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統(tǒng)源流 十首
(一)兩大之間道為尊,雜然賦流形,體用兩相分,用溥物體賦人,盤古到如今, 龍馬神龜現(xiàn),伏羲識天心,允執(zhí)厥中傳,軒轅及諸君,以至堯舜,四字相傳,維持世人心。 (二)舜傳于禹日,又添十二字,頭一句先戒禹,人心惟危事,道心惟極微, 惟精惟一之,允執(zhí)厥中理,夏商周如斯,周公絕傳,八百天下,賴德理支持。 (三)至道周將亂,天遣水精拯,聃傳孔洛陽城,明后自救眾,自任化世責, 古學集大成,傳顏嘆夭壽,再傳宗圣曾,曾授子思,思遙傳孟,孟后絕道統(tǒng)。 (四)孟死道統(tǒng)絕,西域釋迦接,傳迦葉二八代,達摩轉(zhuǎn)東界,史稱水還潮, 空化梁武闕,后遂度神光,三祖僧燦接,道信四祖,宏忍五祖,單傳救三界。 (五)六祖至慧能,釋絕儒家統(tǒng),雖如此道統(tǒng)絕,數(shù)百余年冬,白馬儒七祖, 羅八黃九承,吳十何十一,袁續(xù)十二燈,袁急收圓,日夜祈天,天垂兩部經(jīng)。 (六)一部是禮本,即今點道詞,內(nèi)明載收圓的,過程及時日,袁祖恐人知, 惹出大亂子,這才全裁去,只留點道詞,今眾點道,念的禮本,袁祖刪定之。 (七)一部是符經(jīng),袁祖試久靈,恐遺后人亂用,鬧出亂事情,因此把經(jīng)字, 上下亂排成,故今失了效,怎念天不應,這是袁祖,為道誠謀,眾當明此情。 (八)袁祖那時間,正是道光年,天垂象道光出,咱道才開傳,雖然是開傳, 一表一名添,此俗至師時,這才大改變,袁祖坐化,遺囑徐楊,代理續(xù)正傳。 (九)徐楊兩菩薩,代理十三代,那時候正是那,兩宮政主裁,無論后好壞, 垂象總可怪,由此則明曉,國道運并排,十四姚祖,十五覺一,白陽卦出來。 (十)清虛十六后,紅陽即滿期,猶如秤十六兩,已到極點矣,白陽初二祖, 彌勒與顛濟,拔樹要尋根,道統(tǒng)有憑據(jù),乾坤修行,遇此正法,成道不費力。 |
|
來自: 行為準德為先 > 《青陽、紅陽、白陽》