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006)國家博物館(4)

“盠”青銅方彝 西周中期 1955年陜西省眉縣李村出土
盠方彝為西周時期盛酒器,由器蓋與器身兩部分組成。器蓋為四阿式屋頂狀,中脊、四坡角均置扉棱,中脊正中有一四阿式短柱鈕。器身為長方形,腹部兩側(cè)置有象鼻上卷狀耳,圈足較高,底緣外侈作階狀。器身、圈足四轉(zhuǎn)角置扉棱。器通體以云雷紋為地,飾窮曲紋、夔龍紋、渦紋等。內(nèi)鑄銘文10行107字,記述了周王冊命作器者之事,文中提及西周職官中的“司徒”、“司馬”、“司空”與軍隊編制中的“六師”、“八師”。整器莊重規(guī)范、工藝精湛。
“婦好”銅方斝 商王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斝是古代盛酒、溫酒之器,在某些特定的禮儀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斝在盛酒之后,香氣四溢,能夠激起豪飲之興。該斝口部為長方形,上有對稱的方塔形立柱,足呈四棱錐尖外撇,一側(cè)有鋬。頸部和腹部分別飾夔紋和獸面紋。據(jù)分析,方形之斝為高級貴族專用,一般貴族只能使用圓形之斝。該斝鑄造精美,形體高大,更非王室專用莫屬。
青銅鸮尊 商王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此器口內(nèi)壁鑄銘文“婦好”。銅尊最早見于商代,主要形制有圓尊、方尊和異型鳥獸尊等。鳥獸尊種類繁多,有羊尊、牛尊、鸮尊、象尊、豕尊等。鸮尊在婦好墓中同出2件,整體作站立鸮形,雙足與尾構(gòu)成了3個支撐點,頭后為器口。蓋面鑄站立狀的鳥,造型雄奇,花紋絢麗,是中國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此尊以鸮作生活原型,寬喙高冠,圓眼豎耳,頭部略揚,挺胸直立,雙翅斂羽,兩足粗壯有力,同垂地的寬尾構(gòu)成一個平面,給人沉穩(wěn)之感。


商后期青銅卣(約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


商王武丁時期 青銅瓿


商王武丁時期 “后母辛”青銅觥
此器內(nèi)底中部和蓋內(nèi)均鑄有銘文“后母辛”是婦好的廟號。1976年在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