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秦少游今天在偉大詞人秦少游的安葬地無錫舉辦"紀念歷史文化名人秦觀誕辰960周年"活動,我謹代表秦少游學會,并以我個人的名義,表示衷心的祝賀。 秦觀,原字太虛,改字少游,別號淮海居士。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十二月生于江西南康,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八月卒于廣西藤州,享年52歲。約高宗紹興二年至四年其子秦湛任常州通判時,由高郵遷葬無錫惠山南麓,因先生《好事近》詞有"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之句,后人在其墓旁植有古藤,藤枝綿蔓,覆蓋整個墓園,應了《好事近》詞中所說明的兩句話。 秦觀在中國詞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和他同時的詩人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就曾稱贊他說:"今代詞手,唯秦七,黃九爾,唐諸人不逮也。"就是說,不但北宋詞壇上沒有詞人及得上他,就連晚唐以來的詞人如溫庭筠、韋莊等也是趕不上他的。到了明代嘉靖年間,高郵詞學家張綖編了一本《詩馀圖譜》,他在《凡例》中說:"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婉約者欲其詞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故東坡稱少游為今之詞手,后山評東坡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由此可見,在詞史的兩大流派當中,蘇東坡是豪放派的領袖,而秦觀則是婉約派的大師。 秦觀不但詞寫得好,被稱為"詞家正音"、"婉約之宗";他的詩和文也相當出色。明代胡應麟在《詩籔》中說:"秦少游當時自以詩文重,今被樂府家推作渠帥,世遂寡稱。"就是說在北宋時,他的詩文很被人們看重,他的議論文字,如策論等,其師蘇軾就說它"議論鋒起,詞采絢發(fā)";呂本中也說它"上宗西漢"。后來張綖則又說可與西漢的賈誼、唐代的陸贄爭長。這是很高的評價,只是他在詞壇上名氣太大了,他的詩文才為詞名所掩。他的詩在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的宋代詩壇上,別具一格,獨領風騷,專主情致,著重揭示生活的美,以致人們稱之為"女郎詩"。文學上有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少游的詩和詞,主要體現(xiàn)出陰柔之美,讀后令人感到纏綿悱惻,回腸蕩氣。它給文學史上留下一筆寶貴財富,至今的錫劇和越劇莫不受到他的影響。 根據(jù)以上所述,秦觀在詩文詞的創(chuàng)作上都有杰出成就,所以這次大會把他定格為"歷史文化名人"是十分恰當?shù)摹8哙]出了這位文化名人,無錫成了這位文化名人歸宿之地,這不僅是高郵的光榮,也是無錫的光榮;而且他不僅是我們江蘇的光榮,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正因為有了這位文化名人,中國詞史、中國文學史才顯得光彩奪目,彪炳千秋! 為了紀念這位文化名人,中國曾舉辦了五次全國性的"秦少游學術研討會"。第一次大會,由高郵縣發(fā)起,在少游的原籍召開,時為1986年11月上旬,出席的有南大、南師大諸教授,如徐復、金啟華、曹濟平,復旦大學王水照、黃潤師,華東師大萬云駿,揚州師院秦子卿,上海社科院徐培均、夏咸淳,北京周汝昌,北大程郁綴......1988年秋,第二次大會在廣西橫縣召開。此會由廣西政協(xié)發(fā)起,全國高等院校及社科院的專家學者參加。在這次大會上,經中央批準,成立了秦少游學術研究會,選舉廣西政協(xié)主席張華同志為學會會長、秦子卿、徐培均等為副會長。第三次大會在湖南郴州召開,時為1989年秋,我因赴川陜開會,未能出席,僅以小詞《踏莎行》步少游韻致賀,詞中有句云:"千山萬壑喚秦郎,瀟瀟秋雨湘天暮"。聽說在這次大會上秦子卿先生當選秦少游學會會長。第四次大會于2001年秋在無錫召開,由江南大學主辦,秦伯益將軍出席,會上選出徐培均為會長。2005年11月,第五次研討會仍在先生故里高郵召開,文游臺秦少游紀念堂亦在此時揭幕,我將有關秦觀研究資料獻給高郵博物館收藏。每次大會都將論文匯編成冊,而廣西郴州則將論文集由出版社出版,這些文獻分散在各屆學術研討會人員手中,高郵秦少游紀念堂也有收藏。 一代文化名人秦觀逝世已經909年,關于他的安葬處學術界曾有一些爭議,有的說在燦山,有的說在惠山頭茅峰,1985年為了弄清真相,我到無錫踏訪,于二茅峰南麓發(fā)現(xiàn)了墓園,曾賦有《鷓鴣天》詞一首,詞云: 醉臥藤陰九百春,惠山何處葬詩魂?踏平處處鋪磴石,問遍峰峰植樹人。 攀小徑,越荒榛,黃鸝引路叫聲頻。林深石亂疑無地,忽地茶花發(fā)異馨。 詞的末句是說有人在墓園上獻了一束花,說明直到20世紀末,尚有人仰慕這位文化名人,對他深致敬意。 (徐培均:全國秦少游學術研究會會長,著有《淮海集箋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