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屋里可見天,天理護家人——是對徽州民居天井的隨感,只是表情而已,實際上詞不達意??膳笥颜f引發(fā)了他的思鄉(xiāng)情緒和對童真時代的追憶,真是無心的啊。關(guān)于徽州民居一直是被世人關(guān)注的,是徽州文化中主要的固化基因。拍徽州的民居門樓、大門、天井、廳堂和磚木雕,由外而里,是想從另一角度來反映徽州人在民居建造上的理念和對幸福指數(shù)追求的價值。 屋里可見天,是說進入徽州民居,從天井里就可以見到多彩的天空;立于“天井下”,就猶如置于屋主人的溫情天空下了。坐在主人的廳堂上能見天,可觸地,還見人,豈不是天地人合一嘛。豈不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運用而創(chuàng)造大諧的人居環(huán)境嘛。 徽州民居的門樓、大門、天井在徽州人的眼中固然有千斤重的重要,但徽州民居的廳堂,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是重千斤的重要。前者是表象,后者才是本質(zhì)。 徽州民居的廳堂,多為三開間。廳堂居中,左右?guī)?,也就是臥室。明代民居廳堂,廳小室大,樸實無華。清代民居廳堂,堂大房小,豪華有度。一般人家的叫廳,大戶人家的叫廳堂或大廳,大廳旁的廳叫偏廳。徽州民居廳堂的陳設是講究的,喻意也深刻。廳堂上,條案、八仙桌和太師椅緊湊擺就,廳堂兩側(cè)靠椅、茶幾依序擺放。條案上必放著四大件,東面花瓶西面鏡,中間鳴鐘擺,帽筒兩側(cè)放——祈禱家人“鐘聲瓶鏡”。 帽筒者放帽子的地方也。主人在家,帽子必扣帽筒上,帽筒上無帽主人外出。條案上方堂名匾額、中堂中軸恭敬地布局,廳堂的屋柱上書掛家教祖訓、持家立業(yè)的箴言楹聯(lián),時時鞭策當代,處處激勵后人。 來到主人家門口,舉頭仰望高大豪華的門樓,推開花門和沉重的大門,步入屋內(nèi),一縷陽光從天井斜射下來,照在天井下的花崗巖上,折射到廳堂里。主人引領(lǐng)您上坐太師椅,您把帽子扣在帽筒上,喝著黃山毛峰茶與主人談事寒暄。大門外的景致,天井下的陽光,屋柱上的家訓,讓您盡收眼底;時鳴鐘節(jié)奏地奏著人世間平靜和諧的光陰,讓您設身處地地身心感染…… 徽州民居的廳堂,徽州人家的天堂!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明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明代) 徽州民居的偏廳(清代) 大廳到偏廳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明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明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明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明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遺址(明代) 徽州民居廳堂(清代)
徽州民居的廳堂,徽州人家的天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