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圖片大全之--金線草
別名 毛蓼、山蓼、一串紅、鐵拳頭、紅花鐵菱角、蓼子七、雞心七、九龍盤 來源 為蓼科金線草屬植物金線草Antenoron filiforme (Thunb.) Roberty et Vautier.短毛金線蓼A. neofiliforme (Nakai) Hara.,以塊根或全草入藥。 形態(tài)特征 1.金線草:多年生草本,高可達(dá)70厘米。塊根呈不整齊結(jié)節(jié)狀,大小不等,深棕色,須根細(xì)長。莖直立,圓柱形,全體被毛。單葉互生,具柄,葉片倒橢圓形或倒卵圓形,長7-12厘米,寬3-4.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常有倒"V"字形的黑色斑紋,兩面均有長糙伏毛,托葉鞘管狀,膜質(zhì),抱莖,有毛。夏秋開淡紅色小花,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被毛,花被4裂,裂片卵狀橢圓形,先端鈍,雄蕊常為5。瘦果卵圓形,暗棕色,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nèi)。圖示為金線草。 2.短毛金線蓼:葉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兩面均有短糙伏毛。 生境與分布 生于陰濕山坡草地上或山腳陰濕處,亦有栽培。分布于陜西、山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全草,割下莖葉,分別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 辛、涼。涼血止血,祛瘀止痛。 主治用法 吐血,肺結(jié)核咯血,子宮出血,淋巴結(jié)結(jié)核,胃痛,痢疾,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濕痹痛,腰痛。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 1.淋巴結(jié)核:金線草鮮根30-45克,元參10-12克,芫花根3克,水煎,以雞蛋2個(gè)煮服。 2.腰痛:金線草鮮根30-45克,酒水各半煎服。 3.跌打損傷:金線草鮮根30-45克,酒水各半煎服。另用金線草根同燒酒磨濃汁擦患處。 4.骨折:鮮金線草根適量,切碎,搗極爛,酌加甜酒或紅砂糖搗和,敷于患處,夾板固定。 5.痢疾:金線草根30克,水煎,糖調(diào)服。 6.初期肺癆咳血:金線草莖葉或根30克,水煎服。 7.經(jīng)期腹痛、產(chǎn)后瘀血腹痛:金線草全草30克,甜酒30克,加水同煎,紅糖沖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