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皂的制作2013-08-09 14:55:03| 分類: 16手工皂經(jīng)驗交流 |舉報 |字號 訂閱 原文地址:皂言酒語~酒皂的制作 作者:恬靜的幸福
在各色各樣的手工皂制作中,雖然大體的步驟都一樣,但單就某一種皂的制作技巧和方式其實很 多,可以對成皂的外觀至品質(zhì)產(chǎn)生很大的不同,更有一些甚至會影響制作的成敗。酒皂的制作需要一些特別的注意事項,不能按普通的方法制作,和奶皂有相似的地 方,但要更多的謹慎??偟膩碚f酒皂制作成功有三個因素,分別是:酒精的處理、溫度的控制、油脂的選擇。 酒精的處理 一般比較一致的論調(diào)是皮膚長期使用含有酒精的產(chǎn)品不利于其健康,甚至容易引起敏感。其實關(guān)
于這一點我并不確定,因為很多的護膚品里其實都含有乙醇類的成分,而很多的有效成分只有在醇類中才能溶解,從而發(fā)揮效力。但是做酒皂揮發(fā)酒精這點,我是一
直堅持的。原因除了去除一部分酒精外,也是防止含有過多的酒精會讓皂液瞬間Trace成塊。瞬間T的皂,品質(zhì)較難把握,也無形中增加了失敗的機率,次要的
一點是無法享受的做皂那種怡然自得的樂趣了。 關(guān)于揮發(fā)酒精的方法,大致分為兩種,即自然揮發(fā)和加熱揮發(fā)。在使用啤酒、葡萄酒這類酒精度偏
低的酒類做水相時,可以選用自然揮發(fā)的方式,即不進行加熱。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不易破壞酒中本身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像啤酒、葡萄酒這類的酒其實對溫度是比較敏
感的,進行加熱的話里面的成分有所損失是無可避免的。再者,如若酒中提前浸泡了花草,使用這樣的冷處理法,其中的浸泡成分也比較不容易揮發(fā)。但是,采用自
然揮發(fā)酒精的方法,溫度和環(huán)境的控制很重要,不然酒液比較容易變質(zhì),會影響成皂的品質(zhì)。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揮發(fā)酒精的方式,很難讓酒精揮發(fā)的比較徹底,殘留
比較多,所以為了避免快速Trace的情況發(fā)生,最好不要使用100%酒液溶堿,而是用一小部分的水取代酒,混合溶堿。 目前我采用的都是加熱揮發(fā)酒精的方法,即把酒放在中火上加熱,等略微沸的時候,用小火繼續(xù)煎
煮一會。還有一種方法是持續(xù)小火加溫,不要讓酒液沸騰,只是保持溫熱的方式來揮發(fā)酒精,算是加熱法里面的低溫方式。使用加熱法揮發(fā)酒精,好處是酒精相對會
揮發(fā)的比較徹底,制皂的過程比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100%酒液溶堿。但在加溫的過程中,浸泡花草的有效成分可能會隨溫度升高而蒸發(fā)一部分,再就是酒中本
身的養(yǎng)分也會受到影響。要說的是,啤酒煎煮的味道不太討喜,但葡萄酒的話會和某些花草發(fā)出不錯的香氣。這里要注意的是,煎煮法揮發(fā)酒精,會讓酒液濃厚一
點,容量減少的比例也因煎煮時間差異很大,所以在煎煮前要放入比最后需要的酒液多一些的量去操作,從而避免完成后的酒液太多的少于預(yù)設(shè)的水量。 溫度的控制 制作酒皂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溫度的控制,這一點和奶皂相似,就是要低溫。常溫的操作除了
會讓酒皂以措手不及的速度Trace成很厚的糊狀乃至塊狀;也很容易在溶堿時導(dǎo)致堿液的溫度升的很高甚至沸騰,變得很危險。這里所說的控溫,一是指酒液溶
堿的溫度,二是操作中的溫度。 用酒液低溫溶堿的方法也有兩種。第一種是和制作奶皂一樣,將處理好的酒液凍成冰塊,然后用酒
冰溶堿。第二種是我喜歡的方法,即把酒液倒入溶堿的容器放入冷凍50分鐘左右,讓它們充分的降溫卻不要結(jié)塊,然后取出,放入布滿冰塊的小盆中,進行分步溶
堿。所謂分步溶堿,就是不要一次把所需堿量都加進去,而是每次加一些,攪拌至充分溶解,然后再加一小部分堿,如此反復(fù)至全部堿量溶解完畢。這種方法略微麻
煩點,比較耗時,但是可以確保中間溶堿的溫度較一致,不會突然升高,也不會有強烈的異味和反應(yīng)。我使用這第二種方法溶堿,基本溫度都控制在16℃
以下,效果不錯。要注意的是,因為氫氧化鈉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在采取這種分部溶堿的方法時,最好找一個干燥密封的容器把稱好的氫氧化鈉放進去,暫且
不用的時候就把蓋子擰緊,以免還沒用的氫氧化鈉吸潮結(jié)塊,不容易溶解。我目前用的是裝三明治的多用密封袋,不過用一次就要扔掉,有造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之
嫌,所以不推薦。 所謂操作中的溫度,除了指堿液和油脂混合的溫度,也指攪拌過程中的溫度?,F(xiàn)在NZ是夏天,所 以我沒有辦法在更低的溫度下操作,一般是在油堿都是23℃左右的時候混合。我有個習慣就是在攪拌皂液的過程當中,時不時都會把溫度計放進去測一下溫度,尤 其是在油堿混合的初期。通常我會把皂液的溫度控制在26℃左右,訣竅就是堿液要很少的一點點的往油里加,不要一次倒太多,會導(dǎo)致溫度瞬間升高,容易T的太 快。采用這種方法,一般不太容易出錯。 油脂的選擇 因為酒皂本來就T的快,所以在選擇油脂上要盡量避開那些有加快Trace特性的油脂,實在 需要放就一定要控制比例。除了米糠油、蓖麻油、乳木果油這種本省容易Trace的油外,未精制的初軋油因含有的不皂化物豐富,因此也較同類精制的油更快的 Trace,所以盡量不要很大比例的使用未精制油脂,除橄欖油外。我有過一塊啤酒皂瞬間T成塊的經(jīng)歷,綜合來說,問題就出在油脂以及多步混油的方法上。關(guān) 于多步混油,在做酒皂不熟練的時候,盡量不要用。因為多部混油的方法也是會加快Trace,雖然多部混油的皂質(zhì)感會更好,但為了提升一點質(zhì)感而冒著做壞一 鍋皂的風險太不值得了。 另外一點相對來說比較不那么重要,至少不會涉及到成皂的成敗,是油脂的搭配。這是影響洗感 和預(yù)期效果的因素。酒皂通常比較清爽,意指同樣的配方用酒和水做皂,酒皂會有明顯清爽的感覺。所以在設(shè)計油脂配方的時候,這點最好也在考慮范疇之內(nèi),例如 倘如通常喜歡使用中性膚質(zhì)的配方,那設(shè)計酒皂時就需要比平時略微滋潤一點的油脂搭配。 關(guān)于酒皂的制作,目前想到的也就這么多,以后隨著不同的酒的使用,大概會有新的想法,再慢慢補充吧。希望這些對初次制作酒皂的手工皂愛好者能有點幫助,愿大家都能制作出滿意的酒皂! 圖片上的是新西蘭出產(chǎn)的紅色櫻桃,我很喜歡水果,而櫻桃是我最愛的幾種水果之一。這種櫻桃
的個頭很大,連里面的果肉和汁也是紅色的,肉厚多汁,很甘甜。但我還是懷念國內(nèi)的櫻桃,小粒的那種,雖然不會這么甜,但是味道很濃郁也很特別,很通俗的一
句話就是很有櫻桃的味道。依然記得讀高中的時候,去好朋友的老家摘櫻桃的事,無比的美味,而且山上的水好、風景好,真的是風景宜人。這些年回家的時間都是
在冬季,吃不到新鮮的櫻桃,很懷念。好在這邊夏天也出產(chǎn)櫻桃,雖然味道單一了點,但也算是一點快樂回憶的回味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