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膚木
別名 鹽霜柏、鹽酸木、敷煙樹、蒲連鹽、老公擔(dān)鹽、五倍子樹 來源 為漆樹科漆樹屬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根、葉入藥。 形態(tài)特征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10米。樹皮灰褐色,有赤褐色斑點(diǎn)。小枝黃褐色,有無數(shù)的皮孔及三角形葉痕。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總?cè)~柄基部膨大,葉軸與總?cè)~柄有顯著的窄翅,小葉7-13片,無柄,卵狀橢圓形或長(zhǎng)卵形,長(zhǎng)5-14厘米,寬2.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或楔形,邊緣具圓粗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綠灰色,具棕褐色柔毛。秋季開黃白色小花,圓錐花序頂生,雜性同株,雄花較兩性花微小,萼片與花瓣均5-6。核果扁球形,橙紅色,表面密生灰白色細(xì)短毛,有宿存花柱。 生境與分布 除青海、新疆外,遍布全國(guó)各省區(qū)。 采集加工 根:全年可采。夏秋采葉。 性味功能 酸、咸、寒。清熱解毒,散瘀止血。 主治用法 根:感冒發(fā)熱,支氣管炎,咳嗽咯血,腸炎,痢疾,痔瘡出血。根、葉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漆瘡。用量15-60克。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參考配方 1.痔瘡:鹽膚木根60克,鳳尾草30克,水煎服。每日2劑。體虛者加瘦肉30克同煮食。 2.慢性支氣管炎:①鹽膚木30克,枇杷葉、金沸草、胡頹子各10克,鼠曲草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連服10-12天。②鹽膚木根皮30克,加3片去毛枇杷葉,水煎,加冰糖少許沖服。 3.漆瘡:鹽膚木葉適量,煎水熏洗患處。 4.黃疸:鹽膚木根皮15克,黃梔子根15克,水煎服。或用根曬干研末,每日12克,炒雞蛋吃。 5.水腫:鹽膚木根30-60克,水煎服。 6.麻疹不透:鹽膚木根10-15克,切片,水煎服。 7.中暑:鮮鹽膚木根90克,水煎服。 8.眼生白翳:鹽膚木鮮葉適量,折斷后將乳白汁盛于小瓷杯內(nèi),用燈芯蘸藥汁點(diǎn)患眼,每日2次,點(diǎn)藥后閉目10分鐘,稍有刺痛感。 9.黃蜂咬傷:鹽膚木鮮葉適量,折斷取乳白汁,搽患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