殘缺,殊不足觀也?!笔敲鞅竞眰?,而其后且經(jīng)翻版矣。 又宋元模先師 《關(guān)于古荔宋家香種種》一文中有云: “明末宋比玉于天啟六年(1626)集刻宋氏《古香齋寶藏蔡帖》于莆田。輾轉(zhuǎn)傳后,板毀過半。清末宋琢堂于光緒二年(1876)前后,加以補(bǔ)刻,始得保存全貌。這一珍貴墨寶,從100年前起,一直由宋琢堂、宋石壺、宋湖民三代相繼保存。1965年轉(zhuǎn)讓給福建師范學(xué)院,現(xiàn)存福建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 “《古齋香蔡帖》分四卷:卷一,為什帖;卷二,為《茶錄》;卷三,為《荔枝譜》;卷四,為歐陽修記蔡襄書的《相州畫錦堂記》。各卷都以蔡襄的墨跡為主,但都附以宋明書法諸名家,如蘇東坡、董其昌等評(píng)論蔡襄墨跡的筆跡。蔡襄的《宋香詩帖》刻在卷一什帖內(nèi),蔡襄所寫的《宋公荔枝》一則載在《荔枝譜》第七篇內(nèi)。 (亞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