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邕:神龍元年(705)進(jìn)士,官至太子太傅,是李隆基的老師,因與李林甫不協(xié),於開元二十四年(736)被謫攜眷入閩。先居興化井陳,後擇漳之驛路南廂山造舍。 時邕有4子,夷則、夷錫(即玄錫)、夷行和夷實(shí),還有1女名金花。夷則、夷錫俱進(jìn)士,在外為官。邕家因築室逾制,設(shè)有鐘鼓樓臺,“郡縣流謗逆謀”。邕為避禍,舍宅為寺院(即今漳州南山寺),由女金花削髮奉佛(後追封為金花郡主),其家移至三都後水頭。 開元二十八年(704)邕95歲(後追封為忠順王)。此後邕家人丁興旺,至建中二年(781)時官為大夫銜的夷則和夷錫致仕回歸,舉家300餘口盡遷入嘉禾嶼(今廈門),辟地安家。 邕的第三子夷行和第四子夷實(shí)也是俱登進(jìn)士,到外地做官。 夷行官至唐文宗宰相,後因足疾請判河?xùn)|(山西平陽)為河?xùn)|節(jié)度使,落籍是地。自唐宋以後,邕的後裔分支繁茂,子孫遍佈福建閩南、粵東、浙江和臺灣、港澳、東南亞各地。對這一派系,在閩南被稱之為“太傅系”、“南院陳”或“南陳”,陳邕被稱為“南院始祖”。
|
|
來自: 日月傳說 > 《陰宅風(fēn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