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什么都多就是不多文學青年,中國文學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民間文學,一部電視劇走紅之后,網(wǎng)上到處都是甄嬛體的天下,一個文章出軌后,網(wǎng)上又到處都是伊琍體的天下,究竟是我們的想象力太于豐富還是太過貧乏? “時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跌就是跌,與任何人無關。2007年的平順,造就了我狂妄自大、驕傲蠻橫的脾氣,導致賬戶岌岌可危的地步,我今天愿意承擔一切后果。其實,我很感謝A股讓我跌倒在今天,而不是在我身無分文的將來,我必須重新梳理自己,坦然面對并深刻反思!我的錯誤行為不配得到原諒,我造成的傷害也難以彌補,但我想彌補,必須去彌補,就是二季度不再加倉。至于我自己,咎由自取,愿日后再不投周期股?!?/p> 下單雖易,賺錢不易,且跌且珍惜。 毫無疑問,這說的是A股的投資者。 但是但凡投資就是買賣,有人買還得有人賣,“一個碗不響,兩個碗叮當”,這就跟文章和姚笛一樣,兩個人才造出了這段故事,一個人是折騰不出如此動靜的。 “時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賴就是賴,與任何人無關。圈錢事業(yè)的平順,造就了我狂妄自大、驕傲蠻橫的脾氣,導致信用岌岌可危的地步,我今天愿意承擔一切后果。其實,我很感謝監(jiān)管讓我跌倒在今天,而不是我名聲掃地的將來,我必須重新梳理自己,坦然面對并誠懇道歉!我的錯誤行為不配得到原諒,我造成的傷害也難以彌補,但我想彌補,必須去彌補,就是二季度變賣資產(chǎn)。至于我自己,已咎由自取,愿日后再不欠錢?!?/p> 圈錢雖易,還債不易,且賴且珍惜。 毫無疑問,這是上市公司的自白,該圈的錢圈了,該付出的回報卻沒有,變賣資產(chǎn)可以救得了一時,還能救得了一世? 實話實說,投資者和上市公司是一對冤家,在投資者看來,上市公司沒一個不是忘恩負義的東西,而在上市公司看來,投資者又有幾個不是始亂終棄的股民,連股東都懶得做,又有什么資格對我挑三揀四的?如果說熊市,那么怎么解釋創(chuàng)業(yè)板從598點漲到1570點的行情?如果說牛市,又如何解釋上證指數(shù)十年上漲幅度為零?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上證指數(shù)6000點時平均市盈率71倍見頂,那么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70倍市盈率,泡沫為什么不會破?!余額寶之類的寶寶年化收益率達到6%吸引了巨量屌絲的關注,一年之中賬戶8000萬甚至超過了A股活躍賬戶歷史以來的總和,但是四大銀行的股息收益率平均達到7.5%以上,怎么就視而不見了呢? 誰來替大家做替罪羊? “時至今日我咎由自取,收就是收,與任何人無關。央行地位的平順,造就了我狂妄自大,驕傲蠻橫的脾氣,導致經(jīng)濟岌岌可危的地步,我今天愿意承擔一切后果。其實我很感謝經(jīng)濟讓我跌倒在今天,而不是經(jīng)濟不可收拾的將來,我必須重新梳理自己,坦然面對并誠懇道歉!我的錯誤行為不配得到原諒,我造成的傷害也難以彌補,但我想彌補,必須去彌補,就是二季度之后的放松。至于我自己,已咎由自取,愿日后再不收緊。” 收緊雖易,企穩(wěn)不易,且收且珍惜。 攬功諉過,這是人的天性,把責任推給央行,推給貨幣政策,推給宏觀調控,很容易,但是意義不大。寄希望于二季度政策微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利率能夠適度地下調就更好了,眼下的A股投資價值是擺在那里的,但是有價值未必有行情,而沒行情就沒價值,干柴烈火缺一不可,利率下調就是那把火。 A股是我們自己的股市。 投機雖易,投資不易,且行且珍惜。 ?。ㄒ柪锏奈淖志鶠橐觯?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