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陰鷙文》 積陰德必得神靈賜福![]() 《陰鷙文》 來源網(wǎng)絡(luò) 簡介 《陰騭文》是道教勸善書之一種,以通俗的形式勸人行善積陰德,久久必將得到神靈賜福。“陰騭”一詞,其源蓋出于《尚書·洪范》:“惟天陰騭下民”,意謂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們,這是古代比較簡單的天命論思想。在《陰騭文》中,“陰騭 ”具有天人感應(yīng)的含義,要求人們自已多積陰德陰功,就是說行善做好事不要到處張揚,只是陰悄悄的去做。即使個人獨處而別人不知曉的情況下,也不做壞事,以此為條件,洞察一切的 文昌帝君就會暗暗保佑你,賜給你福祿壽。 此書成于《太上感應(yīng)篇》之后,有各種手抄本、刊刻本,清代道士將其收入《道藏輯要》集,另外《昭代叢書別集》、《三益集》均有收錄?!瓣庲s”原指“陰德”,這里的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是讀書人的偶像,一般認(rèn)為有才華的人如李白、包拯都認(rèn)為是文曲星下凡。 文昌帝君雖然是被列入道家神仙系統(tǒng)里面的一位神明,可是他并不是傳播道術(shù)的,他主要就是勸導(dǎo)世間人廣行陰騭,陰騭就是陰德,做善事。所以這篇《陰騭文》通篇都是教我們止惡修善,不僅是在行為上要斷惡修善,更要在我們心地上,在暗室屋漏當(dāng)中要懂得規(guī)范自己,不可以產(chǎn)生惡的念頭。[ 經(jīng)文原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錫汝以福。 于是訓(xùn)于人曰: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忠主孝親,敬兄信友?;蚍钫娉?,或拜佛念經(jīng)。報答四恩,廣行三教。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槨(guǒ)免尸骸之暴露。家富提攜親戚,歲饑賑濟鄰朋。斗稱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奴婢待之寬恕,豈宜備責(zé)苛求。印造經(jīng)文,創(chuàng)修寺院。舍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蛸I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舉步??聪x蟻,禁火莫燒山林。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勿登山而網(wǎng)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勿謀人之財產(chǎn),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勿壞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權(quán)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惡人則遠(yuǎn)避之,杜災(zāi)殃于眉睫。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剪礙道之荊榛,除當(dāng)途之瓦石。修數(shù)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垂訓(xùn)以格人非,捐貲以成人美。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見先哲于羹墻,慎獨知于衾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yuǎn)報則在兒孫。百福駢(pián)臻,千祥云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譯文 文昌帝君說:我輪回到十七世時是一個地方父母官的人身,從沒有做過對不起群眾和下屬的事,解救別人的困難,患難,憐憫別人的孤兒,孤獨,容納寬恕別人的過失,過錯,廣泛地行善積陰德,感應(yīng)感動了上蒼(是指天人感應(yīng)),別人如果能象我這樣存有好心地好心田,上天必定賜福給你! 于是文昌帝君就訓(xùn)勸世人說:漢朝時的東海人“于公”做地方官時,審案量刑公平合理,昭雪冤枉,民眾允服,當(dāng)他的家門壞了,就造了一道能容納四匹馬經(jīng)過的大門,人問其故,他說他做官多積陰德,從末冤枉好人,后代必定興旺發(fā)達,后來他的兒子果然做了丞相,孫子也做了御史大夫。五代時的燕山人竇禹鈞,三十多歲時還沒生育有兒子,有一次他夢見他祖父對他說,你不但沒有兒子,而且還很短命,宜快點多積陰德來挽回天命。竇禹鈞于是力行善事,救濟別人,廣積陰功,數(shù)年以后,連生五子,五子都聰明俊偉,而且高中科舉,五個兒子都做了官,他本人也活到八十有二,無疾談笑而逝。 想增廣你的福氣福田,必須要心地心田好,時刻方便別人,積累種種陰德陰功,對人對物都要利益,修積善行就是修積自己的福份,以正直的德性教化世人,象上天化育萬物的德行一樣,心地慈祥,愛國為民,忠于主人,孝敬雙親,尊敬兄長,對朋友講信用,不欺騙朋友,或者敬奉天仙,朝禮斗宿(是指信奉道教),或者拜佛念經(jīng),報答父恩、母恩、佛恩、老師恩,廣行佛、道、儒三教,救急就象救濟被涸竭池水的魚,救危就象挽救被網(wǎng)密羅的鳥雀,矜哀孤兒,撫恤寡婦,尊敬老人,憐憫貧窮,布施衣服食物周濟在道路兩旁饑寒交迫的人,布施棺材掩埋尸骸以避免尸骸暴露,家里富有就想方設(shè)法提攜親戚朋友,遇到稻米失收的饑荒年頭,應(yīng)當(dāng)賑濟鄰居和親朋戚友,用來稱東西的秤要準(zhǔn)確公平,不可短斤缺兩,寬恕對待雇用的工人,不可尖酸刻薄,責(zé)備苛求,出錢出力捐印經(jīng)書和善書,推動經(jīng)書善書的傳播流通,修建或修葺寺廟,寺庵,施舍饋贈藥材藥方來醫(yī)治拯救別人的疾病痛苦,布施茶水使別人解渴去燥,或者經(jīng)常買生物來放生,或者常常吃齋,持戒避免殺生,走路時常常留意蟲子和螞蟻,不要踩到它們,應(yīng)當(dāng)嚴(yán)禁煙火不要火燒山林,在沒有燈火的道路旁放置燈火方便行人走夜路,在沒有渡船的河流里設(shè)置義渡渡人過岸。不要登上山上去網(wǎng)羅捕捉飛禽走獸,有傷陰德,不要到河溪邊釣魚、毒殺網(wǎng)羅魚蝦,更不要竭澤而漁,有傷陰德,不要宰殺耕牛,有傷陰德,不要隨便丟棄字紙書籍,有傷陰德,不要謀奪別人的財產(chǎn),有傷陰德,不要嫉妒眼紅別人的技藝才能,有傷陰德,不要私通淫欲別人的妻子女兒,有傷陰德,不要教唆別人互相口角爭斗,甚至對薄公堂,有傷陰德,不要隨便破壞別人的名譽利益,有傷陰德,不要破壞別人的婚姻家庭幸福,有傷陰德,不要因為個人私仇而使別人兄弟互相不和,有傷陰德,不要因為小小利益而使別人父子不和睦,有傷陰德,不要倚仗有權(quán)有勢而欺辱善良的人,有傷陰德,不要仗著富有而去欺凌窮困的人,有傷陰德,親近善人則有助于身心德行,遠(yuǎn)避惡人則瞬間杜絕災(zāi)殃,經(jīng)常宣揚贊嘆別人的善事,而不宣揚傳播別人的惡事,不要口是心非,講一套做一套,剪除阻礙道路的荊棘,搬走障礙道路的瓦石,修整幾百年來都是崎嶇不平的道路,以利于行走,建造修葺許多人來往的河橋,留傳訓(xùn)言給后人鑒別確定事情是非善惡,捐贈錢財成全別人的好事善事,做人做事都要遵循天理,合乎道理,說話要合乎公道人心,慎防禍從口出,不要拘泥于往古圣賢的道理學(xué)說,就象葉公只會畫龍,而不知有真龍!獨行不愧影,獨臥不愧衾,能做到衾影不愧時才是慎獨慎到極處,不要造作種種惡事(即上文所說淫殺破壞等事);身體力行種種善事(即上文所說忠孝敬信等事),這樣就永遠(yuǎn)沒有災(zāi)星加禍,常常會有吉神照耀護佑,時間快點就有善報在自己,時間慢點就有善報在兒孫后代,百福臨門,萬事吉祥如意,難道不是從積累陰德中得來的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