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畜鼻療法,又稱“吸藥療法”,是將藥物研成極細(xì)末,吸入鼻內(nèi),使藥末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而起到治療作用的一種方法。本療法起源較早。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已有治黃疸,以“瓜蒂、秫米、赤小豆內(nèi)著鼻中,痛縮鼻,須臾,當(dāng)出黃汁,或從口中出汁升余,則愈”的記述。此后,《東垣試效方》,《衛(wèi)生寶鑒》,《奇效良方》、《本草綱目》、《外治醫(yī)說》,《萬病驗(yàn)方大全》等醫(yī)籍均收錄不少前人的陷鼻驗(yàn)方,治療范圍也不斷擴(kuò)大。【基本內(nèi)容】1.根據(jù)病情,辨證選取藥物。2.將所用藥物研成極細(xì)末,貯瓶備用。3.用右手食指取少許(0.3克左右),按于鼻孔,吸入鼻內(nèi),每日3~5次。【臨床應(yīng)用】本方法適用于頭面部及五官科疾病。一、慢性鼻炎1.取辛夷、蒼耳子各6克,冰片0.6克,研末,口畜鼻。2.取荸薺粉10克,黃10克,絲瓜粉10克,冰片3克,研末,口畜鼻。 3.取魚腦石3克,冰片0.6克,青黛1.5克,研末,口畜鼻。 4.取蒼耳子3克,辛夷1.5克,藿香3克,王不留行3克,研末,口畜鼻。 5,取鵝不食草末6克,冰片0.3克,研末??谛蟊?。二、鼻衄 1.取百草霜30克,冰片1.5克,研末,口畜鼻。 2.取藕節(jié)3克,紫背浮萍1克,草決明3克,研末,口畜鼻。 三、鼻息肉 1.取雄黃3克,北細(xì)辛3克,麝香少許,研末,口畜鼻。 2.取芒硝1.5克,青黛1.5克,乳香、沒藥少許,研末,口畜鼻, 3.取郁金、川芎、青黛、薄荷、冰片各0.6克,研末,口畜鼻。四、牙痛 1.取麝香1.5克,山奈子6克(以面裹煨熱),共研細(xì)和勻,口畜鼻。用溫水漱口,效更佳。 2.取蝎梢,細(xì)辛、良姜、蓽撥,胡椒,蜂房各15克,研末,口畜鼻。若以此藥1.5克配合擦牙,效更佳。 五、上呼吸道感染 1.取野菊、白芷、大青葉、薄荷,連翹各等份,研末,加冰片少許,口畜鼻。 2.取荊芥3克,防風(fēng)3克,白芷3克,板藍(lán)根15克,薄荷1.5克,研末,加冰片少許,口畜鼻。 六、頭痛 1.取瓜蒂、松蘿條各等份,研末,口畜鼻。 2.取羌活、獨(dú)活、藁本、防風(fēng),川芎、蔓荊子各9克,甘草3克,研末,口畜鼻。 3.取防風(fēng)、瓜蒂、藜蘆等份,研末,口畜鼻。 4.取雄黃、盆硝、川芎,白芷,乳香、沒藥各等份,研末,口畜鼻。 5.取細(xì)辛、白芷、藿香、川芎、躑躅花各9克,研末,口畜鼻。 七、眼結(jié)膜炎 1.取雄黃、朱砂各7.5克,細(xì)辛15克,片腦、麝香少許,研末,口畜鼻。2.取乳香、沒藥、黃連、雄黃、盆硝等份,研末,口畜鼻。3.取細(xì)辛、白芷、藿香、川芎各21克,躑躅花、谷精草各15克,研末,口畜鼻。【注意事項(xiàng)】1.口畜鼻時(shí)用藥量須適宜,太多容易引起打噴嚏,影響療效。此外也可口含茶水,以防藥物誤入氣道。2.口畜鼻藥物多有刺激性,若用藥后出現(xiàn)鼻腔干熱,可涂以麻油或金霉素眼膏。3.若數(shù)次治療而病情不減,或反而加重者,應(yīng)停用。【按語】口畜鼻療法與吹鼻療法、塞鼻療法等均經(jīng)由鼻粘膜吸收,故患有相同疾病者可參酌交替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