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酉周天口訣(周天璇璣圖) 前段乾坤交媾,收外藥也。此段卯酉周天,收內(nèi)藥也。外交媾者,后上前下,一升一降也。內(nèi)交媾者,左旋右轉(zhuǎn),一起一伏也。兩者循環(huán),狀似璇璣。 故魏伯陽云:循據(jù)璇璣,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難以察睹。世人只知有乾坤交媾,而不知卯酉周天,是猶有車而無輪,有舟而無舵,欲望遠載,其可得乎? 故還元篇云:輪回玉兔與金烏,道在人身人自迷,滿目盡知調(diào)水火,到頭幾個識東西。東者,水性也。西者,金情也。一物分二,間隔東西。今得斗柄之機干旋,則木性愛金,金情戀木,兩相交結(jié),而金木交并矣。金本交并,方成水火全功。丹經(jīng)謂之和合四象者此也。 故張全一鉛火秘訣云: 大藥之生有時節(jié),亥末子初正半夜。精神相媾合光華,恍恍惚惚生明月。 媾罷流下噴泡然,一陽來復休輕泄。急須閉在太玄關,火逼藥過尾閭穴。 采時用目守泥丸,垂下左上且凝歇。謂之瞻理腦升玄,右邊放下復起折。 六六數(shù)畢藥生乾,陽極陰生往右遷。須開關門以退火,目光下矚守坤田。 右上左下方凝住,三八數(shù)了一周天。此是天然真火候,自然升降自抽添。 也無弦望與晦朔,也無沐浴共長篇。異各剪除譬喻掃,只斯兩句是真詮。 其法在乾坤交媾后行之,則所結(jié)金丹不致耗散也。先以法器頂住太玄關口,次以行氣主宰下照坤臍。良久,徐徐從左上照乾頂。少停,從右降下坤臍。是為一度。又從坤臍而升上乾頂,又從乾頂而降下坤臍。如此三十六轉(zhuǎn),是為進陽火。三十六度畢,并關以退火,亦用下照坤臍,從右上至乾頂,左邊放下坤臍,是為一度。如此二十四轉(zhuǎn),是為退陰符。二十四度畢。 故張紫陽云: 斗極建四時,八節(jié)無不煩。斗極實兀然,魁杓自移動。 只要兩眼皎,上下交相送。須向靜中行,莫向忙里送。 所以用兩眼皎者,何也?蓋眼者,陽竅也。人之一身皆屬陰,唯有這點陽耳。我以這一點之陽,從下至上,從左至右,轉(zhuǎn)而又轉(zhuǎn),戰(zhàn)退群陰,則陽道日長,陰道日消。 故易曰: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又能使真氣上下循環(huán),如天河之流轉(zhuǎn),其眼之功可謂大矣。 蓋人初結(jié)胎時,天一生水,先生黑睛,而有瞳仁屬腎,地二生火,而有兩皆屬心。天三生木,而有黑珠屬肝;地四生金,而有白珠屬肺;天五生土,而有上下胞胎屬脾。由此觀之,則五臟精華皆發(fā)于目也。 因師指竅之后,見婦人小產(chǎn),半馬落胎,并抱雞之蛋,俱先生雙目而臟腑皆未成形。予始知目乃先天之靈,元神所游之宅也。 皇極經(jīng)世書云:天之神,棲于日;人之神,發(fā)于目。大矣哉!人之神發(fā)于目也。生身處,此物先天地生;沒身處,此物先天地沒。水、火,木、金、上之五行,攢簇于此,肝、心、脾、肺、腎之五臟,鐘靈于此,唾、涕、精、津、氣、血、液之七物,結(jié)秀于此。其大也,天地可容,其小也,纖毫不納。茲非吾一身中之大寶也歟。 內(nèi)指通玄訣云: 含光便是生長藥,變骨成金上品仙。 上陽子云: 玄微妙訣無多吉,只在眼前人不顧。 崇正篇云: 搬運有功連晝夜,斡旋至妙體璇璣。 火候歌云: 欲透玄玄須謹獨,謹獨工夫機在目。 陳泥丸云: 真陰真陽是其道,只在眼前何遠詞。 薛道光云: 分明只在眼睛前,自是時人不見天。 劉海蟾云: 下降上升循殼軸,左旋右復合樞機。 王子真云: 昨宵姹女啟靈扉,窺見神仙會紫微。北斗南辰前后布,兩輪日月往來飛。 蕭紫虛云: 如龍養(yǎng)珠常自顧,如雞孵卵常自抱。金液還丹在眼前,迷者多而悟者少。 陳翠虛云: 不是燈光日月星,藥靈自有異常明。垂簾久視光明處,一顆堂堂現(xiàn)本真。 翠虛篇云: 莫謂金丹事等閑,切須勤若力攢研。殷勤好與師資論,不在他途在目前。 玄坤集云: 青牛人去幾多年,此道分明在目前。欲識目前真的處,一堂風冷月蟬娟。 陳泥丸云: 大道分明在眼前,時人不會娛歸泉。黃芽本是乾坤氣,神水根基與汞連。 玄學統(tǒng)宗云: 幾回抖搜上昆侖,運動璇璣造化分。晝夜周而還復始,嬰兒從此命常存。 觀吾判感歌云: 這骨董,大奧妙,妙在常有觀其竅。此竅分明在目前,下士聞之即大笑。 金丹賦云: 呼龍虎吸,魂吞魄吐。南北交媾于水火,卯酉輪還于子午。 總括乾坤之策,優(yōu)游變化之主。母子包羅于匡廊,育養(yǎng)因依于鼎釜。 郡仙珠玉山云: 覺中覺了悟中悟,一點靈光無遮護。放開烈焰照娑婆,法界縱橫獨顯露。 這些消息甚幽微,木人遙指白云歸。此個玄關口難說,目前見得便忘機。 南谷子云: 至道不遠兮,恒在目前竅。竊天地之機兮,修成仙胎。 純陽子云: 有人問我修行法,遙指天邊日月輪。 以上諸仙雅言,皆發(fā)明行氣主宰之義也。 蓋此節(jié)工夫與第四節(jié)同是一理,承上接下,端如貫珠,采取藥物于曲江之下,聚火開之而上升于乾,乾坤交媾于九宮之上,周天運之而凝結(jié)于鼎。 張紫陽云: 都來片餉工夫,永保無窮逸樂。 輕清者凝于泥丸,重濁者流歸氣穴。逐日如此此抽添,如此交媾,汞漸多,鉛漸少,久則鉛將盡,汞亦干,結(jié)成一顆摩尼,是為金液大還丹也。 故馬宜甫云: 收得水中金,采得菩提子。運得昆侖風,長壽無生死。 蓋坎中之鉛,原是父之真精;離中之汞,原是母之真血。始因乾體一破,二物遂分兩弦。是以常人日離日分,分盡而死。所以至人法乾坤之體,效坎離之用,奪神功,改天命,求坎中之鉛,制離中之汞,取坎中之陽,填離中之汞。陰盡陽純,復成乾元本體。 故張紫陽云: 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官腹內(nèi)陰。自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盡由心。 |
|
來自: 昵稱7614349 > 《內(nèi)功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