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比大多數互聯(lián)網金融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系出“名門”的陸金所是一個特別的案例。 因為背靠綜合金融集團中國平安,陸金所自2012年3月正式上線運營之日起便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目前,陸金所的P2P業(yè)務(包括一級、二級市場)成交量穩(wěn)距業(yè)內前列。 近年來,趁著互聯(lián)網金融發(fā)展的東風,P2P網貸行業(yè)出現了井噴式的發(fā)展。然而,就在各路資本瘋狂涌入P2P網貸行業(yè)時,陸金所卻已悄然轉身,完成了從“個人網絡借貸”到“金融資產交易”的布局。 相較于其它P2P借貸平臺,陸金所的起步、發(fā)展與定位都顯得“與眾不同”。作為平安集團“整合金融”這個大版圖的重要一塊拼圖,陸金所扮演者怎樣的角色?作為互聯(lián)網金融的一個風向標,如何平衡創(chuàng)新、風控與日漸趨嚴的監(jiān)管?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副總經理戴修憲。透過六大關鍵詞:P2P、非標、平安、成本、風控、流動性,解碼互聯(lián)網金融的典型樣本——陸金所。 巨人的生長 根據剛剛披露的年報信息,中國平安2013實現營業(yè)收入3626.31億元,同比增長21.1%,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81.54億元,同比增長40.4%,期末歸屬母公司股東凈資產為1827.09億元,較年初增長14.5%。 已經獲得金融全牌照的金融巨擎要如何繼續(xù)生長?平安集團選擇了擁抱互聯(lián)網。 計葵生表示,平安集團擁有全牌照,它的目標是做整合金融,要做整合金融必須從客戶的需求出發(fā),這就需要了解客戶。而互聯(lián)網金融業(yè)務的目的是提高整個集團與客戶接觸的頻率。 在他看來,要提高與客戶接觸的頻率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線上,一個是線下。線下與客戶接觸頻率最高是銀行,但平安銀行的網點只有600多家,而國有大行有上萬家網點,平安永遠比不上。平安是做保險起家的,保險公司與客戶的接觸是比較少的,基本上一年一次。 “未來 10 年,如果平安要繼續(xù)成長,在市場越來越成熟的前提下, 必須要更貼近市場與客戶。在整合的策略下,除了傳統(tǒng)金融服務之外,要提高與客戶接觸的頻率只有依靠線上?;ヂ?lián)網公開平臺的想法就是這樣產生的,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建了陸金所?!庇嬁硎尽?/P> 他認為,互聯(lián)網金融對于平安集團而言很重要,但在整個大策略里,陸金所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我們希望服務到平安的客戶,也可以服務到非平安的客戶。陸金所會越來越獨立于平安集團,未來也可能會獨立上市。 據計葵生介紹,目前在投資端,兩個平臺上70%的個人投資者和70-80%的機構投資者的是非平安集團的。其中,Lfex的投資者以保險公司居多,其次是銀行、證券、基金公司等。 而在資產端,Lufax的P2P資產有80-90%是非平安的,而Lfex中目前的資產主要還是自平安集團體系內的機構,但2014年這個比例預計會從2013年的70%左右降低到50%—60%。 計葵生表示,選擇平安作為初始的合作伙伴是因為一個新的平臺和新的業(yè)務開始運作時會有很多問題,包括會計、財務、稅收等,在平安集團內部進行創(chuàng)新是因為大家更愿意去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把流程設計好,搭建好基礎以后,再擴展到與其他機構合作就更容易。以銀行信貸資產為例,目前我們已經與除平安銀行以外的兩三家銀行簽約。未來,不管是投資端還是資產端,來自平安集團體系外的會越來越多?!彼Q。 成本的優(yōu)勢 “去年有那么一段時間,每天醒來都覺得業(yè)務可能就要暫停了?!庇嬁缡切稳菰浀撵?,身處互聯(lián)網金融這個新興的領域,政策的不確定性一度是他最為擔心的問題。 今年以來,互聯(lián)網金融監(jiān)管“落地”的步伐漸行漸近。按照“負面清單”原則,互聯(lián)網金融將實施分類監(jiān)管的大方向已經明確,而由央行牽頭,包括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工信部等多個部委制定的互聯(lián)網金融的監(jiān)管辦法出籠在即。 隨著監(jiān)管方向逐漸明確,計葵生坦言,現在不太擔心是因為市場還是很大。在他看來,互聯(lián)網金融低成本、提升流動性和資源分配效率三大優(yōu)勢是有別于傳統(tǒng)金融業(yè)機構最本質的差異,也是很難被替代的。 他表示,目前大部分P2P的借款人都是微型企業(yè),但長期來看,最大的潛在客戶可能是那些覺得到銀行借錢時間太長,手續(xù)比較麻煩的個人借款者。如果成本可以控制在15%-20%,這類個人用戶的市場更大,而且這個市場的風險更低。而這部分用戶,傳統(tǒng)金融業(yè)機構要想覆蓋成本就太高了。 他以美國為例說明稱,個人從傳統(tǒng)金融業(yè)機構融資的成本約為4%~5%,但通過互聯(lián)網渠道獲得融資的成本僅2%左右。此外,通過互聯(lián)網金融獲取客戶的成本約為千分之二到四,是銀行的1/5。 “隨著成本的降低,一方面可以令金融服務進一步下沉,覆蓋范圍更廣,例如,3萬、5萬貸款規(guī)模的微型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另一方面也可以給投資人以更高的回報?!庇嬁f。 據他介紹,目前陸金所的所有成本(包括獲客、營運、營銷等)和資產比大概是5‰-6‰,而銀行或信托大概是2%-2.5%,相比來看,我們擁有有100-200點的成本優(yōu)勢。如果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是6%,我們可以給6.75%,我們的高回報是可持續(xù)的。 風險的管理 “我覺得做好互聯(lián)網金融有三個非常重要:一是做好金融的核心——風險管理,;二做好技術方面,優(yōu)化客戶體驗和產品設計;三是把金融和互聯(lián)網兩方面結合起來。” 談及做好互聯(lián)網金融的要義,計葵生如是總結到。 對于新興的互聯(lián)網金融行業(yè)而言,“風險”永遠是監(jiān)管者和市場最為關注的一點。 據了解,在風控方面,P2P業(yè)務主要依托陸金所獨立開發(fā)的風險評估模型,以及平安綜合金融資源所構建的資源基礎,通過“政策、分析、模型”的三元組織架構對用戶數據進行梳理,并與進件驗證系統(tǒng)、風險評估模型和早期預警系統(tǒng)所構成三道防線。 而Lfex 的金融資產交易業(yè)務則通過合作機構的經營狀況、融資方的基本情況、以及基礎資產本身的狀況等多方面考察風險。此外,包括操作過程中的操作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等也是陸金所重點關注的。 據戴修憲介紹,目前陸金所P2P借貸平臺上,無抵押貸款項目占75%,有抵押貸款項目占25%,“我們認為全信用貸款是可以做的,但是要更加細分。這個市場還是很大的。” 目前在國內的P2P行業(yè)中,以債權獲取方式劃分,常見的有線上模式、線下模式和混合模式。其中,陸金所采用的混合模式是一種介于純線下與純線上模式的中間形態(tài),即平臺既擁有線下渠道,又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審貸。 計葵生曾在去年的一個公開演講中公布過一組數據,成立兩年多以來,通過互聯(lián)網線上渠道,以及各地線下門店渠道申請借款的呆賬率分別為1%和3%。實踐證明,通過面對面授信的風險并不比純線上交易低。 戴修憲表示,整個陸金所平臺這幾年的不良率控制在1.5%以內,沒有太大波動。在我們的成本是銀行的10%-15%的情況下,我們覺得有的風險是可以嘗試的。也許P2P的壞賬率會比銀行高一點,但我們整體的費用還是非常低的。 在計葵生看來,P2P行業(yè)最大的風險不是信用風險,而是操作風險。從目前出現問題的平臺來看,最大的問題是流動性風險。借貸方借2-3年,投資者投2-3個月。期限錯配,后續(xù)資金一旦跟不上則出現了流動性風險。 計葵生表示,在陸金所另一個金融資產交易服務平臺(Lfex)方面,盡管單筆業(yè)務的規(guī)模較Lufax平臺的P2P產品大了很多,但實質上所選擇的標的,如信用卡應收賬款、車貸、商票等資產都是由若干“小而分散”的資產組成的。只要搭建好了風控模型,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控制風險。 他以信用卡應收賬款的基礎資產為例,一方面,我們會選擇相對穩(wěn)定的客戶。例如會看該客戶是否開戶一年以上,逾期幾次,消費金額的趨勢是否平穩(wěn)等,如果他每月消費5000元,突然一個月消費5萬,這種突然的消費擴張風險就比較大。 “另一方面,我們的風控模型會使用用戶的歷史征信數據,模擬得到其未來逾期的概率。這個過程利用大數據、模型和評級來做風險控制。只是在時間上,P2P借貸申請審批大概是一天就能完成,這種結構化資產因為量比較大,大概需要3周到一個月。”計葵生介紹稱。
相關 獨家解碼陸金所(上):從Lufax到Lfex 超越P2P的大交易平臺
|
|
來自: 高山仙人掌 > 《互聯(lián)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