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現(xiàn)在還發(fā)菜譜的,絕對是美食博客的真愛?。?/div>
作揖~~~~拜年啦~~~~~ 今天我們吃臺灣菜~~~~ 三杯雞,是我在德國留學(xué)時跟臺灣室友雅萍學(xué)的地道臺灣菜。烹飪時用到一杯醬油,一杯麻油,一杯米酒,所以叫三杯雞,非常滋補。做這道菜需要加入九層塔的葉子,帶有靈魂的香氣是最大的特色。有傳說三杯雞起源于江西,我沒有在江西吃過這個菜,有沒有江西朋友給我解惑一下???還是。。。這是謠傳?很多人用西方羅勒(basil)代替九層塔,不是不可以,只是吃起來沒有那么地道罷了。 九層塔,原產(chǎn)于印度,主要因它的花序重重疊疊如塔狀的外觀而得名。“九”是形容很多的意思。另一解釋是因為羅勒開花時,花會以三個花頭長在莖上為一層,約共長出九層,所以稱九層塔。羅勒又俗稱西王母菜,北方人稱它蘭香,客家人稱為七錢插,潮汕地區(qū)地區(qū)稱做金不換。它的種子就是著名的香蘭子,名列子。我是好奇魔,寫過一篇做實驗區(qū)分香蘭子和奇亞子的文章,同樣好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國除了臺灣,粵菜與潮菜中也經(jīng)常使用其作為香料,由于其葉與莖及花均有濃烈的八角茴香味。九層塔屬于唇形花科羅勒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羅勒在十六世紀(jì)前后由印度傳到歐洲,至今種植極為普遍,尤其地中海沿岸,幾乎食不可無羅勒,但因為栽植容易,變種也多,全世界約有四十多種分紫莖、綠莖兩大系。在中國大陸與臺港澳等地栽培的品種被稱為九層塔,而在臺灣被稱為九層塔的有兩個普遍使用品種,一般俗稱為紅骨與白骨羅勒。外來的品種在中國大陸被稱為羅勒,在意大利與歐美一般使用的種類多指甜羅勒(Sweet Basil)。(wiki百科) 我家里種了羅勒,把買來的九層塔和羅勒(Sweet Basil)放一起大家仔細(xì)比較一下葉子和桿兒的顏色形狀的差別。做三杯雞和東南亞菜,一定要用九層塔。做西餐,要用羅勒。 左邊: 九層塔 (葉子細(xì)長深色帶小齒,桿子略帶方形紫紅) 右邊: 羅勒(葉子卵圓色淺桿子綠色) 材料: 雞翅,冰糖,姜蒜片,麻油,米酒,醬油 做法: 1.油鍋將冰糖熬化,放入姜片爆香。 2.倒入雞翅煎出琥珀糖色。 3.倒入麻油,米酒,醬油和一定量的水,加入蒜片,蓋上鍋蓋,中火收干湯汁。 4.起鍋前加入新鮮九層塔葉子,炒均勻起鍋。 小廚心得: 1.冰糖上色比白糖效果好,百試百靈。圖片里的琥珀色很有說服力吧。不過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我屬于啰嗦。 2.麻油,米酒,醬油的體積比是1:1: 1。也可根據(jù)自己口味稍微調(diào)整,比如麻油我就少加了很多。 3.九層塔要要在起鍋前不久加,否則香氣都煮散了。這道菜的靈魂就是九層塔香氣。 4.雞翅膀可以用真雞代替。我還吃過臺灣人做的三杯小管,也很好吃。 5.我沒有在臺灣餐館和臺灣朋友家里吃過辣味的三杯雞,所以我從來不做成辣的??催^有人做成辣味的,我覺得不妥,會掩蓋一些九層塔的香味。 三杯雞鮮香甜嫩,麻油溫潤滋補,九層塔香味熱情濃厚。冰糖上色的雞皮緊繃Q彈,入味又好看。每隔幾周我們家就要吃一次,冷熱皆宜,老少都愛! 【做法圖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